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福利公共汽车
澳门福利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
Companhia de Auto-Carros 'Fok Lei' Limitida | |
成立 | 1952年 |
结束 | 1988年 |
总部 | 葡属澳门青洲河边马路2号 |
服务 | 巴士服务 |
员工人数 | 282人[1] |
澳门福利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利”)创立于1952年,是澳门一家已结业的巴士专营公司,曾经拥有澳门规模最庞大的车队。直至1988年6月,“福利”因经营不善,已亏损近600万,于是何厚铧连同廖泽云、崔世昌、崔世安、张伟基等人合作进行业务重组,并同时注册名为“澳门新福利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新公司,以接替“福利”旗下业务。
历史
[编辑]“澳门公共汽车公司”时期
[编辑]1948年
[编辑]澳门商人锺林辉成立“澳门公共汽车公司”(下称“公共汽车公司”),并与当时市政厅设立为期7年的专营合约,集资向香港军部购买了几辆二战期间的军车、货车,在澳门加上木制车厢,改装成巴士。结束了自战后整个澳门没有巴士服务的真空时期。
2月1日,公共汽车公司开办1及2(港澳码头—新街市)双循环路线,使用6辆单门巴士行驶。
4月1日,公共汽车公司试办一条来往议事亭前地至莲峰球场的新路线2天。因反应良好,遂将之定为3路线,并将路线延长至妈阁及关闸,每8分钟一班,使用2辆新购买巴士行驶。
5月1日,公共汽车公司开办只在夏季新口岸泳棚开放期间提供服务的泳场线(没有路线编号),来往八角亭至泳棚。
5月20日,公共汽车公司开办4(港澳码头—妈阁)路线,使用20多座位的小型巴士行驶。后因客量不足而停办。
1949年
[编辑]2月1日,公共汽车公司开办5路线,来往关闸至妈阁。此路线后来先后被福利及新福利接办,走线一直未有大改动,成为现时澳门历史最悠久的巴士路线。同年公共汽车公司亦开办6(港澳码头—莲峰球场)路线。
1950年
[编辑]2月,资方拟定一份劳资协约,并指定4名工人做代表,定期到市行政局签署。但该4名工人拒绝。资方唯有答应由工人选派代表出来商谈新约内容。资方初时拒绝劳方提出星期天例假,坚持以由资方决定金额的赏金代替年底双薪,并且不答应劳方提出的 “无理不得开除职工”。经过四次谈判,没有结果,资方关起谈判大门。劳方限期资方24小时内给予圆满答复。资方不答应。工友于是采取慢车斗争。经过48小时的斗争,资方不得不让步。
4月10日,在澳门市行政局签订劳资新协约。为了保护斗争成果,工友开会通过改组巴士员工体育部,于4月30日成立了公共汽车职工协会。
1951年
[编辑]3月17日,资方违约,无理开除沽票员陈干珠。其后,连谈判的工会代表柳志彬也被开除。工人代表向作为签署劳资协约见证人的澳门市行政局投诉,但市行政局偏帮资方。工会在向社会各界发表严重声明和告社会人士书后,于3月25日清进行停工护厂斗争。政府派出大批军警,强行把工友拖出厂外,加以监视,不准外间送水送食物,连小便也被禁止。工友坚持斗争了3夜4日停工护厂的艰苦斗争,最终,2位工友都获准复工。
10月16日,资方借词亏损,开除柳志彬和胡元2位工友。在全澳同胞大力支持下,民政厅和市行政局向资方施压。
11月4日,两位工友获准复工。
11月13日,资方唆使多人光天化日在总站殴伤司机和沽票各1名。警方采取拖延手段,经工友集体抗议,才捉人归案,但轻判了事。工会坚持追究和要求严惩。
“福利”时期
[编辑]1952年
[编辑]1月1日,公共汽车公司突然以亏损为由停办,澳门市面交通顿时大受影响。公共汽车工会提出口号:为了恢复市面交通,维护市民利益,要求立即开车。葡警奉令封守车厂,不准工人入厂关车。经过18天的斗争,巴士公司易手,并改称“福利公共汽车公司”。
1月22日,全体工友胜利复工。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由何贤、刘昌等人成功以47万收购公共汽车公司,于2月7日在市政厅投得行车权。
