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开建五等,侯爵为第二等,官品第一[1],分大国侯(地方七十里,食邑1600户)、次国侯(地方六十五里,食邑1400户)两级,封国的名称并不一定采用县名,封国也并未纳入到郡县行政体系中[2]。侯国置相、典祠、典书、典卫、典礼等官,车前司马(8人)、旅贲(36人)等吏,国主置妾5人[3]。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增设郡侯。咸宁三年(277年),规定除宗室推恩之外不得再封授五等爵。[4]
东晋新制侯爵分为开国县侯(实封)、五等县侯(虚封)两个等级。开国县侯为第二品爵[5],以县为国,改称县令长为“侯相”,封国纳入到了郡县行政体系中[2]。
以下的列表,列出晋朝可考的郡侯、大国侯、次国侯、开国侯、五等侯。
济北国(265年—420年?)[6][7]
|
以佐命之功,由安阳子进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济北侯 |
成侯 |
荀勖 |
265年—289年 |
|
2 |
济北侯 |
简侯 |
荀辑 |
|
荀勖子
|
3 |
济北侯 |
烈侯 |
荀畯 |
|
荀辑子
|
4 |
济北侯 |
|
荀识 |
|
荀畯弟子
|
西晋末国绝,377年继绝
|
5 |
济北侯 |
|
荀轨 |
377年—? |
|
东平国(307年)[8]
|
食邑100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东平侯 |
|
苟晞 |
307年 |
|
进爵为公
|
大梁国(264年—?)[9]
|
以五等开建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大梁侯 |
元侯 |
卢钦 |
264年—278年 |
|
2 |
大梁侯 |
|
卢浮 |
|
卢钦子
|
薛国(264年—?)[10]
|
以五等开建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薛侯 |
定侯 |
武陔 |
264年—? |
|
2 |
薛侯 |
|
武辅 |
|
武陔子
|
昌国国(264年—?)[11]
|
以五等开建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昌国侯 |
元侯 |
任恺 |
264年—284年 |
|
2 |
昌国侯 |
|
任罕 |
|
任恺子
|
雩娄国(264年—?)[12][13]
|
以五等开建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雩娄侯 |
|
何桢 |
264年—? |
|
毋极国(264年—?)[14]
|
以五等开建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毋极侯 |
|
甄温 |
264年—? |
|
钜平国(265年—404年)[15]
|
以佐命之功,由钜平子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钜平侯 |
成侯 |
羊祜 |
265年—278年 |
|
2 |
钜平侯 |
|
羊篇 |
281年—? |
羊祜兄子
|
西晋末国绝,377年继绝,食邑5000户
|
? |
钜平侯 |
|
羊法兴 |
377年—404年 |
羊祜兄五世孙
|
伏诛,国除
|
祁国(265年—?)[16]
|
以佐命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祁侯 |
成侯 |
李憙 |
265年—? |
|
2 |
祁侯 |
|
李赞 |
|
李憙子
|
密陵国(265年—?)[17]
|
以佐命之功,由密陵伯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密陵侯 |
元侯 |
郑袤 |
265年—273年 |
|
2 |
密陵侯 |
成侯 |
郑默 |
?—280年 |
郑袤子
|
广陆国(265年—?)[18]
|
以佐命之功,由广陆伯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广陆侯 |
成侯 |
李胤 |
265年—282年 |
|
2 |
广陆侯 |
|
李志 |
|
李胤孙
|
梁邹国(265年—?)[19]
|
以佐命之功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梁邹侯 |
|
解脩 |
265年—? |
|
阴平国(265年—?)[20]
|
以佐命之功,由阴平伯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阴平侯 |
贞侯 |
鲁芝 |
265年—273年 |
|
夏阳国[21]
|
由夏阳子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夏阳侯 |
壮侯 |
胡奋 |
?—288年 |
|
临海国(266年—?)[22]
|
以奏事称旨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海侯 |
|
侯史光 |
266年—? |
|
2 |
临海侯 |
|
侯史玄 |
|
侯史光子
|
3 |
临海侯 |
|
侯史施 |
|
侯史玄子
|
广兴国[23]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广兴侯 |
|
朱整 |
?—289年 |
|
平春国(270年代—?)[24]
|
以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平春侯 |
烈侯 |
胡威 |
270年代—280年 |
|
2 |
平春侯 |
|
胡奕 |
|
胡威子
|
江陵国(272年—?)[25]
|
以归降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江陵侯 |
|
步玑 |
272年 |
|
丹杨国(276年—?)[26]
|
以归降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丹杨侯 |
|
孙楷 |
276年—304年 |
|
