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晉朝侯爵列表 (五等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開建五等,侯爵為第二等,官品第一[1],分大國侯(地方七十里,食邑1600戶)、次國侯(地方六十五里,食邑1400戶)兩級,封國的名稱並不一定採用縣名,封國也並未納入到郡縣行政體系中[2]。侯國置相、典祠、典書、典衛、典禮等官,車前司馬(8人)、旅賁(36人)等吏,國主置妾5人[3]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增設郡侯。咸寧三年(277年),規定除宗室推恩之外不得再封授五等爵。[4]

東晉新制侯爵分為開國縣侯(實封)、五等縣侯(虛封)兩個等級。開國縣侯為第二品爵[5],以縣為國,改稱縣令長為「侯相」,封國納入到了郡縣行政體系中[2]

以下的列表,列出晉朝可考的郡侯、大國侯、次國侯、開國侯、五等侯。

郡侯

[編輯]

晉武帝始封

[編輯]

濟北國

[編輯]
濟北國(265年—420年?)[6][7]
以佐命之功,由安陽子進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濟北侯 成侯 荀勖 265年—289年
2 濟北侯 簡侯 荀輯 荀勖子
3 濟北侯 烈侯 荀畯 荀輯子
4 濟北侯 荀識 荀畯弟子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5 濟北侯 荀軌 377年—?

晉懷帝始封

[編輯]

東平國

[編輯]
東平國(307年)[8]
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平侯 苟晞 307年
進爵為公

大國侯/次國侯

[編輯]

魏元帝始封

[編輯]

大梁國

[編輯]
大梁國(264年—?)[9]
以五等開建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大梁侯 元侯 盧欽 264年—278年
2 大梁侯 盧浮 盧欽子

薛國

[編輯]
薛國(264年—?)[10]
以五等開建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薛侯 定侯 武陔 264年—?
2 薛侯 武輔 武陔子

昌國國

[編輯]
昌國國(264年—?)[11]
以五等開建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昌國侯 元侯 任愷 264年—284年
2 昌國侯 任罕 任愷子

雩婁國

[編輯]
雩婁國(264年—?)[12][13]
以五等開建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雩婁侯 何楨 264年—?

毋極國

[編輯]
毋極國(264年—?)[14]
以五等開建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毋極侯 甄溫 264年—?

晉武帝始封

[編輯]

鉅平國

[編輯]
鉅平國(265年—404年)[15]
以佐命之功,由鉅平子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鉅平侯 成侯 羊祜 265年—278年
2 鉅平侯 羊篇 281年—? 羊祜兄子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食邑5000戶
鉅平侯 羊法興 377年—404年 羊祜兄五世孫
伏誅,國除

祁國

[編輯]
祁國(265年—?)[16]
以佐命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祁侯 成侯 李憙 265年—?
2 祁侯 李贊 李憙子

密陵國

[編輯]
密陵國(265年—?)[17]
以佐命之功,由密陵伯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密陵侯 元侯 鄭袤 265年—273年
2 密陵侯 成侯 鄭默 ?—280年 鄭袤子

廣陸國

[編輯]
廣陸國(265年—?)[18]
以佐命之功,由廣陸伯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陸侯 成侯 李胤 265年—282年
2 廣陸侯 李志 李胤孫

梁鄒國

[編輯]
梁鄒國(265年—?)[19]
以佐命之功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梁鄒侯 解脩 265年—?

陰平國

[編輯]
陰平國(265年—?)[20]
以佐命之功,由陰平伯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陰平侯 貞侯 魯芝 265年—273年

夏陽國

[編輯]
夏陽國[21]
由夏陽子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夏陽侯 壯侯 胡奮 ?—288年

臨海國

[編輯]
臨海國(266年—?)[22]
以奏事稱旨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海侯 侯史光 266年—?
2 臨海侯 侯史玄 侯史光子
3 臨海侯 侯史施 侯史玄子

廣興國

[編輯]
廣興國[23]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興侯 朱整 ?—289年

平春國

[編輯]
平春國(270年代—?)[24]
以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春侯 烈侯 胡威 270年代—280年
2 平春侯 胡奕 胡威子

江陵國

[編輯]
江陵國(272年—?)[25]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江陵侯 步璣 272年

