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折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纸鹤
折纸手枪
窗子上的纸星星,组合式折纸的例子

折纸(英语:Paper folding)是折或叠纸张艺术,把纸张折出各种特定的形状和花样,可能是一张纸的作品,也可能是二张以上纸张的作品。

折纸只需要透过折叠的技巧就可以创造出复杂精细的设计。折纸作品,一般而言是由正方形的纸张折成,有些折叠者也会使用非正方形的纸张,如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以至其他形状纸张,都能够用来制作折纸作品。

严格意义上讲,折纸时,必须使用一张完整的正方形纸,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切割、剪裁、撕开或用黏胶黏贴。

定义

[编辑]

在华文语境下,“折纸”一词的使用范围,包含了世界各个地方的文明存在的折纸艺术,可能指日本折纸,也可能指中国折纸。但由于日本折纸风靡全球,对世界折纸艺术的影响颇深。一般情况下,“折纸”一词常用来表示日本折纸,这一点与英语单词“Paper folding”的释义是相通的。

有关折纸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以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来划分,有中国折纸、日本折纸、欧洲折纸等;以1960年代的时间线为基准来划分,有传统折纸和现代折纸。

历史

[编辑]

有观点认为折纸源自中国[1]。但也有观点认为折纸源自日本和西班牙[2]。当然,还有观点认为折纸是世界各个地方的文明独立发展起来的[3] 。折纸在中国民间,常用金银纸折成莲座状作为祭祀用。现在也有用四色牌等素材作成各种立体作品[4]。折纸在欧洲,有认为是餐巾折叠的延续,也有认为其始于欧洲十六世纪的洗礼证书[3] [5] [6]。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也存在著传统的纸工艺,其中就有运用到了折叠的技法[7]。折纸在日本,始于平安时代的说法占据主流,但也有存疑的,认为其始于日本十四世纪的礼仪包装[3] 。目前,有关折纸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日本江户时代井原西鹤于《一昼夜独吟四千句》里的俳句“廬斉が夢の蝶はおりすえ[8] 。后来经日本折纸创作家吉泽章加以改良,使之创新。吉泽章开创了许多现代折纸技术,其中就包括湿折法[9],并与美国人山姆·兰德列特英语Sam Randlett发明了吉泽章-兰德列特图解折纸记号系统[10]

折纸美国(OrigamiUSA)的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温迪·蔡克纳(Wendy Zeichner),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并发表了自己对折纸历史的看法。他认为折纸的历史和纸张本身同样古老。并且,纸片形式的纸张是公元105年左右在中国发明的。要想折出鹤和青蛙等作品,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技术:凹折和凸折,它们是不同的对折方法。掌握了这两个技术,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11]

自196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诞生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折纸技巧和相关研究活动。为和各个文明曾经出现过的传统折纸相区别,故称其为“现代折纸”。现代折纸发源于日本,以组合式折纸和传统作品为基础,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折纸类型和设计方式。

纸张与其他材料

[编辑]
一些人会尝试折微型折纸模型

虽然几乎所有薄片状材料都可以折叠,但材料的选用会直接影响折叠的效果,以至模型的最终外型。

标准影印纸(70–90 g/m²)适用于简单的折叠,例如和水弹。较重的纸(100 g/m²或以上)适用于湿折。湿折法可替模型塑造较立体并能够持久的造形,因为湿水部分干后会变得坚硬。

特别的折纸用(英语称作“kami”,即日语“”)通常以预先包制的方形纸的形式售卖,各种尺寸由2.5至25厘米或更大不等。常见的折纸用纸是一面有色,一面白色的;不过,双面颜色或有图案的色纸亦见于市面,这些最适合双色作品。至于较轻或较薄的折纸用纸,则可适用更广的作品范围。

有衬铝箔纸,顾名思义,是一张与薄纸张胶合的金属薄片。

某些折纸爱好者也会自制所谓“合成纸”,也就是将铝箔与薄棉纸胶合起来使用。

折纸形式与技法

[编辑]
折纸作品《剑士》的展开图,只用了16x16方格便能折出头、手、脚、剑和盾。

于近几年,折纸基本技巧的运用除了传统的“伞形折法”以外,“蛇腹‧段折法”也被普遍运用。“蛇腹‧段折法”最成功的表现者应属日本之北条高史,其创作之折纸作品原创性极高,可惜后来其作品复杂度虽高,但创意显然不如北条氏,且形式逐渐僵化。

利用经纬排列的正方形格眼(格数多为2和3的倍数)及45度的转折,使许多折纸模型(造型)的实现可能性大幅度提高。

折纸的学习与研究涵盖数学的不同范畴。譬如,平面可折性的问题(一件起绉的形态能否折成二维模型)是重要的数学研究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纸张面上的所有点展现零高斯曲率,而仅仅沿零曲率的线条自然地折叠。但是,沿曲率不起折痕的纸张面,可透过湿纸张或手指实现,并不展现这限制。

硬式折纸的问题(“若用薄金属板取代纸张,而折线中有节点,我们能否仍旧折出模型?”)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举例,三浦公亮提出的硬式折叠──三浦折叠ミウラ折り)已应用于为太空人造卫星部署大型太阳电池板的阵列。

折纸书籍的作者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Lillian Oppenheimer. [1958] (1958). How to Make Origami The Japanese Art of Paper Folding. McDowell, Obolensky. ISBN 9781015108332
  2. ^ 棒棒糖童书馆绘编. [2015] (2015). 创意折纸大全.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 9787518015450
  3. ^ 3.0 3.1 3.2 羽鸟公士郎. 東西文化交流以前的摺紙歷史 (PDF). 折友会.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06) (中文(香港)). 
  4. ^ 洪新富. 《台灣民俗紙藝》. 台湾: 晨星出版社. 2003. ISBN 9789574555253 (中文(台湾)). 
  5. ^ Joan Sallas. "Gefaltete Schönheit." 2010.
  6. ^ Lister, David. «The pajarita». British origami. [29 Octo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7. ^ Florence Temko. [1996] (1996). Traditional Crafts from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Lerner Publishing Group. ISBN 9780822529354
  8. ^ 石井隆之. 「重なり志向」の日本文化 (PDF). 言语文化学会.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05). 
  9. ^ 關於濕摺法. 折友会.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中文(香港)). 
  10. ^ 李乡文主编. [2006] (2006). 中外艺术精粹 中国手工艺术. 吉林文史出版社. ISBN 9787807022480
  11. ^ KATHLEEN MASSARA. 摺紙的藝術. 纽约时报. 2019-12-11 [202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