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動員令/第十次動員令/存檔/4月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問:今年(2012年)第十次動員令有任何討論嗎???

想了解今年(第十次動員令)的主持人、籌備活動,感覺沒甚麼動靜!!!!--B2322858留言2012年4月22日 (日) 01:23 (UTC)

暫時沒有任何討論,也許該開始準備?-HW 2012年4月22日 (日) 04:38 (UTC)
假期舉辦或許好些?--鐵鐵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4月22日 (日) 05:26 (UTC)
舉辦的負面效果感覺越來越高,例如為了趕在動員令期間衝一些榮譽,審查中常起爭執,對於條目的改善意見極不友善;又例如在動員令期間造成DYK大塞車,而能量釋放完後條目增長停滯;再例如短暫活動只衝出很多個人作業式的DYK,集體協力提升的效果有限。
我認為社群應該停止把精力跟空間耗費在這種短期的興奮劑上面,反而應該把精神花在長期的、常設的、合作的機制上,例如討論如何把專題小組組織化。--Reke留言2012年4月22日 (日) 07:44 (UTC)
很明顯的,我們必須換個方式,不然第八次和第九次勞民傷財的情形將會重演。該是把專題提升計畫動員令進行整合的時候了。-- 喵虎 TigerK-POP 2012年4月22日 (日) 09:27 (UTC)
同意!!了解了!!!!!!!!不過最近專題提升計劃的主持人大多沒續辦了,有點困擾--B2322858留言2012年4月22日 (日) 13:25 (UTC)
近兩次動員令十分擾民,DYK短時間內堆積大量投票,還是各自為政比較好--Dragoon16c留言2012年4月22日 (日) 17:28 (UTC)
為了中文維基早日超越瑞典文維基,我覺得動員令還是有必要的。如果大家不嫌棄,我願意做此次動員令的發起人和主持人。對於上面提出的負面效果,主要是dyk塞車,我覺得可以修改計分方式解決,具體說來就是dyk不加分,只要符合dyk標準,就算不參加dyk展示也可得分,當然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評審小組進行核對。相對的,對於優良和特色條目的加分幅度可以增加,確保動員令期間保量又保質。另外,為了免於爭執,完全公平,我建議這次動員令只設大動員令,不設中、小動員令,一視同仁。放在假期舉辦應該沒什麼異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2012年4月23日 (一) 02:15 (UTC)
純數字上的超越又有何意思,80%條目內容都十分空泛--Dragoon16c留言2012年4月23日 (一) 09:07 (UTC)
問題就是有人像我一樣又不願意建立條目,又不願意寫條目……--鐵鐵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4月23日 (一) 09:14 (UTC)

中文維基想要超越他人,應該要靠擴大書寫者的陣容,而不是榨乾現有人手的能量。我嫌棄動員令的點並不止於DYK塞車,同時還包括「審查中常起爭執,對於條目的改善意見極不友善」、「能量釋放完後條目增長停滯」、「短暫活動只衝出很多個人作業式的DYK,集體協力提升的效果有限」。單純修改計分方式並不能夠阻止使用者為了拿不到積分而對嚴格的審核者施與壓力;不能夠改善大家為了確保自己得分而傾向單打獨鬥。我建議停止這類有計分、競賽意味的行為,別讓功利思想主導寫條目的動力。--Reke留言2012年4月23日 (一) 11:59 (UTC)

