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鍾希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鍾希顏(16世紀—1638年),心卓北直隸廣平府清河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鍾希顏在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中舉人[2]天啟二年(1622年)成進士,戶部觀政,本年授山西大同知縣,改任保定府學教授,六年升南國子監學正。崇禎元年(1628年)升戶部主事,升陝西司郎中,延寧管糧,三年丁憂。六年起補戶部浙江司郎中[3],七年陞為山西冀北道右參議,在大旱時祈禱求雨,要求下屬不得屠宰,自己和家人齋戒和步禱,大雨隨後降下。後來他以直言忤逆權臣,辭官回鄉,崇禎十一年(1638年)遇上流賊攻陷城池,他罵賊不屈而死[1][4]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民國《清河縣志·卷十一·人物誌中》:鍾希顏,字心卓,進士。剛方正直,取與不苟,由戶部郎中升山西冀北道參議;亢旱禱雨,檄屬邑禁屠沽,身先齋素,家人無敢動葷者,虔誠步禱,大雨隨降。直道忤時,遂掛冠歸,崇禎十一年遇亂城陷,罵賊不屈死之。
  2. ^ 民國《清河縣志·卷十·人物誌上》:(萬曆)三十四年丙午(舉人) 鍾希顏
  3. ^ 《天啓二年壬戌科進士履歷》:鍾希顏,心卓,詩一房,戊子正月十三日生。清河人,丙午一百二十七名,會一百九十三名,三甲五十四名。戶部政,本年授山西大同知縣,改教,補保定府授,丙寅升南國子監學正,戊辰升戶部主事,升陝西司郎中,延寧管糧,庚午丁憂,癸酉除浙江司郎中,甲戌升山西右參議,乙亥致仕。
  4. ^ 《廣平府志》:鍾希顏,字心卓,清河進士,歷任戶部郎中、山西參議,忤時歸里。布衣徒行,蕭然四壁。崇禎中,城破死。時同邑王茂遠,貢生知縣,里居,同及於難。
  • 民國《清河縣志》·卷十·人物誌上
  • 民國《清河縣志》·卷十一·人物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