临晋国(276年—291年)[27]
|
以皇后之父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晋侯 |
|
杨骏 |
276年—291年 |
|
伏诛,除
|
清泉国(278年—?)[28]
|
由鹑觚子进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清泉侯 |
刚侯 |
傅玄 |
278年追封 |
|
2 |
清泉侯 |
贞侯 |
傅咸 |
278年—294年 |
傅玄子
|
2 |
清泉侯 |
|
傅敷 |
|
傅咸子
|
循阳国(291年—?)[29]
|
由循阳伯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循阳侯 |
元侯 |
刘寔 |
291年—310年 |
|
南顿国(290年代)[30]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南顿侯 |
|
司马宗 |
290年代 |
楚王司马玮子
|
进爵为公
|
霸城国(300年—301年)[31]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霸城侯 |
|
司马诩 |
300年—301年 |
赵王司马伦子
|
进爵为王
|
兴晋国[32]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兴晋侯 |
|
羊玄之 |
|
赵王司马伦子
|
进爵为公
|
弋阳国(308年—?)[33]
|
由弋阳子进爵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弋阳侯 |
忠穆公 |
嵇绍 |
308年追封 |
|
2 |
弋阳侯 |
|
嵇翰 |
|
嵇绍从孙
|
3 |
弋阳侯 |
|
嵇旷 |
|
嵇翰孙
|
高平国(324年—329年)[34]
|
以讨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高平县开国侯 |
|
郗鉴 |
324年—329年 |
|
进封南昌县开国公
|
观阳国(324年—?)[34]
|
以讨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观阳县开国侯 |
烈公 |
应詹 |
324年—326年 |
|
1 |
观阳县开国侯 |
|
应玄 |
|
应詹子
|
湘南国(324年—?)[34]
|
以讨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湘南县开国侯 |
|
赵胤 |
324年—? |
|
益阳国(324年—?)[34]
|
以讨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益阳县开国侯 |
敬侯 |
卞敦 |
324年—329年 |
|
2 |
益阳县开国侯 |
|
卞滔 |
324年—329年 |
卞敦子
|
夏阳国(329年—?)[35]
|
以讨苏峻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夏阳县开国侯 |
戴侯 |
滕含 |
329年—? |
|
彭泽国(329年—420年)[36]
|
以讨苏峻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彭泽县开国侯 |
穆公 |
王舒 |
329年—333年 |
|
2 |
彭泽县开国侯 |
|
王崑之 |
|
王舒孙
|
3 |
彭泽县开国侯 |
|
王陋之 |
?—420年 |
王崑之子
|
宋受禅,国除
|
番禺国(329年—?)[37]
|
以讨苏峻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番禺县开国侯 |
忠侯 |
王允之 |
329年—342年 |
|
2 |
番禺县开国侯 |
|
王晞之 |
|
王允之子
|
3 |
番禺县开国侯 |
|
王肇之 |
|
王晞之子
|
武昌国(329年—397年)[38]
|
以讨苏峻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武昌县开国侯 |
孝烈公 |
虞潭 |
329年—? |
|
2 |
武昌县开国侯 |
|
虞仡 |
|
虞潭子
|
3 |
武昌县开国侯 |
|
虞啸父 |
?—397年 |
虞仡子
|
免为庶人,国除
|
州陵国(329年—339年,359年—360年)/建安国(360年—?)[39]
|
以讨苏峻之功封,食邑16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州陵县开国侯 |
|
毛宝 |
329年—339年 |
|
国除,后复
|
2 |
州陵县开国侯→建安县开国侯 |
烈侯 |
毛穆之 |
359年—? |
毛宝子
|
3 |
建安县开国侯 |
|
毛珍 |
|
毛穆之子
|
新建国(329年—?)[40][41]
|
以温峤讨苏峻之功,降其先爵(建宁县开国公)一等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建县开国侯 |
|
温式之 |
329年—371年 |
温峤子
|
2 |
新建县开国侯 |
|
温崇之 |
|
温式之子
|
东兴国(379年—385年)[42]
|
以破苻坚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东兴县开国侯 |
|
谢玄 |
379年—385年 |
|
进封康乐县开国公
|
宜阳国/宁都国(382年—403年)[43]
|
以桓冲平阎震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宜阳县开国侯→宁都县开国侯 |
|
桓谦 |
382年—403年 |
桓冲子
|
楚受禅,进封新安郡王
|
建昌国(385年—420年)[44][45][46]
|
以谢琰之勋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建昌县开国侯 |
|
谢峻 |
385年—400年 |
谢琰子
|
2 |
建昌县开国侯 |
|
谢弘微 |
405年—420年 |
谢峻从子
|
宋受禅,国除
|
作唐国(388年—?)[47]
|