丹楊國

[編輯]
丹楊國(276年—?)[26]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丹楊侯 孫楷 276年—304年

臨晉國

[編輯]
臨晉國(276年—291年)[27]
以皇后之父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晉侯 楊駿 276年—291年
伏誅,除

清泉國

[編輯]
清泉國(278年—?)[28]
由鶉觚子進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清泉侯 剛侯 傅玄 278年追封
2 清泉侯 貞侯 傅咸 278年—294年 傅玄子
2 清泉侯 傅敷 傅咸子

晉惠帝始封

[編輯]

循陽國

[編輯]
循陽國(291年—?)[29]
由循陽伯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循陽侯 元侯 劉寔 291年—310年

南頓國

[編輯]
南頓國(290年代)[30]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頓侯 司馬宗 290年代 楚王司馬瑋子
進爵為公

霸城國

[編輯]
霸城國(300年—301年)[31]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霸城侯 司馬詡 300年—301年 趙王司馬倫子
進爵為王

興晉國

[編輯]
興晉國[32]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興晉侯 羊玄之 趙王司馬倫子
進爵為公

晉懷帝始封

[編輯]

弋陽國

[編輯]
弋陽國(308年—?)[33]
由弋陽子進爵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弋陽侯 忠穆公 嵇紹 308年追封
2 弋陽侯 嵇翰 嵇紹從孫
3 弋陽侯 嵇曠 嵇翰孫


開國侯

[編輯]

晉明帝始封

[編輯]

高平國

[編輯]
高平國(324年—329年)[34]
以討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高平縣開國侯 郗鑒 324年—329年
進封南昌縣開國公

觀陽國

[編輯]
觀陽國(324年—?)[34]
以討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觀陽縣開國侯 烈公 應詹 324年—326年
1 觀陽縣開國侯 應玄 應詹子

湘南國

[編輯]
湘南國(324年—?)[34]
以討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湘南縣開國侯 趙胤 324年—?

益陽國

[編輯]
益陽國(324年—?)[34]
以討王敦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益陽縣開國侯 敬侯 卞敦 324年—329年
2 益陽縣開國侯 卞滔 324年—329年 卞敦子

晉成帝始封

[編輯]

夏陽國

[編輯]
夏陽國(329年—?)[35]
以討蘇峻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夏陽縣開國侯 戴侯 滕含 329年—?

彭澤國

[編輯]
彭澤國(329年—420年)[36]
以討蘇峻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彭澤縣開國侯 穆公 王舒 329年—333年
2 彭澤縣開國侯 王崑之 王舒孫
3 彭澤縣開國侯 王陋之 ?—420年 王崑之子
宋受禪,國除

番禺國

[編輯]
番禺國(329年—?)[37]
以討蘇峻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番禺縣開國侯 忠侯 王允之 329年—342年
2 番禺縣開國侯 王晞之 王允之子
3 番禺縣開國侯 王肇之 王晞之子

武昌國

[編輯]
武昌國(329年—397年)[38]
以討蘇峻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縣開國侯 孝烈公 虞潭 329年—?
2 武昌縣開國侯 虞仡 虞潭子
3 武昌縣開國侯 虞嘯父 ?—397年 虞仡子
免為庶人,國除

州陵國/建安國

[編輯]
州陵國(329年—339年,359年—360年)/建安國(360年—?)[39]
以討蘇峻之功封,食邑16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州陵縣開國侯 毛寶 329年—339年
國除,後復
2 州陵縣開國侯→建安縣開國侯 烈侯 毛穆之 359年—? 毛寶子
3 建安縣開國侯 毛珍 毛穆之子

新建國

[編輯]
新建國(329年—?)[40][41]
以溫嶠討蘇峻之功,降其先爵(建寧縣開國公)一等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建縣開國侯 溫式之 329年—371年 溫嶠子
2 新建縣開國侯 溫崇之 溫式之子

晉孝武帝始封

[編輯]

東興國

[編輯]
東興國(379年—385年)[42]
以破苻堅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興縣開國侯 謝玄 379年—385年
進封康樂縣開國公

