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恰慈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I·A·瑞恰慈
攝於約1930年
出生Ivor Armstrong Richards
(1893-02-26)1893年2月26日
 英國柴郡桑德巴奇
逝世1979年9月7日(1979歲—09—07)(86歲)
 英國劍橋
國籍 英國
母校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
配偶Dorothy Pilley Richards

艾弗·阿姆斯特朗·瑞恰慈(英語: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年2月26日—1979年9月7日),英國文學批評家、詩人、英語教育家。他是新批評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基本英語運動的主要傳播者。

生平[編輯]

瑞恰慈出生於英國柴郡桑德巴奇。他於1911年起就讀於劍橋大學,1915年獲倫理學學士學位。1918年劍橋大學英語學院成立,他是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他開始在劍橋開舉辦文學講座,由此走上文學批評之路。1922年至1929年間,瑞恰慈為劍橋大學英語與倫理學講師。1929年他前往中國,任教於清華大學燕京大學。1931年起,任美國哈佛大學英語教授。1961年退休後,他開始創作詩歌與戲劇。1973年返回英國劍橋居住。1979年他因病提前結束了在中國的訪問回到英國後於9月7日去世,終年86歲。[1][2]

瑞恰慈將語義學心理學哲學等引入文學批評理論。其代表作包括《意義的意義》(The Meaning of Meaning,1923年與查爾斯·凱·奧格登合著)、《文學批評原理》(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1924年)、《科學與詩》(Science and Poetry,1926年)、《實用批評》(Practical Criticism,1929年)、《修辭哲學》(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1936年)等,對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理論有着深遠影響,被譽為「現代批評理論之父」。[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容新芳. 《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 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 商務印書館. 2012. 
  2. ^ 2.0 2.1 王守仁. 《英国文学批评史》.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