以平阎震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作唐县开国侯 |
|
桓石虔 |
388年追封 |
|
2 |
作唐县开国侯 |
|
桓诞 |
|
桓石虔第五子
|
安复国(406年—479年)[48][49]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安复县开国侯 |
|
王元德 |
406年追封 |
|
2 |
安复县开国侯 |
|
王方回 |
|
王元德子
|
齐受禅,国除
|
霄城国(406年—412年)[50]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食邑15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霄城县开国侯 |
|
鲁宗之 |
406年—412年 |
|
进封南阳郡开国公
|
东兴国(406年—465年)[51]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食邑10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东兴县开国侯 |
|
刘怀肃 |
406年—407年 |
|
2 |
东兴县开国侯 |
|
刘蔚祖 |
|
刘怀肃弟子
|
3 |
东兴县开国侯 |
|
刘道存 |
?—465年 |
刘蔚祖子
|
伏诛,国除
|
鄱阳国(406年—?)[52]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食邑10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鄱阳县开国侯 |
|
孟怀玉 |
406年—415年 |
|
2 |
鄱阳县开国侯 |
|
孟元 |
|
孟怀玉子
|
无子,国除
|
西昌国(406年—479年)[53][54]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食邑10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西昌县开国侯 |
威侯 |
檀祗 |
406年—418年 |
|
2 |
西昌县开国侯 |
|
檀献 |
|
檀祗子
|
3 |
西昌县开国侯 |
|
檀朗 |
|
檀献弟
|
4 |
西昌县开国侯 |
|
檀宣明 |
|
檀朗子
|
5 |
西昌县开国侯 |
|
檀逸 |
?—479年 |
檀宣明子
|
齐受禅,国除
|
巴丘国(406年—412年)/宜阳国(412年—?)[55]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食邑500户→700户→15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巴丘县开国侯→宜阳县开国侯 |
|
檀韶 |
406年—421年 |
|
2 |
宜阳县开国侯 |
|
檀绪 |
|
檀韶子
|
无子,国除
|
夷道国(406年—?)[56]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夷道县开国侯 |
|
毛祐之 |
406年—? |
|
新淦国(411年—?)[57]
|
以讨卢循之功封,食邑?户→22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淦县开国侯 |
桓侯 |
王仲德 |
411年—438年 |
|
2 |
新淦县开国侯 |
|
王正脩 |
|
王仲德子
|
候官国(411年—479年)[58][59]
|
以讨卢循之功封,食邑10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候官县开国侯 |
|
孙处 |
411年追封 |
|
2 |
候官县开国侯 |
|
孙宗世 |
|
孙处子
|
3 |
候官县开国侯 |
|
孙钦公 |
|
孙宗世子
|
4 |
候官县开国侯 |
|
孙彦祖 |
?—479年 |
孙钦公子
|
齐受禅,国除
|
龙编国(411年—?)[60]
|
以讨卢循之功封,食邑10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龙编县开国侯 |
|
杜慧度 |
411年—423年 |
|
2 |
龙编县开国侯 |
|
杜弘文 |
?—427年 |
杜慧度子
|
3 |
龙编县开国侯 |
|
? |
|
|
丰城国(413年—479年)[61][62]
|
以平蜀之功封,食邑10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丰城县开国侯 |
|
朱龄石 |
413年—418年 |
|
2 |
丰城县开国侯 |
|
朱景符 |
|
朱龄石子
|
3 |
丰城县开国侯 |
|
朱祖宣 |
|
朱景符子
|
4 |
丰城县开国侯 |
|
朱隆 |
?—479年 |
朱祖宣弟
|
齐受禅,国除
|
监利国(414年—479年)[63][64]
|
以讨徐道覆之功封,食邑7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监利县开国侯 |
|
刘遵 |
414年追封 |
|
2 |
监利县开国侯 |
|
? |
|
|
齐受禅,国除
|
南昌国(418年—420年)[65]
|
以功封,食邑1500户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南昌县开国侯 |
|
刘穆之 |
418年追封 |
|
宋受禅,进封南康郡开国公
|
重安国[66]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重安县开国侯 |
|
李阳 |
东晋 |
|
某县五等侯(324年—329年)[67]
|
以讨王敦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某县五等侯 |
|
祖约 |
324年—329年 |
|
降于石勒,除
|
武兴县五等侯(347年—?)[68][69][70]
|
以桓温征蜀委以留府之功封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武兴县五等侯 |
穆侯 |
范汪 |
