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賽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29°39′14″N 91°07′59″E / 29.65389°N 91.13306°E / 29.65389; 91.13306

沖賽康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7-1406
登錄2013年

沖賽康藏語ཁྲོམ་གཟིགས་ཁང་།威利轉寫khrom gzigs khang),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八廓北街,是一座古建築大院,現為「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1]

歷史[編輯]

藏語「沖賽康」意為「觀街樓、集市」。沖賽康位於拉薩老城區大昭寺北側。[2]

清朝設立駐藏大臣之職後,「沖賽康」便成為第一任駐藏大臣僧格瑪喇的辦事衙門及居所。「沖賽康」駐藏大臣衙門是清政府於雍正六年(1728年)在西藏設立的首座駐藏大臣衙門,為三層樓房的藏式院落,是駐藏大臣自西藏貴族手中購買。當時,除八廓街內有駐藏大臣衙門外,拉薩各處均有駐藏大臣衙門。其中「沖賽康」衙門是清政府在拉薩設立的第一個駐藏大臣衙門,也是現存最完好的駐藏大臣衙門。[1]

乾隆十五年(1750年),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扎勒之亂發生,駐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在「沖賽康」衙門被殺害,衙門也遭到焚毀。事平之後,乾隆帝隨即下令在此處衙門遺址上興建「雙忠祠」,以祭祀傅清拉布敦。18世紀末,福康安在驅逐入侵西藏的廓爾喀軍隊後,對「雙忠祠」進行大規模修繕,並立石碑。[1]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後,「雙忠祠」隨之遭到廢棄,先後被用作噶廈的交通局、警察局等辦事機構。解放軍入藏後,人民政府在該大院內興建了若干民居,供翻身農奴居住。[1]

1991年,沖賽康綜合市場成立後,被人們俗稱為「沖賽康」。而這座曾為駐藏大臣衙門的沖賽康大院,則被人們俗稱為「夏院」。[3]

2012年,拉薩市人民政府實施保護八廓街古建築項目,修繕「沖賽康」。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修繕工程在原來的「沖賽康」衙門的基礎上進行了修復改造,成為「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於2013年7月1日竣工並對外開放。[1]

2013年,「沖賽康」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除了最早設在沖賽康之外,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還曾設在拉薩的其他地方。18世紀末,在魯布柳林西側新建了駐藏大臣衙門,拉薩市民稱為「朵森格」。「朵森格」意為「石獅子」,位於大昭寺西南方,今西藏軍區第二招待所之處,因為衙門前有一對石獅而得名。此外,駐藏大臣衙門還有「秀赤林卡」和「蔓珍」。「秀赤林卡」中的「秀赤」意為「寶座」,秀赤林卡位於今文化宮周圍,據說此地原有七世達賴的寶座,故得名。「蔓珍」是貴族家房名,位於今西藏話劇團後面。[2]

展覽[編輯]

沖賽康大門內廊道左右的牆壁上,曾經有三塊刻着漢文、滿文兩種文字的石塊,據說記載着清朝乾隆時期1750年,西藏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札勒反叛的情況。[2]

如今進入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大門,右邊可見「雙忠祠」碑。陳列館內的展覽分為七個部分,採用大量多媒體技術,例如幻影成像、數碼動畫等等,再現當年的歷史事件。[1]

在2012年至2013年的修繕工程中,將清政府駐藏大臣辦公處、住處及詩詞書畫進行了復原,還塑造了駐藏大臣的蠟像。許多參觀者紛紛與蠟像合影。[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