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占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盧占魁
出生1887年
 清朝山西省歸綏道豐鎮廳隆盛莊天寶屯村
逝世1923年
中華民國奉天省黑山
職業綏遠地區土匪

盧占魁(1887年—1923年)山西省歸綏道豐鎮廳(今內蒙古自治區豐鎮市)隆盛莊天寶屯村人,中華民國初年綏遠馬賊土匪[1]

生平[編輯]

早年生涯[編輯]

清朝光緒十三年(1887年),盧占魁生於豐鎮廳隆盛莊天寶屯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少年時,盧占魁曾經給富戶當過長工。其父借錢給盧占魁,讓盧占魁在隆盛莊擺雜貨攤,後來雜貨攤遭到土匪搶劫。[1]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盧占魁參加了豐鎮「小狀元(張占魁)」起義。起義失敗後,盧占魁隨部隊至興和、豐鎮地區巡防。[1]

民國三年(1914年),晉軍大同鎮守使陳希義以軍紀渙散為名,將盧占魁所在的獨立營的官兵全部處決,盧占魁因正巧請假回家而倖免。為了給死去的兄弟們報仇,盧占魁在隆盛莊廟會時,殺害了陳希義的孫子和外甥,隨後來到大青山當土匪。[1]

外蒙古獨立後,大蒙古國派蒙軍參謀、熱河蒙古人達賴公為「內蒙古宣撫使」,策動內蒙古響應外蒙古獨立。達賴公結識了盧占魁之後,為盧占魁提供武器彈藥,盧占魁迅速擴大了隊伍,人數達到1000人,在武川、陶林(今察哈爾右翼中旗)、固陽達爾罕茂明安等旗、廳襲擊當地的士紳和富戶,搶佔交通要道,劫掠官府及工商業者。[1]

此後,各地匪徒紛紛投奔盧占魁。而且因為綏遠都統張紹曾於民國三年(1914年)下令解散蒙古軍隊,脫下軍裝的官兵不諳農耕,無法生活,故有1000多人投奔了盧占魁。盧占魁的隊伍猛增至2000多人。盧占魁封了「十大弟兄」,即將軍老大盧占魁、爛頭老二張德義、革命老三趙有祿、喜生老四、豁牙老五崔永勝、格爾濟老六武耀威、閻王老七巴音豹、龍圖老八圖森額、蒙古老九白彥公、回回老十金占魁。盧占魁的隊伍成為由漢族蒙古族回族組成的匪幫,最多時達到2萬人。[1]

盧占魁的隊伍搶奪蒙旗保安隊的槍械及馬匹,綁架財主和商人以勒索錢財,致使歸綏包頭等地的商家無法正常經營。[1]

剿撫無功[編輯]

民國四年(1915年)11月,綏遠都統潘榘楹就任後不久,便接到了武川、固陽、包頭等縣的士紳、商人要求政府派兵剿匪的信函。中華民國政府海陸軍統率辦事處派師長馮占元擔任剿匪司令。12月20日,馮占元命令騎兵、炮兵進軍大青山。馮占元本人則乘紅圍轎子尾隨部隊督戰。馮占元部進至武川銀號時,和盧占魁的大部隊遭遇,馮占元部未能擊敗盧占魁。[1]

此後,盧占魁的隊伍分為兩股,一股自大青山黑牛溝南下襲擾察素齊歸綏,一股自大青山五當溝出山,進攻包頭薩拉齊。12月25日,盧占魁部2000多人圍攻薩拉齊城,薩拉齊廳知事鄧書山棄城逃走。盧占魁入城後,釋放了監獄、拘留所內的犯人和嫌犯,擴充隊伍。盧占魁還迫使工匠為其製作旗幟、令箭、軍服、印信等,其中印信上刻「塞北都督招討使飛虎上將軍盧」。盧占魁部佔領薩拉齊共5天時間,其間劫走各商號的金銀、銀元、馬匹、首飾、衣物等折合銀元共33萬元,殺害了5名商人、傷2人,居民財物損失達2萬餘元。[1]