347年—372年 |
|
2 |
武兴县五等侯 |
|
范康 |
|
范汪子
|
3 |
武兴县五等侯 |
|
范弘之 |
|
范康子
|
4 |
武兴县五等侯 |
|
范晔 |
|
范弘之从子
|
华容县五等侯(406年—420年)[71]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华容县五等侯 |
|
王弘 |
406年—420年 |
|
宋受禅,进封华容县开国公
|
吴兴县五等侯(406年—411年)[72]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吴兴县五等侯 |
|
檀道济 |
406年—411年 |
|
进封作唐县开国男
|
山阳县五等侯(406年—415年)[73]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山阳县五等侯 |
|
向靖 |
406年—415年 |
|
进封安南县开国男
|
阆中县五等侯(406年—420年)[74]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阆中县五等侯 |
|
赵伦之 |
406年—420年 |
|
宋受禅,进封霄城县开国侯
|
新夷县五等侯(406年—411年)[75]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夷县五等侯 |
|
孙处 |
406年—411年 |
|
进封(追封)候官县开国侯
|
安丘县五等侯(406年—410年)[76]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安丘县五等侯 |
|
刘锺 |
406年—410年 |
|
进封永新县开国男
|
龙川县五等侯(406年—413年)[77]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龙川县五等侯 |
|
虞丘进 |
406年—413年 |
|
进封望蔡县开国男
|
新兴县五等侯(406年—408年)[78]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兴县五等侯 |
|
刘道邻 |
406年—408年 |
|
进封新渝县开国男
|
州陵县五等侯(406年—?)[79]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州陵县五等侯 |
|
江夷 |
406年—431年 |
|
2 |
州陵县五等侯 |
|
? |
|
|
乐成县五等侯(406年—?)[80][81]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乐成县五等侯 |
|
徐广 |
406年—425年 |
|
2 |
乐成县五等侯 |
|
? |
|
|
晋安县五等侯(406年—453年)[82]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晋安县五等侯 |
|
刘简之 |
406年—? |
|
2 |
晋安县五等侯 |
襄侯 |
刘道产 |
?—442年 |
刘简之子
|
3 |
晋安县五等侯 |
|
刘延孙 |
?—453年 |
刘道产子
|
进封东昌县开国侯
|
始兴县五等侯(406年—?)[83][84]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始兴县五等侯 |
|
臧熹 |
406年—413年 |
|
2 |
始兴县五等侯 |
|
臧质 |
—451年 |
臧熹子
|
进封开国子
|
繁畤县五等侯(406年—?)[85]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繁畤县五等侯 |
|
沈渊子 |
406年—415年 |
|
营道县五等侯(406年—?)[86]
|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营道县五等侯 |
|
沈田子 |
406年—418年 |
|
资中县五等侯(407年—420年)[87]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资中县五等侯 |
|
沈林子 |
407年—420年 |
|
宋受禅,进封汉寿县开国伯
|
西安县五等侯(410年—412年)[88]
|
以建义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西安县五等侯 |
|
刘粹 |
410年—412年 |
|
进封滠阳县开国男
|
作唐县五等侯(413年—?)[77]
|
以南北从征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作唐县五等侯 |
|
王诞 |
413年 追封 |
|
吉阳县五等侯(415年—445年)[89]
|
以从征司马休之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吉阳县五等侯 |
|
谢述 |
415年—435年 |
|
2 |
吉阳县五等侯 |
|
谢综 |
?—445年 |
谢述子
|
伏诛,除
|
迁陵县五等侯(415年—420年)[90][91]
|
以从征司马休之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迁陵县五等侯 |
|
毛德祖 |
415年—420年 |
|
宋受禅,进封观阳县开国男
|
宜阳县五等侯(?—420年)[92]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宜阳县五等侯 |
|
张邵 |
?—420年 |
|
宋受禅,进封临沮县开国伯
|
吉阳县五等侯[93]
|
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吉阳县五等侯 |
|
沈叔任 |
|
|
2 |
吉阳县五等侯 |
贞侯 |
沈演之 |
?—449年 |
沈叔任子
|
3 |
吉阳县五等侯 |
|
? |
|
|
兴平县五等侯(418年—?)[94]
|
以从征司马休之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兴平县五等侯 |