2月21日,“澳门福利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利”)正式成立,同时接办公共汽车公司的1、2、5路线及重组3、4路线,早期共设有上述5条巴士路线穿梭市内各区,用车则为从前公共汽车公司接收的加拿大军车改装巴士,并于车身上髹上“澳门福利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字样。福利是为“澳门新福利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2]
1956年
[编辑]1956年至1966年间,福利从英国分批购入共30辆“布里斯托”L5G型二手巴士。此批巴士最早于1939年投入服务。部分巴士更于1970至1980年代重建车身,并继续行驶至1989年初,在澳门行驶33年之久,车辆高达50年,是澳门史上车龄最高的巴士。其中2辆L5G巴士因为改装为工程车,最后获过渡至新福利并服务至1990年代中。
1958年
[编辑]福利从香港中华汽车有限公司(中巴)引入两辆“Thornycroft”CD4LW型巴士及一辆俗称“白水箱”的“Tilling-Stevens”H5LA4型巴士,是福利车队中少数来自香港的二手巴士。同年,福利向中国大陆订购一辆国产“解放牌”巴士,是为福利首辆一手新车以及澳门首辆国产巴士。巴士为左舦驾驶,在澳门行驶数年后被退回中国大陆。
1960年
[编辑]经过多次巴士路线重组后,福利营运的巴士路线只剩下5路线及小环市线两条。
1963年
[编辑]开通4A小环市单线,此路线为澳门首条设有英文字母的路线,并于同年取消。
1974年
[编辑]10月5日,澳氹大桥落成通车,整个澳门地区的公共巴士服务连成一体,福利版图扩展至氹仔及路环,最先开办的3条离岛巴士路线,分别:
同年,福利计划将从英国购入的二手布里斯托L5G单层巴士大翻新以延续其寿命。由于此批巴士已在澳门行驶十多载,其二手车龄更动辄近30年,虽然70年代起福利已陆续为其加装电动闸门以配合时代发展,但原来的车身使用多年后已显得非常残破。福利先将其中1辆L5G巴士 (车牌M-14-02) 拆除原有车身,并运到香港的利兰代理—天祥洋行作试验重建,巴士返回澳门后带有一个外形方正的全新半驾驶舱车身。后来在1976年至1980年间,福利再先后邀请早前负责旗下全数双层巴士改装工程的香港联合车身厂工程技工来澳为6部L5G巴士重建半驾驶舱车身,且其后在1981年-1984年间亦邀请另一间香港车身厂家—新亚车身工程技工来澳为9部L5G巴士重建半驾驶舱车身。[注 1]
Bristol L5G改装车身资料 | ||||||||
---|---|---|---|---|---|---|---|---|
车牌号码 | M-14-02 | M-10-52
M-16-04 M-19-56 |
M-10-87
M-14-18 |
M-10-70
M-10-86 M-27-05 M-27-74 M-27-75 |
M-20-74 | M-11-03
M-11-19 M-11-76 M-12-47 M-14-10 M-14-77 M-19-01 M-19-07 M-27-06 M-27-51 M-28-61 M-29-83 |
M-10-46 (原M86) M-10-72 M-10-74 M-11-02 |
M-10-73
M-12-09 |
数量 | 1部 | 3部 | 2部 | 5部 | 1部 | 12部 | 4部 | 2部 |
重建车身工程的车厂 | 天祥洋行 | 联诚一型 | 联诚二型 | 联诚三型 | 福利 | 新亚 | (以原装车身状态退役) | 福利 |
车身种类 | 半驾驶舱车身 | 全幅式车身 | 半驾驶舱车身 | 半驾驶舱车身;底盘截短后改为工程车 |
1975年
[编辑]澳氹大桥通车后,福利聘请来自香港的英国运输专家,研究引进英国双层巴士的可行性。由于当时英国市场的后置引擎巴士设计尚未成熟,以致前置引擎的二手巴士成为各间巴士公司争相抢购的对象。福利几经辛苦,终于在3年间从英国物色了11辆不同品牌及型号,而且制造年份各异(主要是1950年代的产品)的二手巴士。
1月18日,福利引进的首2辆双层巴士进行试车。但当时此计划遭受一些商人反对,特别是新马路的商人,原因他们认为双层巴士在载客上落时易造成交通挤塞,又指新马路路面狭窄、地基不稳、旧楼多,不宜行走双层巴士。后来在市政厅支持下,福利与新马路的商户代表商议后达成协议,为方便行驶双层巴士,要将整条新马路上的19个招牌及广告牌升高,所需费用的3分之2由福利承担。[3]
2月,福利订购的2辆“利兰”亚比安维京EVK55BL型单层巴士投入服务。两车底盘先于香港联诚车身厂装上巴士车身后才运往澳门。
