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Uihim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Uihim!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Nigel 2014年7月15日 (二) 06:03 (UTC)[回复]

您好,我是此条目的创立者,想请问您为何一直删除其籍贯说法,不知是否我在资讯上有所疏失或缺漏?Koala0090留言2015年6月8日 (一) 15:40 (UTC)[回复]

“籍贯”和“祖籍”都是战后中国国民党内战失败,逃至台湾之后,为彻底实施去日本化再中国化的政策才产生的。请问,出生在清领时期的郑坤五何来“籍贯”,何来“祖籍”?

并没有这样的说法,“祖籍”通常是追认极遥远的祖先生长地,“籍贯”则是父亲与祖父的长居之地,“户籍”则是其本人现在登记于政府的居住地地址。郑坤五的父祖来自于福建省漳州府这件事情是有历史纪录的,甚至在其成长后仍有回到故乡。若仍有疑义,请至互助客栈讨论。Koala0090留言2015年6月9日 (二) 15:25 (UTC)[回复]

  • 按照祖籍的定义,祖籍是指一个家族族群共同认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长地。风鸣(留言) 2015年6月9日 (二) 15:58 (UTC)
  • 至于籍贯,以下摘录自百科条目原文:“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就是指其所从事之职业,如“盐户”(专门为政府煮制食盐的)、“军户”(专门为政府服兵役的)等。“贯”指一个人生长的所在,如“乡贯”、“里贯”。《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籍贯”合在一起,指一个人生长的地点(贯),与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太兴弟遥, ……迁冀州刺史。遥以诸胡先无籍贯,奸良莫辨,悉令造籍。”,也就是说,这两种用法皆是自古存。
  • 我在网路上找不到你所谓“日本化再中国化的政策”的存在,我倒想请问你那个泛政治化的结论又是哪里看到的?风鸣留言2015年6月9日 (二) 16:12 (UTC)[回复]

喔?可以给一些关于“祖籍的定义”的相关资料吗?文献,报告,论文etc?“祖籍”若是追认极遥远的祖先生长地,那我们的祖籍都在东非洲。 (笑) 是的,郑坤五的父祖自清国的福建省移民至台湾,乙末之后父亲带全家短暂回到原乡。我也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呢?因为这样就给郑坤五冠上籍贯,祖籍?诺,‘“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请问郑坤五对朝廷所负的徭役种类是哪种?‘“贯”指一个人生长的所在’,郑坤五童年经验在清国台湾,然后随家庭到清国福建,又回到日治台湾,请问他的生长地方是指? (父亲去世后,郑坤五又随母返台?为什么啊?为什么母亲想回台湾?为什么郑坤五愿意跟著回台?) 至于“日本化再中国化的政策”你在网路上找不到是一定的啦。这个就像“皇民化”政策一样,是对政治行动的概念性统称,翻遍日本总督府的文献也找不到“皇民化政策”。网路上找不到,就要去书里找啊!!

  • 这跟皇民化有有什么关系?照你讲,这是国民党创造出来的词,什么时候出现的你又给不出个所以然,既然你那么确定有,提供一下是哪一本书来的啊,东扯西扯,就是不给来源。祖籍的定义,两个条目都贴给你看了,条目内也都有来源。
  • 维基的核心原则很简单,维基百科:可供查证,不是你说有就是有的。要删可以,给出来源。风鸣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4:13 (UTC)[回复]

我没有说这跟皇民化有关系,我是说““日本化再中国化的政策”就像“皇民化”政策一样,是对政治行动的概念性统称”,请把我说的话读清楚。 至于你把条目贴出来,也不表示这种说法可以适用于郑坤五,我不是提问了吗,(父亲去世后,郑坤五又随母返台?为什么啊?为什么母亲想回台湾?为什么郑坤五愿意跟著回台?),“一个家族族群共同认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长地。”请问父母的认定不同,如何是一个家族共同认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长地? 你只能给出维基的条目,但是给不出文献,报告,论文,你就是不给来源。 现在这边谈祖籍/籍贯要摆在台湾史的脉络下思考,你要证据?那给你 - 你去找以前的身分证,有一个栏位较本籍,后来加添出生地栏位,最后才取消本籍栏。“本籍”栏位的产生本来就是中国国民党创造出来的;本籍栏的出现就是一个政治行动,在这样的框架下自然可以去追问你的祖籍在哪里;这样的政治行动当然就会有政治目的。 希望你熟悉历史事件以及给出适当的理解。

此外,该条目编辑者后面引用的来源是“鲲岛逸史研究”这本硕士论文,可是人家的论文里面根本没有写郑坤五的“祖籍”啊!以为人家都不读书的喔?该本论文刚好我手边有,编辑者乱引用,删!