宜陽國/寧都國

[編輯]
宜陽國/寧都國(382年—403年)[43]
以桓沖平閻震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宜陽縣開國侯→寧都縣開國侯 桓謙 382年—403年 桓沖子
楚受禪,進封新安郡王

建昌國

[編輯]
建昌國(385年—420年)[44][45][46]
以謝琰之勳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建昌縣開國侯 謝峻 385年—400年 謝琰子
2 建昌縣開國侯 謝弘微 405年—420年 謝峻從子
宋受禪,國除

作唐國

[編輯]
作唐國(388年—?)[47]
以平閻震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作唐縣開國侯 桓石虔 388年追封
2 作唐縣開國侯 桓誕 桓石虔第五子

晉安帝始封

[編輯]

安復國

[編輯]
安復國(406年—479年)[48][49]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復縣開國侯 王元德 406年追封
2 安復縣開國侯 王方回 王元德子
齊受禪,國除

霄城國

[編輯]
霄城國(406年—412年)[50]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霄城縣開國侯 魯宗之 406年—412年
進封南陽郡開國公

東興國

[編輯]
東興國(406年—465年)[51]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興縣開國侯 劉懷肅 406年—407年
2 東興縣開國侯 劉蔚祖 劉懷肅弟子
3 東興縣開國侯 劉道存 ?—465年 劉蔚祖子
伏誅,國除

鄱陽國

[編輯]
鄱陽國(406年—?)[52]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鄱陽縣開國侯 孟懷玉 406年—415年
2 鄱陽縣開國侯 孟元 孟懷玉子
無子,國除

西昌國

[編輯]
西昌國(406年—479年)[53][54]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昌縣開國侯 威侯 檀祗 406年—418年
2 西昌縣開國侯 檀獻 檀祗子
3 西昌縣開國侯 檀朗 檀獻弟
4 西昌縣開國侯 檀宣明 檀朗子
5 西昌縣開國侯 檀逸 ?—479年 檀宣明子
齊受禪,國除

巴丘國/宜陽國

[編輯]
巴丘國(406年—412年)/宜陽國(412年—?)[55]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500戶→700戶→1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巴丘縣開國侯→宜陽縣開國侯 檀韶 406年—421年
2 宜陽縣開國侯 檀緒 檀韶子
無子,國除

夷道國

[編輯]
夷道國(406年—?)[56]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夷道縣開國侯 毛祐之 406年—?

新淦國

[編輯]
新淦國(411年—?)[57]
以討盧循之功封,食邑?戶→22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淦縣開國侯 桓侯 王仲德 411年—438年
2 新淦縣開國侯 王正脩 王仲德子

候官國

[編輯]
候官國(411年—479年)[58][59]
以討盧循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候官縣開國侯 孫處 411年追封
2 候官縣開國侯 孫宗世 孫處子
3 候官縣開國侯 孫欽公 孫宗世子
4 候官縣開國侯 孫彥祖 ?—479年 孫欽公子
齊受禪,國除

龍編國

[編輯]
龍編國(411年—?)[60]
以討盧循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龍編縣開國侯 杜慧度 411年—423年
2 龍編縣開國侯 杜弘文 ?—427年 杜慧度子
3 龍編縣開國侯

豐城國

[編輯]
豐城國(413年—479年)[61][62]
以平蜀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豐城縣開國侯 朱齡石 413年—418年
2 豐城縣開國侯 朱景符 朱齡石子
3 豐城縣開國侯 朱祖宣 朱景符子
4 豐城縣開國侯 朱隆 ?—479年 朱祖宣弟
齊受禪,國除

監利國

[編輯]
監利國(414年—479年)[63][64]
以討徐道覆之功封,食邑7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監利縣開國侯 劉遵 414年追封
2 監利縣開國侯
齊受禪,國除

南昌國

[編輯]
南昌國(418年—420年)[65]
以功封,食邑1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昌縣開國侯 劉穆之 418年追封
宋受禪,進封南康郡開國公

始封者不詳

[編輯]

重安國

[編輯]
重安國[66]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重安縣開國侯 李陽 東晉

五等侯

[編輯]

晉明帝始封

[編輯]

某縣五等侯

[編輯]
某縣五等侯(324年—329年)[67]
以討王敦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某縣五等侯 祖約 324年—329年
降於石勒,除

