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藤原北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藤原北家的家徽

藤原北家日本贵族藤原氏的一支,以藤原不比等次子藤原房前为始祖的家族,以房前宅邸在兄长藤原武智麻吕之北而得名。平安时代初期药子之乱(810年)以后,藤原冬嗣获得嵯峨天皇的青睐,子孙从藤原良房藤原基经开始,嫡流世代继承摄政关白藤氏长者,主导藤氏是定,橘氏衰微以后亦主宰橘氏是定。藤原氏全体的氏寺是兴福寺、氏社是春日大社

概述

[编辑]

北家是藤原四家里,后续发展在藤原不比等的三代后仍旧隆盛的一支。在平安时代初期,藤原冬嗣取得嵯峨天皇之信任出任管理朝廷文书的首任藏人头;原本有多位高官的南家式家,分别因伊予亲王之变、药子之变,而渐次被排除于枢机之外。其后藉著与天皇家的多重姻亲关系,以及垄断庄园累积的雄厚经济实力,在清和天皇藤原良房以天皇外祖父的身份任摄政;良房养子藤原基经宇多天皇时任关白,开始名副其实的摄关政治

摄关政治到了藤原道长的时代发展到极盛,他一共有三位女儿册为皇后,时人有“一家立三后”的叹语。然而在道长之后,继承的藤原赖通教通所入宫之女儿皆未顺利产下皇子,使得皇位继承权轮到与时任关白藤原赖通关系疏远的后三条天皇(其祖母与外祖母俱是藤原道长的女儿)身上。后三条天皇颁布限制设置庄园的命令,且自动退位,以太上天皇的身份,绕过传统上由摄关把持的朝廷,以影响朝政(惟此前宇多、圆融两代上皇亦曾有过);后三条之子白河天皇进一步确立使用院宣架空太政官院政型态,设立北面武士、利用新兴的伊势平氏来对抗以清和源氏武力为后盾的藤原北家摄关流。白河天皇有意图地利用自身的外戚家、北家旁支闲院流充实其后的几代天皇后宫,于是日本的中央公卿贵族构成又开始出现自9世纪末以来所未见的多元化,不再为摄关家所独占。

12世纪后期,武家政权在镰仓树立,历经保元之乱平治之乱源平合战承久之乱等影响皇位继承的京都大乱,武士的地位显著抬头、文官的影响力益衰,贵族世家远离了政治中枢。

在前期摄关时代(858—967年),藤原北家掌权的重要原因是与天皇家结亲,所谓的摄关家“嫡流”往往视谁能倚仗天皇外祖父(或舅父)的身份成为摄关而事后决定,即使自身成为摄关,也有可能因子孙无法延续与天皇的外戚关系而逐渐旁流化,例如藤原时平(未实际成为摄关)、藤原实赖藤原道隆等均如是;相对的藤原忠平为四男、藤原师辅为次男、藤原道长为五男,却因其本人或子孙在后宫政策上得胜,子孙得以世代继承摄关,为嫡流。因此形成平安时代早期藤原北家不以长子继承的表象。967年冷泉天皇即位以前的摄政关白不是常设职务,曾两次中断于藤原基经、藤原忠平死后。醍醐天皇到930年年幼即位的朱雀天皇(藤原忠平的妹妹稳子所生)之间,不设摄关。据载冷泉天皇(藤原安子所生)也许间歇性精神发作,藤原北家的公卿群体趁势将摄政关白的职位变为常设。

道长三女立为皇后的1018年之后,北家步入后宫政策的衰退期(后期摄关时代:967—1068年后三条天皇即位)。11世纪中后期,东国多次出现在地武士叛乱,地方局势不稳定。1107年鸟羽天皇即位时,首次确立不以外戚关系之有无,而以道长嫡系(藤原北家御堂流)继承摄关的传统。

在平安时代晚期,藤原忠通的三子分为近卫松殿九条三家。松殿家与平家交恶、随源义仲没落而失势,近卫家分出鹰司九条家分出二条一条。13世纪中期形成近卫鹰司九条二条一条五家轮换出任摄关的传统(西园寺公经是九条道家的岳父,经其斡旋,近卫兼经娶九条道家之女,两家和解,道家以摄关职务亲传兼经),合称五摄家

自五摄家分立,至明治维新废除摄关为止,除丰臣秀吉秀次以外,摄政关白的职位均由这五家所轮流担任。而其间其实有过藤原摄关家的断绝(丰臣家是赐姓取代藤原氏,世袭摄关职务。当时并不确定要归还——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是确定不归还。鹰司家于战国时代曾断绝数十年之久),近世又因德川家康分离武家官位,而得以恢复摄关家的传统。

系谱

[编辑]

北家本流

[编辑]

粗体字表示担任过藤氏長者之人[1]


  1. ^ 参照日文版“藤氏长者”条目日语藤氏長者
  2. ^ 源显房之女
  3. ^ 藤原伊通之女

利基流

[编辑]
藤原良门
利基高藤
(劝修寺流)
兼辅
雅正清正守正
为赖为长为时光舒善理
伊祐信经赖经惟规惟通紫式部为资资国
赖祐赖成赖信员职永相国仲
实范惟纲清纲盛纲永缘盛重
伊纲惟子隆时盛国有禅
清隆邦纲
光隆定隆重邦清邦基行辅子纲子
雅隆家隆
隆祐

小野宫流

[编辑]


  1. ^ 朱雀天皇女御
  2. ^ 村上天皇女御。
  3. ^ 圆融天皇中宫
  4. ^ 花山天皇女御。
  5. ^ 藤原赖通之子。
  6. ^ 后三条白河天皇典侍觉行法亲王之母。
  7. ^ 藤原实季之妻,公实苡子之母。

闲院流

[编辑]

中御门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