|
朱超石 |
418年 |
|
- ^ 《通典·卷三十六·职官十八》:“第一品:黄钺大将军、三公、诸国王公侯伯子男(爵)、大丞相。”
- ^ 2.0 2.1 姚乐:《<晋书·地理志>县级封国考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02期
- ^ 《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九·封建部二》:“又咸熙元年,晋王奏建五等,诸侯地七十里,邑千六百户,官属同诸公,妾五人,车前司马八人,旅贲三十六人。”
- ^ 《晋书·卷二十四·志第十四·职官》
- ^ 《通典·卷三十七·职官十九》:“第二品:特进、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诸持节都督、开国县侯伯子男(爵)。”
- ^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武帝受禅,改封济北郡公。勖以羊祜让,乃固辞为侯。”
- ^ 《艺文类聚·卷五十一·封爵部》:“泰元二年,兴灭继绝后,故陈骞后浩之为高平公,裴秀后球为钜鹿公,王沉后朴之为博陵公,荀勖后轨为济北侯,何曾后阐为朗陵公,羊祜后法兴为钜平侯。”
- ^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进位抚军将军、假节、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邑万户。”
- ^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征拜散骑常侍、大司农,迁吏部尚书,进封大梁侯。”
-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初封亭侯,五等建,改封薛县侯。”
-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晋国建,为侍中,封昌国县侯。”
- ^ 《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武帝遣娄侯何桢持节讨之。”
- ^ 《晋书·卷二十一·志第十一》:“臣族女父母所生,先臣故光禄大夫、雩娄侯祯之遗玄孙,先臣故豫州刺史、关中侯恽之曾孙,先臣故安丰太守、关中侯叡之孙,先臣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外出自先臣故尚书左丞孔胄之外曾孙,先臣故侍中、关内侯夷之外孙女,年十七。”
- ^ 《三国志·卷五·魏书五·后妃传第五》裴注引孙盛《晋阳秋》:“咸熙初……温本国侯,进为辅国大将军,加侍中,领射声校尉”
- ^ 《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置郎中令,备九官之职,加夫人印绶。”
- ^ 《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十一》:“泰始初,封祁侯。”
- ^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武帝践阼,进爵为侯。”
- ^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泰始初,拜尚书,进爵为侯。”
- ^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武帝受禅,封梁邹侯。”
- ^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二月,尚书右仆射、阳夏侯胡奋卒,以尚书朱整为尚书右仆射。”
-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及还,奏事称旨,转城门校尉,进爵临海侯。”
-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丁未,尚书右仆射、广兴侯朱整卒。”
- ^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拜侍御史,历南乡侯、安丰太守……以功封平春侯。”
- ^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玑监江陵诸军事、左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庐陵太守,改封江陵侯。”
-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吴京下督孙楷帅众来降,以为车骑将军,封丹杨侯。”
- ^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后以后父超居重位,自镇军将军迁车骑将军,封临晋侯。”
- ^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其后追封清泉侯。子咸嗣。”
- ^ 《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十一》:“元康初,进爵为侯,累迁太子太保”
- ^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元康中,封南顿县侯,寻进爵为公。”
- ^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诩散骑侍郎,封霸城侯。”
- ^ 《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六十三》:“以后父,拜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更封兴晋侯……加侍中,进爵为公。”
- ^ 《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帝乃遣使册赠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进爵为侯,赐墓田一顷,客十户,祠以少牢。”