綏遠都統聞訊之後,即刻派遣駐包頭的剿匪副司令李鶴翔率部赴薩拉齊進剿。12月30日,盧占魁部自薩拉齊城東門撤出,逃往東南方向。李鶴翔部收復薩拉齊鎮。同時,受李鶴翔派遣,團長鄭金聲率官軍八十團攻克了察素齊畢克齊鎮,擊斃了豁牙老五,擊傷了匪首蘇雨生,並俘獲了數名匪徒。殘餘的匪徒五六百人自萬家溝逃往大青山。[1]

民國五年(1916年)1月,盧占魁親自率領1200多人進攻托克托縣城以及河口鎮。托克托縣知事趙震勛攜全家逃走。盧占魁部裹脅了托克托縣警察一百多人,還搶劫了槍支彈藥,搶掠各大商號。佔據托克托縣3天後,盧占魁部渡過黃河開赴伊克昭盟。5天後,盧占魁以為李團已經撤回歸綏,又進擊托克托縣城。李團長早已在二道河佈防,黎明時同盧占魁部交火,擊斃10多名匪徒,俘虜了3名匪首並押往城內處決。盧占魁部過黃河逃走。此後,盧占魁部分為南、北兩股,時分時合。[1]

民國五年(1916年)2月,盧占魁渡過黃河北上,同河北的土匪會合,騷擾包頭、薩拉齊、武川、固陽等縣,直接威脅綏遠都統署。因司令馮占元剿匪不力,中華民國政府改調多倫鎮守使蕭良臣出任綏遠剿匪會辦。蕭良臣率800多淮軍騎兵,自卓資山向西進至武川,圍困了盧占魁部,殲滅盧占魁部100多人,俘虜了匪首劉長毛等21人。盧占魁部遭受重創,逃往後套、阿拉善旗地區。[1]

不久,蕭良臣東調,各地小股土匪繼續活動,盧占魁部也重新在武川、固陽地區活動。民國六年(1917年)1月,綏遠都統蔣雁行招撫了盧占魁部,將盧占魁部一萬人改編為一個騎兵旅,任命盧占魁為旅長,駐五原縣隆興長、大佘太地區。[1]

此後,由於該部隊繼續為非作歹,民眾紛紛請綏遠都統署將盧占魁旅調離,但未果。民眾又推舉大盛魁掌柜段履莊、土默特旗總管榮祥等人到北京上書。綏遠籍國民黨議員李景泉等人提出了彈劾綏遠都統案。當時,綏遠都統蔣雁行正在北京辦事,駐綏遠的旅長王丕煥乃乘機勾結盧占魁殺害了綏遠都統署長官張鳳朝,竊取了綏遠都統署的權力。中華民國政府乃派蔡成勛率中央陸軍第一師全師、第二師一營、第三師一團赴綏遠剿匪。[1]

遭到誘殺[編輯]

民國六年(1917年)9月,中華民國政府免去了蔣雁行的綏遠都統職務,任命蔡成勛為綏遠都統。蔡成勛派兵赴五原圍剿盧占魁部。盧占魁部逃跑,先後經過了武川、陶林、興和、和林格爾、清水河等縣。蔡成勛部最後將盧占魁部逼往陝西省。此後,盧占魁部在陝西省活動。[1]

民國九年(1920年),盧占魁部流竄於四川省湖北省河北省雲南省等省,遭到各個擊破,匪首大多死亡。盧占魁乃逃回豐鎮,置辦了許多土地和房產,招募300多人,投奔了奉系軍閥張作霖[1]

民國十二年(1923年),盧占魁等110餘名匪徒被鎮守使闞朝璽自奉天誘殺於奉天省黑山,屍體均使用煤油焚燒。[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