6月16日,双层巴士正式在澳门行驶,行走来往澳门半岛与氹仔岛、路环岛之间的11、21及21A路线。[1]
9月22日,福利开办5A路线,往返妈阁及山顶医院,于每天下午探病时间开出,每日固定班次2班。后于1979年7月4日由新开办的6路线所取代。
1977年
[编辑]6月,福利有意扩大双层巴士的服务范围,故向市政厅申请开办5路线的区间车6(总站—莲峰庙)路线,并计划以双层巴士行走。后因市政厅提出以过桥巴士不准进入新马路为交换条件而作罢。
1979年
[编辑]1979年至1982年间,福利分批购入共16辆“日产”Civilian小巴,用以行走6(总站↺山顶医院)、7(妈阁—祐汉新村)、8(总站↺大三巴)3条有路面限制的新路线,开创使用小型巴士为车队主力的先河,同时亦是福利首批日本生产的巴士。此款Civilian小巴与后来澳巴大批购入的同名称小巴不同,福利购入的为1971年推出的初代版本(行内称为“旧实力”),车厢亦无任何空调设备。当时小巴的车资比一般巴士为高,加上体积细小,灵活度高。要在澳门狭小的街道中穿梭,小巴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1980-1981年
[编辑]福利分2批增购共15辆“利兰”亚比安型单层巴士,2批新车底盘均先送到香港新亚车身厂装上车身才付运澳门。1988年新福利成立后,虽然此批亚比安巴士因车龄尚轻而获过渡至新福利,部分更翻髹上新福利涂装。但由于利兰已于1988年被富豪收购,加上亚比安型巴士已经停止生产,预计零件采购将日渐困难。经衡量后,新福利终决定放弃全数15辆亚比安巴士,并没有为其加装空调设备,最后一辆亚比安巴士于1990年8月退下火线。
1983年
[编辑]福利开办3A豪华空调巴士路线,往返总站(内港码头)与港澳码头(外港码头)。3A线是澳门甚至港澳地区首条提供全空调服务的巴士路线(当时称为冷气豪华巴士线),该路线行驶的巴士为4辆全新日本制“五十铃”空调巴士(即后来新福利车队编号为S01-S04的巴士)。福利特别委托香港黄明车身厂装嵌巴士车身,并在巴士上髹上黄、红的鲜艳车身色彩以及“福利公共汽车公司豪华巴士”字样,车头挡风玻璃亦贴有巨大的3A标示,以兹识别。此批巴士过渡至新福利数年后被加装落车门以增加乘客流动性,新福利于2005年将S01-S04退役后仅保留S03作为司机培训车。
同年,福利有意为双层巴士车队添置新车以取代现有3辆利兰泰坦巴士,故向英国Ensignbus订购2辆当时炙手可热的前伦敦运输局珍宝DMS(又称伦敦宝)巴士,并预先于英国髹上福利车身涂装,但两车运抵香港时福利取消订单,最后2辆伦敦宝辗转被城巴接收。
1984年
[编辑]福利增购的6辆“五十铃”JCR460型非空调巴士(即后来新福利车队编号为S05-S10的巴士)投入服务,新车再次交由新亚车身厂装嵌车身。此为福利最后一批新巴士。此批巴士在过渡至新福利后2年,新福利便替全数6辆JCR460型巴士进行改装工程,包括加装空调系统,以及将原来设于中间的落车门移至车尾,并重新使用于福利时代弃用的车尾路线牌箱(S06除外)。新福利于2005年将S05-S10退役后仅保留S05作为司机培训车,并且一直沿用至2014年初才退役。
1987年
[编辑]因应澳门政府实施“大巴行大路,小巴行小路”的政策,福利开办16路线,同时向“日产”车厂增购6辆Civilian非空调小巴(即后来新福利车队编号为C01-C06的巴士),新车采用厂方新设计之车身,并预计于翌年运抵澳门。惟因福利已于翌年被新福利取代,新车悉数被新福利接收。由于此批小巴当时并无任何空调设备,有违新福利全空调化的步伐,故特于1991年后替全数6辆小巴加装空调。
1988年
[编辑]1月,福利订购6部“日产”小巴,以改善公共交通,但从未在福利时期营运(后由新福利接手营运)。[4]
6月,因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亏损严重,被改组成现时的新福利公司,结束了福利36年的历史。
7月18日,“澳门新福利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福利营运路线
[编辑]福利于1988年结束前独自营运共12条澳门巴士路线,另外与澳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联营3条离岛路线,共占当时全澳门巴士路线的68%。1988年福利改组为新福利后,所有路线均交由新福利继续经营。
