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斯·特朗斯特羅默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Tomas Tranströmer | |
---|---|
出生 | 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 1931年4月15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
逝世 | 2015年3月26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 (83歲)
職業 | 詩人 |
國籍 | 瑞典 |
創作時期 | 1958年至1996年 |
獎項 | 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 |
配偶 | 莫妮卡·特朗斯特羅姆 |
托馬斯·約斯塔·特朗斯特羅姆(瑞典語: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當今瑞典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也是一個心理學家和翻譯家。他著有詩集十餘卷,並曾被翻譯成三十多國的文字,特別是荷蘭語、英語和匈牙利語。特朗斯特羅姆於195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17首詩》,在瑞典詩壇引起轟動,成為20世紀五十年代瑞典詩壇上的一大亮點,成名以後陸續出版了詩集《途中的秘密》(1958)、《半完成的天空》(1962)、《音色與足跡》(1966)、《看見黑暗》(1970)、《小路》(1973)、《真理的障礙》(1978)及《野蠻的廣場》(1983)、《為生者與死者》(1989)、《哀傷貢多拉》(1996)等,獲得了多項國際及瑞典國內的文學類獎項,頗有國際影響。
特朗斯特羅姆曾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2011年終於獲獎,理由是「因為經過他那簡練、透通的意象,讓我們用嶄新的方式來體驗現實世界」[1]。
生平
[編輯]特朗斯特羅姆的父親是一位記者,母親是一位教師,兩人離婚後他隨母親長大[2][3]。一開始他想成為自然科學家或考古學家。中學畢業後他在斯德哥爾摩大學學心理學,1956年他畢業。此後四年中他留校研究歷史、宗教和文學[2]。後來他轉到一個青少年拘留所做心理學家。
1965年他與夫人和孩子一起搬到斯德哥爾摩以西40千米處的小城韋斯特羅斯,並一直居住至今。此後,他獲得了很高的聲譽,以至於1997年當地政府建立了一個以他命名的特朗斯特羅姆文學獎。1980年特朗斯特羅姆退休,此前他在瑞典國家勞工部做工作方面的心理學家。
1954年特朗斯特羅姆首次發表了他的《17首詩》(17 dikter)。在這些詩中他還試寫過白體詩,但後來他更喜歡自由詩。此後他於1958年和1966年又發表了兩部書,在這兩部書中他描寫了到西班牙、巴爾幹半島、非洲和美國旅遊的經歷。音樂在他的詩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他對愛德華·格里格的描寫,或者他寫訪問博物館的詩,比如《一個貝寧男人》是他看了維也納民族藝術博物館非洲藝術部分後的感受。
特朗斯特羅姆與美國詩人羅伯特·勃萊是好友,兩人互相翻譯對方的作品,並將對方的作品收錄到自己的書裡。
1990年特朗斯特羅姆患腦溢血使他的語言功能受到阻礙,但此後他又恢復過來了。1996年他發表的《哀傷貢多拉》(Sorgegondolen)尤其富有藝術性。特朗斯特羅姆也是一位業餘音樂家,他會彈風琴和鋼琴。他最後的詩集《巨大的謎》(Den stora gåtan)於2004年發表,內容有關死亡、其預兆和經驗。
評價與影響
[編輯]特朗斯特羅姆是公認的歐洲重要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詩人。[4]「詩人把自己耳聞目睹的一切——風、雨、日、月、天、地、人,通過個人文學與哲學的推動力及社會體驗,熔鑄成一個個獨立的整體——詩歌。」 而被稱為:「歐洲詩壇最傑出的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大詩人。」1984年,《美國詩評》為托馬斯·特蘭斯特羅默評定詩壇級別,最終結果是: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是歐洲繼波蘭米沃什(Milose)、蘇聯布羅茨基(Brodsky)、愛爾蘭希尼(Heaney)、意大利蒙塔萊(Montale)後,其中一位佼佼者。[4]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非常緊密,他使用很少的字來表達非常強烈的感情。他使用許多聯想的手段。由於他用詞非常少,他在50年代就已經達到了日本俳句的要求。在這裡詞不是詩的組成部分,而是音節。
在結構上特朗斯特羅姆從一開始就使用大膽的比喻,自由的節奏和古詩的結構。他的用語比較溫和,不強硬,他的風格簡單,但節奏性非常強,通過令人意外的詩句和聯想非常吸引人。
在內容上特朗斯特羅姆很少描寫自然景象或抽象的哲學思考,他一般描寫對日常生活的反想。在這裡他既不描寫對媒介報道的世界大事,也不描寫內心的衝突,他集中在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瞬間。德國電台評論他的詩「充滿了味道、顏色、振動和雜音」。
從文學史的觀點上來看他與保爾·瓦萊里的「純詩」相近。他有點「為藝術而藝術」的味道,但超出了純粹的完美主義,而是「心理地、邏輯地自問」。他的詩無法規入一個流派。
榮譽
[編輯]托馬斯獲得的一些主要榮譽如下:
- 1966:貝爾曼獎(Bellmanpriset) (瑞典)
- 1981:Petrarca-Preis (德國)
- 1990: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 (美國)
- 1990:北歐理事會文學獎(北歐地區)
- 1991:瑞典學院北歐獎 (瑞典)
- 1992:霍斯特·比內克詩歌獎 (德國)
- 1996:Augustpriset, for Sorgegondolen (瑞典)
- 2003:Struga Poetry Evenings Golden Wreath (馬其頓)
- 2007:The Griffin Trust, 終身成就獎 (Griffin Poetry Prize) (加拿大)
- 2011: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
作品
[編輯]詩歌
[編輯]- 《17首詩》(17 dikter, 1954)
- 《途中的秘密》(Hemligheter på vägen, 1958)
- 《半完成的天空》(Den halvfärdiga himlen, 1962)
- 《音色與足跡》(Klanger och spår, 1966)
- 《看見黑暗》(Mörkerseende, 1970)
- 《小路》(Stigar, 1973)
- 《波羅的海》(Östersjöar, 1974)
- 《真理的障礙》(Sanningsbarriären, 1978)
- 《野蠻的廣場》(Det vilda torget, 1983)
- 《為生者和死者》(För levande och döda, 1989)
- 《哀傷貢多拉》(Sorgegondolen, 1996)
- 《監獄》(Fängelse, 2001)
- 《巨大的謎》(Den stora gåtan, 2004)
回憶錄
[編輯]- 《記憶看見我》(Minnena ser mig, 1993)
參考資料
[編輯]- ^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1. Nobelprize.org. 2011-10-06 [201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英語).
- ^ 2.0 2.1 Swedish poet Tomas Transtromer wins Nobel literature prize for ‘condensed, translucent’ works. Associated Press. 6 October 2011 [6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3).
- ^ Lea, Richard; Flood, Alison.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goes to Tomas Tranströmer. The Guardian. 6 October 2011 [6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7).
- ^ 4.0 4.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山光云影的沉思默想》. 梁嘉芪. 聯合早報網. [2011年10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20日)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