北京都城隍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北京都城隍庙后殿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北京市西城区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
编号3-12
登录1984年

北京都城隍庙是旧北京城城隍庙,创建于至元七年(1270年)。明代重建。同治十年(1871年)庙毁于火,后修复寝祠(后殿)及仪门。现唯存寝祠五间,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成方街33号(实际为西兴盛胡同金融大街交叉处),为研究元大都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1]

历史沿革[编辑]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摄于2009年

至元四年(1267年),世祖开始兴建元大都。至元七年(1270年),数位大臣建言,“大都城既成,宜有明神主之”,请求建立城隍庙,世祖应允,并在城西南角选地建庙,封城隍为“佑圣王”。北京都城隍庙的历史由此开始。[2]元文宗天历二年八月(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3]

明代太祖加强城隍信仰,正城隍神号,去封爵。[4]明成祖(1403—1424年)永乐迁都,定鼎于北京,重修都城隍庙,主殿为大威灵祠。[5]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毁于火灾,再次重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修。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以太牢(牛羊豕三牲)祭都城隍。[6]每年祭祀期间,庙宇附近逐渐形成庙会,后来更发展到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开市,成为京师最重要的庙会之一。其时商贩云集,人潮如涌,南北货物,古今珍奇皆有。庙会绵延数里,规模甚大。[7][8]

清代,北京都城隍庙是全国两所京都城隍庙之一。顺治八年(1651年)仲秋,遣太常卿致祭,此后每年为定例。仍用太牢祭祀。[9]雍正四年(1726年)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分别重修。同治十年,都城隍庙发生火灾,后来仅修复了寝祠和仪门。到民国年间,庙内虽有香火,但早已颓败,庙会也转移至城内其他地点。

20世纪后半叶,仅存的寝祠沦为水电印刷厂库房,因年久失修,门窗断裂脱落,彩画磨灭无存,周围更被私搭乱建的低矮房屋环绕。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寝祠列入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0年代,这一地区被规划为北京金融街的建设范围。2005年11月,对寝祠的大修正式开始。工程持续一年馀,投资约430万元,更换了三成以上的内檐木构件,殿内的水泥地面也重新换成青砖。同时还拆除周边违章建筑百余平方米,清理倚靠大殿堆起的煤堆,开辟出一休闲广场。在维修过程中,发现了三座石碑,其中两座石碑曾作为民房墙壁,碑身字迹仍依稀可辨,分别是顺治年间之《西棚老会碑记》和雍正年间之《重修京都城隍庙挂灯会碑记》;另一座石碑则被敲断后深埋地下,字迹已磨灭不清。现三座石碑被重新竖立于寝祠两侧。[10]随著金融街地区众多古老胡同的消逝,历经风雨的都城隍庙寝祠成为林立的高楼间最后的古都遗韵。

建筑结构[编辑]

寝祠正面观

都城隍庙盛时,中轴线上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都城隍门(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大威灵祠和寝祠,还有钟鼓楼、两庑殿、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附属建筑。[11]庙内立石碑多处,有顺治十五年(1658年)立《西棚老会碑记》,康熙十二年(1673年)立《东棚二圣会碑记》,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重修京都城隍庙挂灯会碑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立《重修都城隍庙碑记》等。

庙内还有对联一副:

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
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

现存寝祠坐北朝南,大殿五间,面阔24.8米,进深17米,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黄琉璃瓦黑剪边歇山顶调大脊,正吻垂兽,排山滴水,五踩重昂斗栱,配旋子彩画,斜方格门窗五抹;殿内井口天花,前后加金柱,一斗三升斗栱。殿前出轩三间,通阔17.8米,进深7米,轩内为鎏金斗栱[12]

相关条目[编辑]

注释和参考文献[编辑]

  1. ^ 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文博——北京市文物局. [2009-06-30]. [失效链接]
  2. ^ 元·虞集《大都城隍庙碑》碑文:“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四年,岁在丁卯,以正月丁未之吉,始城大都。立朝廷宗庙社稷,官府库庚,以居兆民,辩方正位,井井有序,以为子孙万事帝王之业。七年,太保臣刘秉忠、大都留守臣段贞、侍仪奉御臣和坦伊苏、礼部侍郎赵秉温言,大都城既成,宜有明神主之,请立城隍神庙,上然之,命择地建庙,如其言。得吉兆于西南隅,建城隍之庙,设像而祠之。封曰佑圣王,以道士段志祥筑宫其旁,世守护之,自内廷至于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祝祷,莫不崇礼之。”
  3. ^ 明·宋濂等《元史·本纪文宗二》:“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
  4. ^ 宸垣识略》:“洪武二年以周礼有司民之祭,封京师都城隍祭之,三年,正城隍神号,去封爵,命春秋从祀于山川坛。”
  5. ^ 宸垣识略》:“都城隍庙,在都城之西,永乐中建。中为大威灵祠,后为寝祠,左右为二司,两庑为十八司,前为阐威门,外左右为锺鼓楼,又前为顺德门,又前为都城隍门。庙中有石刻北平府三大字。”
  6. ^ 清·张廷玉等《明史》:“都城隍庙,祭以五月十一日。……东岳、都城隍用太牢。”
  7. ^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城隍庙市,月朔、望,廿五日,东弼教坊,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图籍令日古今,彝鼎之曰商周,氍镜之曰秦汉,书画之曰唐宋,珠宝象玉珍错绫缎之曰滇粤闽楚吴越者,集市族族,行而观者云,贸迁者三,渴乎庙者一。”
  8. ^ 《谈经》:“庙市则起自刑部街之东弼教坊下,绕北,延至都城隍庙,绵亘十里。”
  9. ^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都城隍庙有二,旧沈阳城隍庙,自元讫明,祀典勿替。清初建都后,升为都城隍庙,有司以时致祭。其在燕京者,建庙宣武门内。顺治八年仲秋,遣太常卿致祭,岁以为常。用太牢,礼献如祀先医。万寿节遣祭,加果品。雍正中,改遣大臣,嗣复命亲王行礼。”
  10. ^ 都城隍庙百年大修竣工 共投入430余万元. 北京日报. 2007-03-02 [200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1. ^ 《帝京岁时纪胜》:“中为大威灵祠,后为寝祠,两庑十八司,前为阐威门,塑十三省城隍对立,望之俨然酷肖各方仪表。前为顺德门,左右钟鼓楼,再前为都城隍门。”
  12. ^ 北京道教活动场所:都城隍庙. 中国网. [2009-06-30]. [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