路线号 | 起讫点 | 开办日期 | 备注 | ||
---|---|---|---|---|---|
1 | 妈阁 | ↺ | 青洲 | 1962年8月19日 | |
1A | 妈阁 | ↔ | 泳棚 | 1984年2月28日 | |
2 | 司打口 | ↔ | 祐汉新邨 | 1963年9月10日 | |
3 | 台山 | ↔ | 新口岸 [注 2] | 1965年1月9日 | 首条试行 “前门上车,中门落车”营运模式的路线 |
3A | 司打口 | ↔ | 港澳码头 | 1983年1月28日 | 澳门首条全空调巴士路线 |
4 | 小环市 (司打口 ↺ 高士德) |
1952年2月7日 | |||
5 | 关闸 [注 3] | ↔ | 妈阁 | 1949年1月1日 | |
6 | 祐汉新邨 | ↺ | 山顶医院 | 1979年7月4日 | 小巴路线 |
7 | 祐汉新邨 | ↔ | 妈阁 | ||
8 | 司打口 | ↺ | 黑沙环 | ||
9 | 台山 | ↺ | 葡京 | 1980年7月30日 | |
11 | 澳门 | ↔ | 氹仔 | 1974年11月1日 | 双层巴士路线 |
16 | 妈阁 | ↺ | 南湾 | 1987年3月 | 小巴路线 因应澳门政府实施 “大巴行大路,小巴行小路”政策而开办 |
21 | 澳门 | ↔ | 路环 | 1974年11月1日 | 双层巴士路线 |
21A | 澳门 | ↔ | 黑沙 | 1975年2月8日 | 双层巴士路线 只于周末及周日提供服务 |
路线号 | 起讫点 | 开办日期 | 备注 | ||
---|---|---|---|---|---|
1 | 妈阁 | ↺ | 青洲 | 1962年8月19日 | |
2 | 总站 | ↺ | 跑狗坊 | 1963年9月10日 | |
3 | 总站 | ↔ | 新口岸 [注 2] | 1965年1月9日 | 首条试行“前门上车,中门落车”营运模式的路线。 |
4 | 小环市(总站↺荷兰园) | 1952年2月7日 | |||
5 | 关闸[注 3] | ↔ | 妈阁 | 1949年1月1日 | |
6 | 总站 | ↺ | 山顶医院 | 1979年7月4日 | 取代5A路线。福利首批使用小型巴士行驶的路线。 |
7 | 妈阁 | ↔ | 祐汉新邨 | ||
8 | 总站 | ↺ | 大三巴 | ||
11 | 澳门 | ↔ | 氹仔 | 1974年11月1日 | 双层巴士路线。 |
21 | 澳门 | ↔ | 路环 | ||
21A | 澳门 | ↔ | 黑沙 | 1975年2月8日 | 双层巴士路线;只于周末及周日提供服务。 |
福利车队
[编辑]单层巴士
[编辑]福利单层巴士车队 | ||||||||||
---|---|---|---|---|---|---|---|---|---|---|
型号 | 车队编号 | 总数 | 投入服务年份 | 退役年份 | 车身 | 车长(米) | 载客量[注 4] | 引擎 | 波箱 | 备注 |
加拿大
Canadian Ford/Chevrolet |
--- | ~15 | 1952[注 5] | 1950年代末 | 葡属澳门 福利(重建) |
5.18[注 6] | 不详 |
|
不详 |
|
英国
金马 |
--- | >5 | 1952[注 7] | 1950年代末 | 英国 Sparshatts
葡属澳门 福利(重建) |
4.29[注 8] | 24 | Pennine P4 | 不详 | 从货车改装巴士车厢而成,福利接手此批巴士后,进行重建车身及增设后门。 |
英国 / 葡属澳门
百福 |
--- | >5 | 1952[注 9] | 1950年代末 | 英国 Duple Vista | 7.6 | 25 | Bedford六汽缸 | 不详 | 从货车改装巴士车厢而成,福利接手此批巴士后,进行重建车身及增设后门。 |
英国 / 葡属澳门
布里斯托 |
L101-L130 | 30 | 1956-1966[注 10] | 1975、1988[注 11] | 8.4 | L33+S12 | Gardner 5LW |
|
| |
英国 Thornycroft Cygnet CD4LW |
--- | 2 | 1958[注 12] | 不详 | 英属香港 中华汽车有限公司 (重建) | 8.4 | L35+S13 | Gardner 4LW | 四前速非同步啮合手动 | |
英国 Vulcan/Tilling-Stevens H5LA4 |
