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攻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攻芸
駟業
 中華民國第3任財政部部長
任期
1949年3月30日—1949年6月25日
行政院院長何應欽
閻錫山
前任徐堪
繼任徐堪
個人資料
別名泗英
出生1900年
 大清福建
逝世1973年8月8日
 新加坡
死因急性血小板減少症
籍貫福建侯官縣(今閩侯縣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 福州鰲峰書院
  • 清華大學
  • 上海聖約翰大學肄業
  • 倫敦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哲學博士雙學位
專業經濟學、會計
經歷

劉攻芸(1900年—1973年8月8日),原名駟業,別名泗英。福建侯官縣(今閩侯縣)人。中華民國經濟、政治人物,1949年國府遷台之際,曾短暫的擔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

學歷[編輯]

陳寶琛的外甥。幼年就讀於福州鰲峰書院。入清華大學,後又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但肄業。於1919年赴美利堅留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於1924年獲得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和哲學博士雙學位。

1949年1月,俞鴻鈞隨蔣介石的下野而下臺,央行總裁一職由劉攻芸暫代,蔣介石下令機要祕書周宏濤赴上海會見劉攻芸,傳達蔣欲將偷運黃金至台灣。劉攻芸不同意,故意拖延。[1]蔣介石只好瞞過劉攻芸,將大量的黃金、美鈔偷運到台灣。[2]劉攻芸離職時撥給李宗仁30萬美金作為開支,「為此,劉攻芸丟了官,還挨蔣介石大罵一頓」。[3]李宗仁在《李宗仁回憶錄》曾寫道,「劉(劉攻芸)和翁(翁文灝)都得到了我最大的尊敬,因為在那個時期沒有人想捲入政界,完全是愛國心使他們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顧個人的利益。」在解放大軍渡江前夕,劉攻芸經廣州赴台灣,因不受蔣介石重用,後去香港。

1950年,舉家遷居新加坡。曾於新加坡擔任新加坡華僑銀行顧問及華僑保險公司董事經理等職。晚年替朋友作保而大量負債,曾前往馬來西亞經營開礦事業,但因缺乏資金,事業並不順利。1973年7月因急性血小板減少症住院,有晚輩前去探望,問他為什麼不留在台灣發展,他回答說「他們不要我」。[4]同年8月8日,於新加坡去世。

生平[編輯]

學術
政壇
  • 1929年,出任中國銀行總會計,期內曾主持該行帳冊更新。
  • 1935年,中央信託局成立,出任副局長。
  • 1937年,出任郵政總局副局長、郵政儲金匯業局局長,期內創辦了華僑匯款業務,使郵匯局受到銀行界的矚目。
  • 1943年,國民黨中央委員。
  • 抗戰期間,曾擔任重慶國民政府產業處理局局長、中央信託局局長等職。
  • 抗日勝利後,他還擔任中國銀行及交通銀行監察,大中國茶葉公司、中國農民銀行及中央合作金庫等處董事。
  • 1947年,中央銀行副總裁兼業務局局長。
  • 1949年,中央銀行總裁。
  • 1949年,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
  • 1949年,解放大軍渡江前夕,經廣州赴台灣,後去香港。
  • 1950年,舉家遷居新加坡。曾於新加坡擔任新加坡華僑銀行顧問及華僑保險公司董事經理等職。
  • 1973年8月8日於新加坡去世。

注釋[編輯]

  1. ^ 蔣介石《事略稿本》一月二十七日記「接見林祟鏞局長,商談中央銀行現金運送廈門辦法。公聞劉攻芸總裁對此事進行,面有難色,殊為駭異,喟然曰:『世人能明理識義,始終如一者,誠難得也。』」
  2. ^ 章君谷《俞鴻鈞傳》記:「2月14日,李宗仁連下了兩道命令:「令行政院自廣州遷回南京辦公」,行政院長孫科託病,置之不理。再嚴令中央銀行總裁劉攻芸,「不得將中央銀行存金運到他處」。劉攻芸也沒有答覆,因為他知道中央銀行絕大部分庫存黃金早就給俞鴻鈞運到台灣去了。而且俞鴻鈞是他的老上司,即使再要把剩下的黃金一併運台,劉攻芸也無法拒絕。」
  3. ^ 《張發奎上將回憶錄》
  4. ^ 吳興鏞:《黃金往事:一九四九民國人與內戰黃金終結篇》,頁129

參考書目[編輯]

  • 吳興鏞 (Wu Sing-yung):《黃金往事:一九四九民國人與內戰黃金終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