晉穆帝始封

[編輯]

武興縣五等侯

[編輯]
武興縣五等侯(347年—?)[68][69][70]
以桓溫征蜀委以留府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興縣五等侯 穆侯 范汪 347年—372年
2 武興縣五等侯 范康 范汪子
3 武興縣五等侯 范弘之 范康子
4 武興縣五等侯 范曄 范弘之從子

晉安帝始封

[編輯]

華容縣五等侯

[編輯]
華容縣五等侯(406年—420年)[71]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華容縣五等侯 王弘 406年—420年
宋受禪,進封華容縣開國公

吳興縣五等侯

[編輯]
吳興縣五等侯(406年—411年)[72]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吳興縣五等侯 檀道濟 406年—411年
進封作唐縣開國男

山陽縣五等侯

[編輯]
山陽縣五等侯(406年—415年)[73]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山陽縣五等侯 向靖 406年—415年
進封安南縣開國男

閬中縣五等侯

[編輯]
閬中縣五等侯(406年—420年)[74]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閬中縣五等侯 趙倫之 406年—420年
宋受禪,進封霄城縣開國侯

新夷縣五等侯

[編輯]
新夷縣五等侯(406年—411年)[75]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夷縣五等侯 孫處 406年—411年
進封(追封)候官縣開國侯

安丘縣五等侯

[編輯]
安丘縣五等侯(406年—410年)[76]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丘縣五等侯 劉鍾 406年—410年
進封永新縣開國男

龍川縣五等侯

[編輯]
龍川縣五等侯(406年—413年)[77]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龍川縣五等侯 虞丘進 406年—413年
進封望蔡縣開國男

新興縣五等侯

[編輯]
新興縣五等侯(406年—408年)[78]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興縣五等侯 劉道鄰 406年—408年
進封新渝縣開國男

州陵縣五等侯

[編輯]
州陵縣五等侯(406年—?)[79]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州陵縣五等侯 江夷 406年—431年
2 州陵縣五等侯

樂成縣五等侯

[編輯]
樂成縣五等侯(406年—?)[80][81]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樂成縣五等侯 徐廣 406年—425年
2 樂成縣五等侯

晉安縣五等侯

[編輯]
晉安縣五等侯(406年—453年)[82]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晉安縣五等侯 劉簡之 406年—?
2 晉安縣五等侯 襄侯 劉道產 ?—442年 劉簡之子
3 晉安縣五等侯 劉延孫 ?—453年 劉道產子
進封東昌縣開國侯

始興縣五等侯

[編輯]
始興縣五等侯(406年—?)[83][84]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始興縣五等侯 臧熹 406年—413年
2 始興縣五等侯 臧質 —451年 臧熹子
進封開國子

繁畤縣五等侯

[編輯]
繁畤縣五等侯(406年—?)[85]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繁畤縣五等侯 沈淵子 406年—415年

營道縣五等侯

[編輯]
營道縣五等侯(406年—?)[86]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營道縣五等侯 沈田子 406年—418年

資中縣五等侯

[編輯]
資中縣五等侯(407年—420年)[87]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資中縣五等侯 沈林子 407年—420年
宋受禪,進封漢壽縣開國伯

西安縣五等侯

[編輯]
西安縣五等侯(410年—412年)[88]
以建義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安縣五等侯 劉粹 410年—412年
進封灄陽縣開國男

作唐縣五等侯

[編輯]
作唐縣五等侯(413年—?)[77]
以南北從征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作唐縣五等侯 王誕 413年 追封

吉陽縣五等侯

[編輯]
吉陽縣五等侯(415年—445年)[89]
以從征司馬休之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吉陽縣五等侯 謝述 415年—435年
2 吉陽縣五等侯 謝綜 ?—445年 謝述子
伏誅,除

遷陵縣五等侯

[編輯]
遷陵縣五等侯(415年—420年)[90][91]
以從征司馬休之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遷陵縣五等侯 毛德祖 415年—420年
宋受禪,進封觀陽縣開國男

宜陽縣五等侯

[編輯]
宜陽縣五等侯(?—420年)[92]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宜陽縣五等侯 張邵 ?—420年
宋受禪,進封臨沮縣開國伯