--- | 1 | 1958[注 13] | 不详 | 英属香港 中华汽车有限公司 (重建) | 7.6 | L30 | Gardner 5LW | David Brown恒久啮合手动 | |
中国 解放牌 BK640 |
--- | 2
(抵澳1部) |
1958 | 约1965 | 中国北京无轨电车制配厂 | 8.5 | L38+S37 | 原厂六汽缸 | 原厂五前速手动 |
|
英国 柯士甸 (Export Psv) | --- | 2 | 约1960 | 不详[注 14] | 葡属澳门 福利 (重建) | 8.4 | L33 | Austin 51JU/1188JA | BMC五前速手动 | |
英国 百福 OB |
BB141-BB149 | 9 | 1962-1963[注 15] | 1973-1977 | 英国 J.C.Beadle Ltd. | 8.4 | L35 | Gardner 4LK | 原厂手动 | BB147退役后被改装为工程车。 |
英国 摩利士 (FE) | --- | 4 | 1963 [注 16] | 不详[注 17] | 英属香港 新昌 | 8.4 | L33 | BMC 5.1升 | BMC手动 | 车身设计仿照Beadle-Bedford;M-12-57退役后被改装为工程车。 |
英国 柯士甸 (J2) 小型巴士 |
--- | 1 | 1965 | 1966 | 英国 Austin | 4.115 [6] | L12 | BMC 1.6 L B-series | BMC手动 | 特别购入以行走6路线。[7] [8] |
英国 布里斯托 LS5G |
LS131-LS141 | 10 | 1969-1974[注 18] | 1980-1988 | 英国 E.C.W. | 9.1 | L43+S12[注 19] | Gardner 5HLW | 五前速手动 |
|
英国利兰亚比安维京 EVK55CL、DL、EL |
VK1-VK2[注 20] | 17 | 1975-1981 | 1988[注 21] | 9.7 |
|
Leyland E0.401 | 原厂GB255五前速手动 | ||
日本日产 Civilian GHQC340 |
--- | 16 | 1979-1982 | 1988[注 23] | 日本 Nissan | 6.24 |
|
Nissan SD22 | 原厂五前速手动 |
|
日本五十铃 JCR460ZZ(空调) |
--- | 4 | 1983 | 1988[注 24] | 英属香港 黄明 | 10 | L40+S17[注 25] | Isuzu 6BD1 | 原厂五前速手动 | 豪华巴士;原只有一扇车门,过渡至新福利后被加装后门并获发编号S01-S04。 |
日本五十铃 JCR460ZZ(非空调) |
--- | 6 | 1984 | 1988[注 26] | 英属香港 新亚 | 10 | L38+S17 | Isuzu 6BD1 | 原厂五前速手动 | 过渡至新福利后,获编号S05-S10,约1990年在黄强记加装空调系统并将中门移至车尾。 |
日本日产 Civilian MGW40 |
--- | 6 | 从未 | --- | 日本 Nissan | 6.22 | L23+S10 | Nissan ED33 | 原厂五前速手动 | 由福利订购,原订于1988年运抵澳门,惟福利已被新福利取代,新车悉数被新福利接收,并获编配为C车以及加装空调系统。 |
双层巴士
[编辑]福利双层巴士车队 | ||||||||||
---|---|---|---|---|---|---|---|---|---|---|
型号 | 车队编号 | 总数 | 投入服务年份 | 退役年份 | 车身 | 车长(米) | 载客量[注 27] | 引擎 | 波箱 | 备注 |
英国 丹拿 CVG6-30 |
CV201-CV202 | 2 | 1975[注 28] | 1988 | 英国 East Lancs | 9.09 | U41+L32+S17 [注 29] | Gardner 6LW | Daimatic半自动 | |
英国 丹拿 CCG6 |
CC203 | 1 | 1975[注 30] | 1988 | 英国 Weymann Union | 8.23 | U37+L28+S8[注 31] | Gardner 6LW | 四前速手动 | 福利车队中车龄最短的双层巴士;1977年,此车车身被改装,包括增加中门及将楼梯移至中间位置。 |
