閶門
閶門遺址 | |
---|---|
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蘇州市姑蘇區 |
座標 | 31°19′01″N 120°36′02″E / 31.31704°N 120.60065°E |
分類 | 古建築 |
認定時間 | 1998年11月24日 |
閶門,俗稱吳門,原是吳中(蘇州)西北面的一個城門,特別以附近一帶曾經繁華蓋世的商業區著稱。
閶門本身
[編輯]閶門始建於春秋時期,是闔閭大城的八門之一。以傳說天門中的閶闔得名。
前506年,這裡是孫武、伍子胥等率吳軍伐楚的出發地和凱旋地。從此閶門亦號破楚門。
明清時期,閶門是帶有瓮城的水陸城門。陸城門東西兩道城門,還有南、北兩個童梓門。門外有吊橋,門內就是閶門大街(今西中市)。南童梓門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門通北碼頭。水城門在陸城門以北,跨下塘街河。門外有聚龍橋。
1934年閶門仿金門(蘇州另一城門)改建羅馬式城門,三個門洞,中為車行道,兩側人行道。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閶門被拆除,城磚用於建造大煉鋼鐵的土高爐。2006年,蘇州市人民政府重建了古閶門,恢復其昔日風貌。
繁華蓋世的商業區
[編輯]閶門享有盛名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明清時期這一帶曾經是全中國最繁盛的商業街區。
包括城外呈放射狀的南濠街(今南浩街)、上塘街和山塘街,以及城內的閶門大街(今西中市)。與這些街道平行,又有外城河、內城河、上塘河(京杭大運河古河道)、山塘河(通往虎丘)、中市河分別從五個方向匯聚於此。清代乾隆年間的名畫《姑蘇繁華圖》表現了當時閶門至楓橋的十里長街,萬商雲集的盛況。當時這裡各種店鋪多達數萬家,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各省會館紛列期間。清朝的孫嘉淦在《南遊記》裡這樣描述閶門:「居貨山積,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燦若雲錦。」《紅樓夢》開篇就說「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明代唐寅的詩作《閶門即事》寫道:「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閶門也因此成為當時蘇州的代名詞。
移民
[編輯]在明初的洪武趕散事件中,蘇南人口曾大規模遷徙至蘇北,現在蘇北人的家譜多記載其祖籍來自蘇州閶門。
1860年5月,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攻打蘇州。江蘇巡撫徐有壬和總兵馬德昭接連頒布三道命令,燒毀城外商業區,以鞏固城防:「首令民裝裹,次令遷徙,三令縱火」。於是曾經繁華蓋世的閶門商業區,直到楓橋寒山寺,轉眼之間化為灰燼,數十萬蘇州市民逃往上海租界。時人曾作《姑蘇哀》:「清軍十萬倉皇來,三日城門閉不開。撫軍下令燒民屋,城外萬戶成寒灰。健兒應募盡反顏,棄甲堆積如丘山。」
此後,太平天國重新蓋造房屋,但是僅僅恢復了山塘街,使之成為蘇州城門外唯一的商業街[1]。
清朝收復蘇州後,蘇州的經濟中心地位已經為上海所取代,所以閶門商業區只有小規模的恢復,其地位甚至不及城內的觀前街。
參考文獻
[編輯]- ^ 柯悟遲:《漏網喁魚集》,中華書局 1997年,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