吉陽縣五等侯

[編輯]
吉陽縣五等侯[93]
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吉陽縣五等侯 沈叔任
2 吉陽縣五等侯 貞侯 沈演之 ?—449年 沈叔任子
3 吉陽縣五等侯

興平縣五等侯

[編輯]
興平縣五等侯(418年—?)[94]
以從征司馬休之之功封,不開國,無食邑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興平縣五等侯 朱超石 418年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通典·卷三十六·職官十八》:「第一品:黃鉞大將軍、三公、諸國王公侯伯子男(爵)、大丞相。」
  2. ^ 2.0 2.1 姚樂:《<晉書·地理志>縣級封國考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第02期
  3. ^ 《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九·封建部二》:「又咸熙元年,晉王奏建五等,諸侯地七十里,邑千六百戶,官屬同諸公,妾五人,車前司馬八人,旅賁三十六人。」
  4. ^ 《晉書·卷二十四·志第十四·職官》
  5. ^ 《通典·卷三十七·職官十九》:「第二品:特進、驃騎、車騎、衛將軍、諸大將軍、諸持節都督、開國縣侯伯子男(爵)。」
  6.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武帝受禪,改封濟北郡公。勖以羊祜讓,乃固辭為侯。」
  7. ^ 《藝文類聚·卷五十一·封爵部》:「泰元二年,興滅繼絕後,故陳騫後浩之為高平公,裴秀後球為鉅鹿公,王沉後朴之為博陵公,荀勖後軌為濟北侯,何曾後闡為朗陵公,羊祜後法興為鉅平侯。」
  8. ^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進位撫軍將軍、假節、都督青兗諸軍事,封東平郡侯,邑萬戶。」
  9. ^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徵拜散騎常侍、大司農,遷吏部尚書,進封大梁侯。」
  10. ^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初封亭侯,五等建,改封薛縣侯。」
  11. ^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晉國建,為侍中,封昌國縣侯。」
  12. ^ 《晉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六十七》:「武帝遣婁侯何楨持節討之。」
  13. ^ 《晉書·卷二十一·志第十一》:「臣族女父母所生,先臣故光祿大夫、雩婁侯禎之遺玄孫,先臣故豫州刺史、關中侯惲之曾孫,先臣故安豐太守、關中侯叡之孫,先臣故散騎侍郎準之遺女。外出自先臣故尚書左丞孔冑之外曾孫,先臣故侍中、關內侯夷之外孫女,年十七。」
  14. ^ 《三國志·卷五·魏書五·后妃傳第五》裴註引孫盛《晉陽秋》:「咸熙初……溫本國侯,進為輔國大將軍,加侍中,領射聲校尉」
  15. ^ 《晉書·卷三十四·列傳第四》:「固讓封不受,乃進本爵為侯,置郎中令,備九官之職,加夫人印綬。」
  16. ^ 《晉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十一》:「泰始初,封祁侯。」
  17. ^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武帝踐阼,進爵為侯。」
  18. ^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泰始初,拜尚書,進爵為侯。」
  19. ^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武帝受禪,封梁鄒侯。」
  20. ^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武帝踐阼,轉鎮東將軍,進爵為侯。」
  21.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二月,尚書右僕射、陽夏侯胡奮卒,以尚書朱整為尚書右僕射。」
  22. ^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及還,奏事稱旨,轉城門校尉,進爵臨海侯。」
  23.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丁未,尚書右僕射、廣興侯朱整卒。」
  24. ^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拜侍御史,歷南鄉侯、安豐太守……以功封平春侯。」
  25. ^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第七》:「璣監江陵諸軍事、左將軍,加散騎常侍,領廬陵太守,改封江陵侯。」
  26.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吳京下督孫楷帥眾來降,以為車騎將軍,封丹楊侯。」
  27. ^ 《晉書·卷四十·列傳第十》:「後以後父超居重位,自鎮軍將軍遷車騎將軍,封臨晉侯。」
  28. ^ 《晉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七》:「其後追封清泉侯。子咸嗣。」
  29. ^ 《晉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十一》:「元康初,進爵為侯,累遷太子太保」
  30. ^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元康中,封南頓縣侯,尋進爵為公。」
  31. ^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詡散騎侍郎,封霸城侯。」
  32. ^ 《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以後父,拜光祿大夫、特進、散騎常侍,更封興晉侯……加侍中,進爵為公。」
  33. ^ 《晉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五十九》:「帝乃遣使冊贈侍中、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進爵為侯,賜墓田一頃,客十戶,祠以少牢。」
