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是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西閶門外5公里的楓橋鎮的一個佛寺,坐東朝西,門對古運河。
寒山寺相傳始建於六朝時期的梁武帝天監年間(502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從天台山來此作住持,遂改名寒山寺。
寒山寺因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聞名中外。宋朝太平興國初年,節度使孫承祐建七層浮屠[1]。嘉祐中改“普明禪院”。紹興四年僧法迁重建。明朝洪武、永乐、嘉靖、万历各帝都重修寒山寺。嘉靖年间,僧本寂铸大铜鐘和鐘楼。[2]。
清道光年間,寒山寺發生全寺僧侶香客140多人為方丈祝壽時誤食毒菇死亡的意外,以至香火一度中斷,直到數年後方得重建[3]。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寺内佛像、法器、殿阁受损,寺藏文物被查抄,寒山寺基本上只剩下一个空壳,墙垣倾倒,佛殿损坏,游人香客绝迹[4][5]。 寒山寺一度成为红卫兵的司令部,成了关押老干部的集中营、造反派刑讯逼供之场所,甚至有被拷打至死者[4][5]。性空长老事先采取保护措施,使碑刻、藏经、罗汉等得以保存,1968年性空被迫下放昆山农村劳动,1970年空寺由市文管会代管[4][5][6][7]。1978年起,经整修后恢复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后寺院不断进行翻建、扩建、整修,1980年寒山寺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4][5]。
據日本帝室博物館(今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股野琢在1908年記載於《葦杭遊記》的說法,寒山寺的唐鐘疑似在八國聯軍時被匪徒掠奪,被日本人大隈伯輾轉賣到日本,後遭富山縣某不識貨的寺院熔鑄新鐘。1905年江蘇巡撫陳夔龍向日方索討,調查後發現無鐘可還的日方只好含糊其詞,於翌年鑄新鐘相抵。[需要較佳来源][8]
寒山寺現有两口百年老鐘, 一为陳夔龍主導制造的大鐘,另一为1906年日本制造的殿鐘,镌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铭文。2007年,寒山寺設置了在武汉铸造的一口108吨新铜鐘,铜钟高8.5米,口径5.2米,鐘面镌“古寒山寺”四个大字和《妙法莲华经》经文。[9]另有鐘樓,目前開放給參觀民眾體驗昔日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惆悵悽涼之感。
因其寺的聞名,甚至在中日戰爭當時,李香蘭在自己出演的「支那之夜」裡的歌曲「蘇州夜曲」中的歌詞「鐘が鳴ります/寒山寺(響起的鐘聲迴盪著/寒山寺)」亦有提及。
|
---|
2015年苏州市政府开始制定《苏州园林名录》,截至2018年,共有108个园林在册。 | 第一批 33座 | |
---|
第二批 26座 | |
---|
第三批 31座 | |
---|
第四批 18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