你真的没念书,自己没看完论文,还敢以污蔑他人作为自己政治意图的护航。段落“幼年时期”写到:“携带年仅十一岁的独子郑坤五逃归祖籍福建漳州。”请停止破坏行为,乖。Koala0090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14:09 (UTC) 妈妈咪啊,拜托!!那是在讲郑坤五的老爸,是他老爸!他老爸!你是怎么了?请停止自以为是的行为,以自己的脑补为你自己都不清楚的政治意图护航?![回复]


不要难过,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你跟你爸的祖籍是一样的Koala0090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14:21 (UTC)[回复]

别搞笑,那要看我认同母系,还是父系,还是有别的选择。怎么了,脑袋迷糊了吗?

你真的很可爱,一开始问你说有没有哪里缺漏,你跟我扯国民党。人家要你讲这种说法的根据,你跳针跟我扯籍贯的定义。人家贴给你了,你跟人家说这不符合实证,那你的说法又符合实证了吗。补上了来源,你呛我没念书,我请你再看一次,你又跳针说他老爸。作者会没仔细强调是“父亲和他的祖籍福建漳州”,是因为相信你看得懂,我无奈地用简单的叙述来回应你,你又跳真的跟我说那要看他是父系还是母系。我先暂时不要求你去找中国自周代以来都是确定的父系社会,然后除非父亲下落不明,不然不会挂母亲的祖籍的证据,因为我知道那对你来说太难了

你先去找你第一种说法的证据(什么国民党之类的),我们再一步一步来,这才是因材施教的真谛。Koala0090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14:34 (UTC)[回复]

开始对我人身攻击了吗?啧啧。


你有脸这么说,我也不怪你,只能说这是我的不幸,遇到一个做贼的喊捉贼的编辑者。敬祝 编乖Koala0090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14:44 (UTC)[回复]

881

2015年6月[编辑]

 请留意维基百科的不要人身攻击方针。任何意见都应针对条目内容,而不是编辑者。涉及人身攻击的言论会对维基百科社群和其他参与者造成伤害,理性的讨论更有助于您的观点被社群接受。注意,持续进行人身攻击的编辑者会遭到封禁。请在编辑时保持冷静保持善意。谢谢!--广雅 范 2015年6月10日 (三) 14:31 (UTC)[回复]

由于滥用编辑权限,据维基百科的封禁方针回退不过三原则,您已被禁止24小时内编辑维基百科。在封禁结束后,我们依然欢迎您作出建设性的编辑。如果您对封禁的理由持有异议,请您通过发邮件的方式向封禁您的管理员或者其他管理员申诉。您也可以在您的用户讨论页加入{{封禁申诉}}并说明您申诉的理由或您的疑问。重新注册一个账户或者直接使用匿名身份在维基百科的页面申诉的做法,会被视为绕过封禁发言,可能导致您的封禁时间被延长。-广雅 范 2015年6月10日 (三) 14:47 (UTC)[回复]

2018年8月[编辑]

停止图标
如果您认为有合理的理由可获解封,请阅读封禁申诉指导,然后在讨论页上的封禁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lock|您的理由 ~~~~}}。若您重新注册账户使用匿名身份在讨论页申诉,会被视为绕过封禁发言,您用作申诉的账户亦会被封禁。 Lanwi1(留言) 2018年8月20日 (一) 17:55 (UTC)[回复]

此用户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员复检,申诉被拒绝。

请求复检的理由或相关提问:

您的理由2015年发生的事情,当时我已受过惩戒,此后并无再犯。请问你现在以什么理由封禁我?

