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右民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山县的一户人家,摄于1898
玉山县的一户人家,摄于1898

江右人,也称江右民系,泛指以赣语为母语的汉族民系,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地区。

历史[编辑]

江西在上古时期曾经有干越艾国等非华夏族国家。史载干越国在春秋时期被吴国所灭,其位置可能位于今馀干一带,而艾国则位于今修水武宁一带,后来被楚国并吞。至春秋时代,江西地方经常被称为“吴头楚尾”,是因为江西曾迭为越国的争雄之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处于“吴头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关系,而赣语中至今依旧保存着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吴语古楚语词的积淀,西汉扬雄在其著作《𬨎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达85次,其中单言“南楚”、不并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记·货殖列传》中则注明道:“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同时,《方言》中提及的吴越、吴杨越、吴楚等地也被认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区。

江西处于中国历史上历次中原汉民南迁的中心地带,因此出现了令后世惊羡的政治、经济和人文景观,因此赣语对中国文化、文学有著重要的历史影响,并且是中国古典戏剧赣剧采茶戏弋阳腔等重要艺术流派的说白语言,故历代有过不少夹杂赣语的作品。明朝其间也有一支江右人迁徙至湖南省西部,形成一个赣语方言岛。

文化[编辑]

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

江右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核心,历经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文化。万年仙人洞文化见证了江西上万年的水稻耕作历史,自然条件的优渥使得江西农业非常发达,随著人口的繁盛也就有“万点青山万户烟”的江南景致。但也因为如此,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临江的江西地理使得赣地人民恋于温饱、安分守故。江西人的“官本位”意识浓重,但又好于争讼。北宋袁州(今宜春)知州杨侃就说,如果官员不“自紊其法”,那么“民知法是易治”。[1]这也得利于江西书院教育兴盛、科举文化强势的历史传统,“耕读传家”被公认为处世准则。注重自身修行是江西人的重要思想。儒学的纲常道德历来都是最为江西人的标准价值取向。

赣菜是中国菜主要菜系之一, 以三杯鸡、粉蒸肉、剥皮菊花心、红酥肉、双层肚丝、文山鸡丁、四星望月等菜最具代表性。江西瓷器,由其景德镇陶瓷,是世界上闻名的江西特产。

参考[编辑]

  1. ^ 《江西通志·光绪版》,卷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