英国 布里斯托 Lodekka LD5G |
LD204 | 1 | 1975[注 32] | 1988 | 英国 E.C.W. | 8.23 | U33+L26+S12 | Gardner 5LW | 五前速手动 | |
英国 布里斯托 Lodekka LD6G |
LD205-LD206 | 2 | 1975[注 33] | 1988 | 英国 E.C.W. | 8.23 |
|
Gardner 6LW | 五前速手动 | LD206为开篷巴士,曾于香港短暂提供示范式服务。[注 34] |
英国 利兰 Titan PD3/4 |
PD207 | 1 | 1976[注 35] | 1984 | 英国 Burlingham | 9.1 | U41+L29+S20 [注 36] | Leyland 0.600 | 原厂四前速同步手动 | 退役后弃置于下环街车厂。 |
英国 利兰 Titan PD3A/1 |
PD208 | 1 | 1976[注 37] | 1984 | 英国 Northern Counties | 9.1 | U41+L29+S20 [注 38] | Leyland 0.600 | 原厂四前速同步手动 | 使用推拉式车门;退役后弃置于下环街车厂。 |
英国 布里斯托 KSW6G |
209-210 | 2 | 1977[注 39] | 1988 | 英国 E.C.W. | 8.23 | U38+L22+S10 [注 40] | Gardner 6LW | 五前速手动 |
|
英国 利兰 Titan PD3A/2 |
211 | 1 | 1977[注 41] | 1984 | 英国 Northern Counties | 9.1 | U41+L28+S12 | Leyland 0.600 | SCG四前速半自动 | 使用推拉式车门;退役后弃置于下环街车厂。 |
英国 利兰 DMS Fleetline FE30AGR |
--- | 2 | 从未[注 42] | --- | 英国 MCW | 9.1 | U45+L28+S21 | Gardner 6LXB | SCG350半自动 | 福利原于1983年3月未从英国Ensignbus公司引入,但巴士运抵香港时福利取消订单,两辆巴士最后先后于1985年及1986年由城巴接收(车队编号44及45),并于投入服务后保留福利涂装。[注 43] |
车队编号
[编辑]1970年代前,福利所有巴士均未配有车队编号,巴士公司员工只以车牌号码辨别车辆。1975年,福利引入双层巴士,由于继续只用车牌号码辨识难以清楚分别单层及双层巴士,福利便开始为旗下巴士设立车队编号。
福利的车队编号早期由1-2个英文字母及3个数字构成。其中英文字母均与该车的型号有关 [注 44];数字方面,1XX表示单层巴士,2XX表示双层巴士,而数字是累加上去的[注 45],但同年投入服务的2辆亚比安巴士却没有依从此数字规律,否则其编号应取VK150及VK151而非VK1及VK2。此后单、双层巴士便有了明确分野。
1977年,福利简化了车队编号制度,取消英文字母并只保留3位数字,遵从此规律编配车队编号的巴士只有同年投入服务的3辆双层巴士,取209-211。
但1977年后,福利再没有为新购入的巴士编配车队编号,包括亚比安EVK55DL/EVK55EL巴士及日产Civilian小巴直至福利结束均不设编号。即使此前已设有车队编号的巴士,在日常维修及翻髹车身涂装后亦没有补回车队编号。此车队编号制度在踏入1980年代后亦渐渐被遗忘。
职工薪酬
[编辑]1971年,司机日薪是$13.60,到1978年日薪是$28.05。另外,司机每月受粮两次,福利时期是逢1号、16号授粮,而新福利是在6号及16号授粮,加班的薪金是双计的。新公司成立后,制定了一套褒奖制度:每位司机都有机会获得勤工奖、服务和安全奖。其资格是:
勤工奖每月要工作28更,每更要工作8小时,这就可以获得$150的奖金。到了1991年,新福利接管后,日薪则为$134.48;
服务奖的条件就较为简单,只要没人投诉该司机,即可得$350的奖金;
安全奖,顾名思义是以驾驶安全为条件,若司机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而要公司赔偿,该司机就不能获得该月的安全奖,若在同一个月发生上述的情况两次,则该司机会丧失两个月的安全奖(现为$450一月)外,还要负担30%的修理费。这些奖金最后会算入薪金内作为薪金的一部份。