  34. ^ 34.0 34.1 34.2 34.3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尚書令郗鑒高平縣侯,護軍將軍應詹觀陽縣侯,邑各千六百戶,絹各四千八百匹;建威將軍趙胤湘南縣侯,右將軍卞敦益陽縣侯,邑各千六百戶,絹各三千二百匹。」
  35. ^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討蘇峻有功,封夏陽縣開國侯,邑千六百戶,授平南將軍、廣州刺史。」
  36. ^ 《晉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四十六》:「賊平,以功封彭澤縣侯……宋受禪,國除。」
  37. ^ 《晉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及蘇峻反,允之討賊有功,封番禺縣侯,邑千六百戶,除建武將軍、錢唐令,領司鹽都尉。」
  38. ^ 《晉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四十六》:「遂周旋征討,以軍功賜爵都亭侯……又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以討充功,進爵零陵縣侯……以前後功,進爵武昌縣侯,邑一千六百戶。」
  39.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賊平,封州陵縣開國侯,千六百戶。」
  40.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弟式之,新建縣侯,位至散騎常侍。」
  41. ^ 《溫式之墓誌》:「泰和六年四月廿九日晉故散騎常侍新建開國侯太原郡祁縣[都]鄉仁義里溫式之……長息崇之……」
  42.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詔遣殿中將軍慰勞,進號冠軍,加領徐州刺史,還於廣陵,以功封東興縣侯。」
  43. ^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以平震功,封次子謙宜陽侯……初以父功封宜陽縣開國侯……改封謙為寧都侯,拜尚書令,加散騎常侍。」
  44.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峻以琰勳封建昌侯。」
  45. ^ 《宋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十八》:「義熙初,襲峻爵建昌縣侯。」
  46. ^ 《謝珫墓誌》:「大宋革命,諸國並皆削除……南康、建昌、豫寧並皆除國。」
  47. ^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追論平閻震功,進爵作塘侯。」
  48. ^ 《宋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六》:「會義軍剋建業,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於馬上抱方回與仲德相對號泣,追贈元德給事中,封安復縣侯,以仲德為中兵參軍。」
  49. ^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安復侯相,漢舊縣,本名安成,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屬長沙。」
  50. ^ 《宋書·卷七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以功為輔國將軍、雍州刺史,封霄城縣侯,食邑千五百戶。」
  51. ^ 《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七》:「以義功封東興縣侯,食邑千戶。」
  52. ^ 《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七》:「豫義旗,從平京城,進定京邑。以功封鄱陽縣侯,食邑千戶。」
  53. ^ 《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七》:「武陵內史庾悅疾病,道規以祗代悅,加寧朔將軍,封西昌縣侯,食邑千戶。」
  54. ^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西昌侯相,吳立。」
  55. ^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以平桓玄功,封巴丘縣侯,食邑五百戶……更封宜陽縣侯,食邑七百戶……高祖受命,以佐命功,增八百戶,並前千五百戶……子緒嗣。緒卒,無子,國除。」
  56.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又以祐之斬玄功,封夷道縣侯。自寶至璩三葉,擁旄開國者四人……」
  57. ^ 《宋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六》:「仲德攻之,大破崇民,焚其舟艦,收其散卒,功冠諸將,封新淦縣侯。」
  58.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義熙七年四月,季高卒於晉康,時年五十三。追贈龍驤將軍、南海太守,封候官縣侯,食邑千戶。」
  59. ^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候官侯相,前漢無,後漢曰東候官,屬會稽。」
  60. ^ 《宋書·卷九十二·列傳第五十二》:「仲德攻之,大破崇民,焚其舟艦,收其散卒,功冠諸將,封新淦縣侯。」
  61. ^ 《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八》:「進號輔國將軍,尋進監梁州之巴西梓潼宕渠南漢中、秦州之安固懷寧六郡諸軍事,以平蜀功,封豐城縣侯,食邑千戶。」
  62. ^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豐城侯相,吳立曰富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63. ^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義熙十年,卒,追贈撫軍將軍。追封監利縣侯,食邑七百戶。」