- ^ 34.0 34.1 34.2 34.3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尚书令郗鉴高平县侯,护军将军应詹观阳县侯,邑各千六百户,绢各四千八百匹;建威将军赵胤湘南县侯,右将军卞敦益阳县侯,邑各千六百户,绢各三千二百匹。”
- ^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讨苏峻有功,封夏阳县开国侯,邑千六百户,授平南将军、广州刺史。”
- ^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宋受禅,国除。”
- ^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及苏峻反,允之讨贼有功,封番禺县侯,邑千六百户,除建武将军、钱唐令,领司盐都尉。”
- ^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遂周旋征讨,以军功赐爵都亭侯……又与诸军共平陈恢,仍转南康太守,进爵东乡侯……以讨充功,进爵零陵县侯……以前后功,进爵武昌县侯,邑一千六百户。”
-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贼平,封州陵县开国侯,千六百户。”
- ^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弟式之,新建县侯,位至散骑常侍。”
- ^ 《温式之墓志》:“泰和六年四月廿九日晋故散骑常侍新建开国侯太原郡祁县[都]乡仁义里温式之……长息崇之……”
- ^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冠军,加领徐州刺史,还于广陵,以功封东兴县侯。”
- ^ 《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四十四》:“以平震功,封次子谦宜阳侯……初以父功封宜阳县开国侯……改封谦为宁都侯,拜尚书令,加散骑常侍。”
- ^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峻以琰勋封建昌侯。”
- ^ 《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十八》:“义熙初,袭峻爵建昌县侯。”
- ^ 《谢珫墓志》:“大宋革命,诸国并皆削除……南康、建昌、豫宁并皆除国。”
- ^ 《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四十四》:“追论平阎震功,进爵作塘侯。”
- ^ 《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六》:“会义军克建业,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泣,追赠元德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以仲德为中兵参军。”
- ^ 《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安复侯相,汉旧县,本名安成,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属长沙。”
- ^ 《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以功为辅国将军、雍州刺史,封霄城县侯,食邑千五百户。”
- ^ 《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七》:“以义功封东兴县侯,食邑千户。”
- ^ 《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七》:“豫义旗,从平京城,进定京邑。以功封鄱阳县侯,食邑千户。”
- ^ 《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七》:“武陵内史庾悦疾病,道规以祗代悦,加宁朔将军,封西昌县侯,食邑千户。”
- ^ 《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西昌侯相,吴立。”
- ^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以平桓玄功,封巴丘县侯,食邑五百户……更封宜阳县侯,食邑七百户……高祖受命,以佐命功,增八百户,并前千五百户……子绪嗣。绪卒,无子,国除。”
-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又以祐之斩玄功,封夷道县侯。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者四人……”
- ^ 《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六》:“仲德攻之,大破崇民,焚其舟舰,收其散卒,功冠诸将,封新淦县侯。”
- ^ 《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九》:“义熙七年四月,季高卒于晋康,时年五十三。追赠龙骧将军、南海太守,封候官县侯,食邑千户。”
- ^ 《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候官侯相,前汉无,后汉曰东候官,属会稽。”
- ^ 《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二》:“仲德攻之,大破崇民,焚其舟舰,收其散卒,功冠诸将,封新淦县侯。”
- ^ 《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进号辅国将军,寻进监梁州之巴西梓潼宕渠南汉中、秦州之安固怀宁六郡诸军事,以平蜀功,封丰城县侯,食邑千户。”
- ^ 《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丰城侯相,吴立曰富城,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义熙十年,卒,追赠抚军将军。追封监利县侯,食邑七百户。”