注意:

  • 滥用此模板或申诉渠道的用户,可能被延长封禁或被禁止编辑其用户讨论页。
    • 由于技术原因,如果启用了“用户讨论页上的结构式讨论”功能的话,请将该请求放到讨论页主页面的“关于此版块”中,否则该请求无法显示在请求分类中让管理员留意到。
  • 如您希望与管理员就本次封禁作出讨论,请于本模板外展开。

管理员已对此封禁决定作出复检,并有以下结论:
经过检查,管理员决定拒绝其解封要求。其他管理员可再复检此用户的封禁,但在没有更好的理由前,请勿轻易推翻之前的决定。
  封禁理由为WP:ILLEGIT
  处理人:AT 2018年8月21日 (二) 13:27 (UTC)[回复]

此用户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员复检,申诉被接受。

请求复检的理由或相关提问:

您的理由 Uihim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06:31 (UTC)此帐户为我本人所注册,注册之后也只有我本人使用,虽非积极贡献者,但也并非魁儡帐户。[回复]

注意:

  • 滥用此模板或申诉渠道的用户,可能被延长封禁或被禁止编辑其用户讨论页。
    • 由于技术原因,如果启用了“用户讨论页上的结构式讨论”功能的话,请将该请求放到讨论页主页面的“关于此版块”中,否则该请求无法显示在请求分类中让管理员留意到。
  • 如您希望与管理员就本次封禁作出讨论,请于本模板外展开。

管理员已对此封禁决定作出复检,并有以下结论:
基于下列理由,本人决定接受这位用户的申诉,并予以解封或缩短其封禁期限。其他管理员可再复检此用户的封禁,但在没有更好的理由前,请勿轻易推翻之前的决定。
  由于CU结果为技术上不相关,故先解封。
  处理人:AT 2018年9月1日 (六) 14:59 (UTC)[回复]
@Lanwi1麻烦处理一下,我找不到相关的CU纪录。谢谢。—AT 2018年8月22日 (三) 12:30 (UTC)[回复]
@AT我本人根据编辑记录判定,未根据CU记录。--Lanwi1(留言) 2018年8月22日 (三) 15:06 (UTC)[回复]
@Lanwi1那是否有进一步行动?例如解封或提请CU?—AT 2018年8月22日 (三) 16:54 (UTC)[回复]
@AT我认为需要提请CU。--Lanwi1(留言) 2018年8月22日 (三) 19:08 (UTC)[回复]
@Lanwi1有请,谢谢。—AT 2018年8月23日 (四) 14:38 (UTC)[回复]

用户查核通知[编辑]

您好,一名用户对你的帐号提出了用户查核请求,因该用户怀疑您可能操作多个帐号,或者您的帐号由多人操作,有违反维基百科傀儡方针的嫌疑。若您认为判断有误,可在了解相关方针后,前往用户查核协助请求页面发表意见。
请注意:
  • 维基百科的社群非常重视善意的沟通。如果您的意见合理,或者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您违反了方针,那么请求将会被驳回,您不会受任何负面影响。
  • 用户查核会由可信用户透过技术资讯进行判断,并会严格遵守维基百科的隐私方针。如您与其他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共用同一电脑或网路,建议在用户页等位置简述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免产生误会。
  • 在维基百科,每一人只能操作一个帐号。我们不允许多人同时操作一个帐号,不允许一人同时操作多个帐号,亦不允许真人傀儡(例如请家人或朋友来支持自己)。若查核结果证明您确实违反了方针,您可能会被禁止编辑维基百科。
  • 如您已遭到封禁,您仍然有权利提出疑问或进行申诉。社群亦会对比较宽容地对待未意识到错误的新手及保证不会重犯的涉事者。
  • 如有任何疑问,您可以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到IRC聊天频道寻求协助。

祝编安。有什么要发言可以在次发言--@AT通知一下您。--Cohaf留言2018年8月29日 (三) 11:17 (UTC)[回复]

2019年4月[编辑]

您好,注意到您上传了File:基进党党徽.png的新版本。请务必同时更新图片描述页上的来源信息使其与新图片相符。来源信息应当详尽,如图片来自互联网,应给出包含该图片的网页链接。如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或制作,应提供具体获得和制作的方法。谢谢合作。--Wcam留言2019年4月30日 (二) 12:49 (UTC)[回复]

此党徽是台湾基进党的设计组所设计制作,并非网路图片,所以没有图片的来源连结。所谓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或制作,是指什么呢?我应当补充什么?

请补充文件File:台湾基进党党徽.jp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台湾基进党党徽.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尤其是来源或版权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详尽、准确的来源信息,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19年4月30日 (二) 13:4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