由于社会生活指数会提高,这些奖会随薪金的变改而作出调整,上述的都是现时的金额,在设立之初,安全奖只有$150,服务奖$150元,勤工奖则是$100,若司机一个月中工作不足26天,则所有奖金都没有。
除了褒奖制度外,亦有退休金制度,凡在1982年之前加入的司机即享有退休金,退休金是按服年数而定,比如一位为公司服务了18年的司机,可享有服务18年中每一年的一个月薪金的120%作为退休金。
批评
[编辑]1988年6月止,澳门公用事业关注协会已接获市民不少有关的投诉,并将之综合为下列五项:
- 巴士“飞站”情况严重。
- 个别售票员对待乘客之态度欠佳。
- 澳门福利巴士公司车辆的车尾没有设置路线号码牌(即使车尾有预留牌箱,亦被油漆封掉),令乘客要在车辆埋站时赶赴车头观看,往往造成巴士站出现混乱情况。
- 巴士经常不依照公司的班期时间准时开车。
- 有些路线的巴士数量过少,甚至只是象征式派1辆,其运输效能聊胜于无。
重大意外
[编辑]- 1964年4月29日早上9时许,一名男子于新马路国际酒店跃下自杀,刚巧跌在行经的5号巴士车顶,继而滑落马路并被巴士前轮辗过,当场身亡。
- 1965年3月,一辆行驶2号线的“布里斯托”L5G型巴士(车牌M-19-07),由南湾路转入新马路时,将一名站于门边的濠江中学图书室管理员许锡英先生抛出车外致死,原因是他伸手入裤袋取三毫子买票时,在巴士转弯时没有扶好,失去平衡由梯级碌出车外,头部着地导致伤重死亡,。后来,澳葡政府强制规定所有巴士必须装置掩闸,同时亦规定巴士不能再从新马路左转,必须直驶到殷皇子马路,至约翰四世马路方能左转 (后来逐渐废除此规定);而从南湾街也不能右转入新马路,必须在八角亭处右转约翰四世马路,右转殷皇子马路一段,才能进入新马路。
备注
[编辑]- ^ 左边车身并没有任何路线显示设备;车尾上方则预留小方形路线牌箱,但并没有安装牌布,后来翻髹时更被油漆封上。另外,M-10-47 (原M87), M-10-71 (即前M-27~M-29)等车牌,在更换车身前后曾经重新登记,福利拆除旧车身运到香港重建的一批底盘并无清楚记录所属车牌,所以后来挂上同一车牌的同型号巴士不一定属于原有底盘。
- ^ 2.0 2.1 晚上七时半前以泳棚为终点站,晚上七时半后则以港澳码头为终点站,其后最后数班车有时以回力场为终点站。
- ^ 3.0 3.1 3.2 3.3 下午五时半前以关闸为终点站,晚上五时半后则以台山为终点站。
- ^ L=下层座位、S=下层企位
- ^ 购自原澳门公共汽车公司,巴士原于1948年投入服务。另外,此批车早于1943年二战时期已开始使用,当时在英联邦成员国内行驶
- ^ (改装前)
- ^ 购自原澳门公共汽车公司,巴士原于1952年前投入服务。另外,此批车早于1930-1940年代二战时期已开始使用,当时在英联邦成员国内行驶。
- ^ (改装前)
- ^ 购自原澳门公共汽车公司,巴士原于1952年前投入服务。另外,此批车早于1930年代初二战时期已开始使用,当时在英联邦成员国内行驶。
- ^ 所有巴士原于1939-1950年投入服务。
- ^ 曾经重建车身的一批获短暂过渡至新福利,半驾驶舱车身的在1989年2月全面退役,而全驾驶舱新亚车身的则因当时其中一辆巴士于海傍总站狂喷黑烟,消防到场戒备,最后全数于1989年8月退役。
其中M-10-73及M-12-09改装为工程车,并获过渡至新福利服役至1990年代后期,且油上新福利车身色彩。当中,M-10-73车牌的前身则是另一部Commer货车改装,后再使用本车型进行改装。 - ^ 购自香港中华汽车有限公司,巴士原于1935年至1940年间投入服务。
- ^ 购自香港中华汽车有限公司,巴士原于1938年投入服务。
- ^ 约1970年售予氹仔公共汽车公司。
- ^ 福利于1962年至1963年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46年至1949年投入服务。
- ^ 原于1950年代后期于英国行驶。
- ^ 其中3辆售予路环利安巴士公司。
- ^ 福利于1969年至1974年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53年至1956年投入服务,部分投入行驶于Bristol电车公司。
- ^ 部分后来弃用前门并更改为L39+S12。
- ^ 大部分不带编号
- ^ 短暂过渡至新福利,CL在1989年8月退役;DL、EL在1990年8月退役
- ^ M-85-80(VK2) 市政署法定载客为60人
- ^ 短暂过渡至新福利,在1990年中退役。