- ^ 《宋书·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监利侯相,按晋起居注,太康四年,复立南郡之监利县,寻复省之。言由先有而被省也,疑是吴所立,又是吴所省。孝武孝建元年度。”
- ^ 《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二》:“于是重赠侍中、司徒,封南昌县侯,食邑千五百户”
- ^ 《华阳国志·卷十二·序志》:“雍州刺史、南中郎将、重安开国侯李阳,字叔文。”
- ^ 《晋书·卷一百 列传第七十》:“及王敦举兵,约归卫京都,率众次寿阳,逐敦所署淮南太守任台,以功封五等侯,进号镇西将军,使屯寿阳,为北境藩捍。”
-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贼平,赐爵都乡侯。复为庾亮平西参军,从讨郭默,进爵亭侯……蜀平,进爵武兴县侯。”
- ^ 《晋书·卷九十一·列传第六十一》:“范弘之字长文,安北将军汪之孙也。袭爵武兴侯。”
- ^ 《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二十九》:“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
- ^ 《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二》:“高祖为镇军,召补谘议参军。以功封华容县五等侯。”
- ^ 《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
- ^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以平京城功,封山阳县五等侯。”
- ^ 《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六》:“武帝起兵,以军功封阆中县五等侯,累迁雍州刺史。”
- ^ 《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九》:“高祖平定京邑,以为振武将军,封新夷县五等侯。”
- ^ 《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九》:“除南齐国内史,封安丘县五等侯。”
- ^ 77.0 77.1 《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九》:“少时随谢玄讨苻坚,有功,封关内侯……义熙二年,除龙骧将军,封龙川县五等侯。”
- ^ 《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以义勋封新兴县五等侯。”
- ^ 《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十三》:“豫讨桓玄功,封南郡州陵县五等侯。”
- ^ 《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义熙初,奉诏撰车服仪注,除镇军谘议,领记室,封乐成侯,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
- ^ 《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十五》:“义熙初,高祖使撰车服仪注,乃除镇军咨议参军,领记室,封乐成县五等侯。”
- ^ 《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袭父爵晋安县五等侯……十九年卒,追赠征虏将军,谥曰襄侯。”
- ^ 《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以建义功封始兴县五等侯……二十八年……上嘉质功,以为使持节、监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太子左卫率始兴县五等侯臧质勒东宫禁兵……”
- ^ 《宋书·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渊子字敬深,少有志节,随高祖克京城,封繁畤县五等侯。”
- ^ 《宋书·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从高祖克京城,进平京邑,参镇军军事,封营道县五等侯。”
- ^ 《宋书·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固辞不得已,然后就职,领建熙令,封资中县五等侯,时年二十一。”
- ^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从征广固,战功居多。以建义功,封西安县五等侯。”
- ^ 《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二》:“转太尉参军,从征司马休之,封吉阳县五等侯。”
-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刘裕伐司马休之,版补太尉参军、义阳太守,赐爵迁陵县侯……以前后功,赐爵灌阳县男。”
-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高祖践阼,进号冠军。论前后功,封观阳县男,食邑四百户。”
- ^ 《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西中郎司马南郡相宜阳侯张邵……邵可封临沮县伯,林子可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
- ^ 《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三》:“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太祖痛惜之,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贞侯。”
- ^ 《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高祖自长安东还,超石常令人水道至彭城,除中书侍郎,封兴平县五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