DYK的功利化實際上給新人是一個很負面的影響,建議換個方式去做。--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留言2012年4月23日 (一) 15:11 (UTC)
擴大編寫者陣容固然應該,卻不是在維基編寫就能做到的,而要依靠宣傳,招攬人才,我在下面建議設立官方微博就是方法之一。成立審查小組和dyk不加分的方式想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上面提出的負面效應。如果有人因為拿不到分而對審核者施壓,那也太無趣了。維基本來就只有精神激勵機制,功利不到哪裡去,這點不必擔心。——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2年4月24日 (二) 05:00 (UTC)
「如果有人因為拿不到分而對審核者施壓,那也太無趣了。」我老實說真的有如此無趣之人,即使DYK不加分只加優特也一樣。上一回就發生過優良條目審查時,我看到一個候選條目翻譯品質不佳,不但分項指出其中用語有哪些問題,並且還主動協助了幾個段落的潤飾;即便我努力做到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以及主動協助,然而作者仍在後續點名我是在羞辱他,發表幾句「就算修正也趕不上動員令結算」的怨言,而後就心灰意懶不再維護條目了。
有期限、有分數制的存在就會引發這樣的現象一再發生,編輯條目變成有分數我才寫,拿不到分數的工作(例如把參考資料格式都wikify)不願做、來不及拿分數的維護就不想動手。這樣你說「功利不到哪裡去,這點不必擔心」,實有些昧於事實了。我不希望再有編者一時興起,然後敗興而去。
還有不要一直忽略「能量釋放完後條目增長停滯」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並不是DYK不算分就可以解決的。如果看不懂我在說什麼,那我用個比喻:動員令就好像給一個很累的人打興奮劑一樣,一時之間讓他好像精力旺盛、疲勞都沒了,但是藥效一過之後只會讓此人精神更差。動員令讓條目成長增加的幅度若抵銷不了結束後成長衰減的情況,長期看來甚至作用是負向的。還沒把新血拐到手,先把舊人累死了。--Reke留言2012年4月24日 (二) 13:56 (UTC)
如此無趣之人就不要理他,他走了反而是維基之福。維護的話在本次動員令中可設一專門小組(非小動員令),得分和普通動員令相當。至於「打興奮劑」的比喻,言重了吧?動員令放在假期舉辦正是因為很多維基人有空多寫一些,是給他們一個多寫條目的鼓勵機制,其他時候就算沒辦動員令,增長一樣緩慢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2年4月25日 (三) 07:30 (UTC)
不要我說這個太多人搶,你就改成不給分;我說那個沒有人做,你就弄個給分機制。這樣依舊功利化,只是主持人拿著給分規則,像指揮棒在那裡點「寫這個」、「寫那個」而已。動員令在結束之後一段時間條目增長會比平日更加低落,這件事我印象在上回動員令後有被發現,並不是我刻意言重,而是它已經發生了。最後,有時無趣之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制度誘使的,我並不認為該維基人的離開是維基之福,而是辦理活動時一定要謹慎顧慮的。如果對動員令的想像一直都守著「給分數、比賽」的成份在裡面,不如不要辦。倘若要辦,累計分數的行為一定要拿掉,動員令的平臺不再是主持人搞審核這種繁瑣步驟的場域。假使沒有突破性的思考,應該停下腳步等社群有更具創意的方式出臺。--Reke留言2012年4月25日 (三) 11:15 (UTC)
希望能夠在夏季以都有動員令好讓有寒假的人都有權參加。--Flame 歡迎泡茶 2012年4月23日 (一) 15:06 (UTC)
不如讓動員令常態化。畢竟寒假較短,而且要過年,先讓暑期動員令常態化再考慮寒假的動員令舉辦問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2年4月24日 (二) 05:00 (UTC)
其實我認為DYK倒是不應該加分,因為本身DYK就不是質量的象徵。而且事實上現在的DYK很多也就是小條目水平,連初級都達不到。--鐵鐵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4月24日 (二) 04:25 (UTC)
我的意思就是dyk不加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2年4月24日 (二) 05:00 (UTC)
(:)回應你們的提議只是換湯不換藥。再這樣搞下去的話,動員令隨時變洞房令。因為只有越來越多條目被中出,假如沒有動員令,應該可以平衡發展。--58.152.10.236留言2012年4月24日 (二) 10:28 (UTC)
辦動員令沒意見,但不要折騰整個社群就好了(現在動員令的感覺貌似好像整個社群都在為之投入似的)。而且這種競賽性質的又不必非要動員令這種形式,也可以換一種方式。甚至可以同時好幾種條目競賽一起辦都行,甚或帶一些物質獎勵都未嘗不可(只要有人、機構願意無償資助)。只要有人願意去做,去負責,總比不做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4月25日 (三) 03:28 (UTC)
初衷肯定不是折騰整個社群,但偏偏整個社群自發投入了,正好說明動員令影響巨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2年4月25日 (三) 07:30 (UTC)
我是看着滾動條來的……相比之下,上海雙周聚會冷清多了……燃玉留言2012年7月3日 (二) 01:36 (UTC)