- ^ 过渡至新福利并获编配为S车。
- ^ 后来改为L38+S19。
- ^ 过渡至新福利并获编配为S车。
- ^ U=上层座位、L=下层座位、S=下层企位。
- ^ 福利于1975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60年投入服务。
- ^ 市政厅法定总载客为88人[9]
- ^ 福利于1975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63年投入服务。
- ^ 后来更改为U37+L20+S15。
- ^ 福利于1975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56年投入服务。
- ^ 福利于1975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55年及1954年投入服务。
- ^ 此车为香港及澳门首部开篷巴士
- ^ 福利于1976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58年投入服务。
- ^ 市政厅法定载客为87人
- ^ 福利于1976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61年投入服务。
- ^ 市政厅法定载客为89人
- ^ 福利于1977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57年投入服务。
- ^ 市政厅法定载客不设企位,总载各为60人
- ^ 福利于1977年从英国引入,巴士原于1962年投入服务。
- ^ 巴士原于1977年在英国伦敦投入服务。
- ^ 后来其中一部利兰双层巴士,在1995年加装空调系统,在香港成为流动澳门旅游服务中心。
- ^ 如车队编号︰LD204,取自Bristol Lodekka LD5G。
- ^ 如最后一辆Bristol L5G巴士车队编号为L130,之后的首辆Bristol LS5G巴士的车队编号便紧接为LS131。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存档副本. [2008-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3). - 澳门巴士发展史
- ^ 伴你同行:福利·新福利. www.macaumemory.mo.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 【#當年今日】#福利 在 1974年 1月 18日雙層巴士試車 曾表明計劃 3路線使用雙層巴士. 澳门巴士/交通/天气资讯站 Macau Buses / Transport / Weather Information Station. [2024-01-22].
- ^ 福利巴士公司訂購一批新車改善公共交通. 市民日报. 1988-01-13.
- ^ 公共汽車一百載 - 澳門記憶. www.macaumemory.mo. [202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4).
- ^ "Motor Caravan Test: BMC J4 10/12 cwt with Canterbury Seeker conversion". Autocar. 127. nbr 3729: 36–37. 1 August 1967.
- ^ https://www.pinterest.pt/pin/514747432390545637/
- ^ 57801C - Austin J2 Public Light Bus - Hong Kong Model Co. www.orientalmodelbuses.co.uk.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0).
- ^ 澳门巴士/交通/天气资讯站 Macau Buses / Transport / Weather Information Station. 舊澳門雙層巴士介紹. 2020-05-18.
- ^ 澳門嚴重車禍 撞車一死一傷. 华侨日报第一张第四页. 1969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