  64. ^ 《宋書·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監利侯相,按晉起居注,太康四年,復立南郡之監利縣,尋復省之。言由先有而被省也,疑是吳所立,又是吳所省。孝武孝建元年度。」
  65. ^ 《宋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二》:「於是重贈侍中、司徒,封南昌縣侯,食邑千五百戶」
  66. ^ 《華陽國志·卷十二·序志》:「雍州刺史、南中郎將、重安開國侯李陽,字叔文。」
  67. ^ 《晉書·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及王敦舉兵,約歸衛京都,率眾次壽陽,逐敦所署淮南太守任台,以功封五等侯,進號鎮西將軍,使屯壽陽,為北境藩扞。」
  68. ^ 《晉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四十五》:「賊平,賜爵都鄉侯。復為庾亮平西參軍,從討郭默,進爵亭侯……蜀平,進爵武興縣侯。」
  69. ^ 《晉書·卷九十一·列傳第六十一》:「范弘之字長文,安北將軍汪之孫也。襲爵武興侯。」
  70. ^ 《宋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二十九》:「出繼從伯弘之,襲封武興縣五等侯。」
  71. ^ 《宋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二》:「高祖為鎮軍,召補諮議參軍。以功封華容縣五等侯。」
  72. ^ 《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以建義勳,封吳興縣五等侯。」
  73. ^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以平京城功,封山陽縣五等侯。」
  74. ^ 《宋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六》:「武帝起兵,以軍功封閬中縣五等侯,累遷雍州刺史。」
  75.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高祖平定京邑,以為振武將軍,封新夷縣五等侯。」
  76.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除南齊國內史,封安丘縣五等侯。」
  77. ^ 77.0 77.1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少時隨謝玄討苻堅,有功,封關內侯……義熙二年,除龍驤將軍,封龍川縣五等侯。」
  78. ^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以義勳封新興縣五等侯。」
  79. ^ 《宋書·卷五十三·列傳第十三》:「豫討桓玄功,封南郡州陵縣五等侯。」
  80. ^ 《晉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五十二》:「義熙初,奉詔撰車服儀注,除鎮軍諮議,領記室,封樂成侯,轉員外散騎常侍,領著作。」
  81. ^ 《宋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十五》:「義熙初,高祖使撰車服儀注,乃除鎮軍諮議參軍,領記室,封樂成縣五等侯。」
  82. ^ 《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襲父爵晉安縣五等侯……十九年卒,追贈征虜將軍,諡曰襄侯。」
  83. ^ 《宋書·卷七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以建義功封始興縣五等侯……二十八年……上嘉質功,以為使持節、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封開國子,食邑五百戶。」
  84.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太子左衛率始興縣五等侯臧質勒東宮禁兵……」
  85. ^ 《宋書·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淵子字敬深,少有志節,隨高祖克京城,封繁畤縣五等侯。」
  86. ^ 《宋書·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從高祖克京城,進平京邑,參鎮軍軍事,封營道縣五等侯。」
  87. ^ 《宋書·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固辭不得已,然後就職,領建熙令,封資中縣五等侯,時年二十一。」
  88. ^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從征廣固,戰功居多。以建義功,封西安縣五等侯。」
  89. ^ 《宋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二》:「轉太尉參軍,從征司馬休之,封吉陽縣五等侯。」
  90.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劉裕伐司馬休之,版補太尉參軍、義陽太守,賜爵遷陵縣侯……以前後功,賜爵灌陽縣男。」
  91.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高祖踐阼,進號冠軍。論前後功,封觀陽縣男,食邑四百戶。」
  92. ^ 《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西中郎司馬南郡相宜陽侯張邵……邵可封臨沮縣伯,林子可封漢壽縣伯,食邑六百戶。」
  93. ^ 《宋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三》:「襲父別爵吉陽縣五等侯……太祖痛惜之,追贈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諡曰貞侯。」
  94. ^ 《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八》:「高祖自長安東還,超石常令人水道至彭城,除中書侍郎,封興平縣五等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