上面有人說到爭分數,我正好來吐槽一下。2010年大英博物館面向所有語言維基百科的100歐元英鎊獎金的條目競賽,貌似也沒看到有中文版用戶去參與。虛擬的分數這麼努力去爭,真實的金錢卻無人理睬。還真是視金錢如糞土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4月25日 (三) 03:43 (UTC)
你不早說。--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留言2012年4月25日 (三) 03:54 (UTC)
你不早說+1 --鐵鐵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4月25日 (三) 06:41 (UTC)
如果我當時不在當兵,肯定會去「揭皇榜」。——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2年4月25日 (三) 07:30 (UTC)
有關第十屆動員令,建議先確認大方向(是否有大中小動員令,dyk條目是否額外處理),並確認主持人(或評審小組)的人手充夠--Wolfch (留言) 2012年4月25日 (三) 04:10 (UTC)
@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我記得當時有在中文這邊說過吧,只是沒人理睬。這個討論直接去Wikipedia talk:動員令討論就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4月25日 (三) 06:40 (UTC)
證實此消息有人發過。--達師218372 2012年4月25日 (三) 08:00 (UTC)
(!)意見:這是在下個人的淺見,首先因為動員令便是其具有比賽的性質才更讓人想要參與,要不然其實其他的想法並無法讓人有更多投入的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修改規則的方式或許會更好……而在規則方面,個人認為應該要保留DYK的加分性質,因為許多人或許可能只想提名到DYK,又或者是條目的發展能力也僅於止,同時也要考慮到這些條目或許真的是他人以後編輯的基礎;同時在下認為應該將特色條目、優良條目、特色列表的評選視為可能的好條目之增加,而不是只是作為條目質量的憑據,因此在這裡大膽建議藉由大幅降低分數的方式以避免有前面所提到的抱怨他人審查意見的出現。不過取而代之的是參考條目比賽的模式建立獨立的評審小組(所謂的「獨立」當然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中立,例如在動員令期間不會提交自己的條目參選、在維基百科各個領域之中都有一定地位(?)等等),而透過評審小組所決定的分數來給予付出辛勞的編輯者更多的分數。例如有人提名DYK通過給予1分、提名優良條目給予10分、提名特色條目給予20分,但是評審小組可能最高決定的分數可以達到75分等。當然這個方案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哪裡來找到一個大家認為中立的維基人(我覺得中立閣下可能覺得不中立、前面大家覺得可以很中立後面評審時又開始互相懷疑)、擔任評審的人真的會願意花時間仔細審核每個條目(例如假如在這個方案中我要提名的話,可能就會找一大堆人報名評審的時候來提名)、分數與編輯者的辛勞是否真的能因此正比呈現(例如我花一個禮拜編輯、長達500,000位元組的條目分數,隨便就被另一人以同樣的時間但極多的DYK條目分數比過)、又或者是每個方案提出來其背後一定有找不到的漏洞等等,甚至還是有可能不可避免的在後面出現疲勞期的情況(這……真的可能是無解)。條目數量跟條目質量彼此之間真的很難妥協,而在下便擅自先在此提出個人的意見提供各為參考。--KOKUYO留言2012年4月25日 (三) 15:37 (UTC)
分項回應
  1. 「動員令便是其具有比賽的性質才更讓人想要參與,要不然其實其他的想法並無法讓人有更多投入的動力」:其實花腦子去想也可以有。例如「門檻制」,也就是說不計算最後總分排名,只要分數累積到一個門檻就給你獎章,這樣子就沒有競賽問題,而門檻適中的話「輕質多量」「重質少量」皆可以通過門檻。甚至評審未通過的話,後續的維護增修仍可持續加分通過門檻,如此不需競賽排名。方法一定還有更多種,如果有心要辦,不應把「沒辦法」掛嘴上;若真的「沒辦法」,那就不要硬來。
  2. 「評審小組」的提議完完全全違背維基的精神,維基百科理應是人人參與,DYK與優特的投票都是自動確認用戶的意見就算數。動員令比起上述更容易有新手參與,不宜另立一個好像高高在上的神主牌。除了這個問題以外,評審小組成立過程又是一波社群精力的耗損,大家的呼聲都是要避免動員令勞神費力,您的此一方案完全在走回頭路。
  3. 老實說,您的思惟一直陷在分數要去彰顯「誰比較勞苦功高」,這樣子才導致後續的問題。寫維基不是來比誰貢獻多的。雖然一些只編2、3次條目就妄言維基如何如何的人會被討厭,不過一旦過了一個門檻(例如對條目做出100次實質的編修)後,編輯貢獻的差異(如500次跟10000次)不會在討論中被拿出來當成誰講話大聲的依據。動員令的思惟應該也要如此,例如若一個人一個月編修的量只能大約有一個小條目,那麼動員令只要有衝出3個小條目,就已有效果,至於是3條還是30條不應該再視為有等級上的差別。鼓勵成員在「寫作能量比平日多一些」之後就收手,自然可以防止過度的耗損精力衝排名,反而導致活動結束後的負向成長。
  4. 我上回動員令早就提出衝量就好的提議,因為短期活動根本不適合衝質!衝質本來就是專題小組或質量提升計劃該幹的事。--Reke留言2012年4月26日 (四) 10:33 (UTC)

可以動員員只衝量,但推薦參與者參與其他條目質素提出計劃,有關的計劃貢獻可以計算至動員令得分內。大家有何意見?-HW 2012年4月27日 (五) 14:0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