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都統
外觀
熱河都統是清朝政府設置、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沿用的一個官職。清代為熱河地區八旗駐防從一品武官,兼管地方民政[1]:108,北洋時期為民政官職。
歷史沿革
[編輯]熱河總管和副都統
[編輯]雍正二年(1724年),設置正三品的熱河總管。下設副總管二員,佐領十六員。每佐領下,驍騎校一員。四百名滿洲兵駐防熱河[a],兩百名滿洲兵駐防喀喇河屯[b],二百名蒙古兵駐防樺榆溝[c][1]:107。
乾隆三年(1738年),裁撤熱河總管、副總管。設正二品的熱河副都統,增設協領六員,佐領四員,防禦二十員,驍騎校四員。增兵一千二百名。兵員共計兩千名。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裁撤佐領五員,以協領兼佐領事,不久裁撤蒙古協領一員。後又兩次增加馬甲各一百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增設前鋒營校尉十員。自設立熱河副都統起,兼理全境蒙民案件和各府州、縣稅務。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設立承德府之前,熱河副都統兼管地方民政[1]:107—108。後建熱河都統署。
清代的熱河都統
[編輯]嘉慶十五年(1810年),熱河副都統升為熱河都統,為從一品。管轄駐防熱河等處的八旗官兵。熱河都統下轄滿洲鑲黃、正白、正黃、正紅、鑲白、正藍六旗協領各一員,佐領各二員,防禦各二員,驍騎校各二員,共計滿洲軍官四十二人,領兵一千七百六十人。下轄蒙古右翼正紅、正黃、鑲紅、鑲藍四旗協領各一員,佐領各一員,防禦各一員,驍騎校各一員,共計軍官十六人,領兵四百四十人。駐防在熱河[a][1]:107—108。
道光七年(1827年),清政府明令熱河全境府、州、縣的司法、財政,以及文武官員三年大計的考查統歸熱河都統核辦[1]:108。
民國北洋時期
[編輯]1914年,北洋政府設熱河特別區,以熱河都統為行政長官。1928年10月,國民政府改特別區為熱河省,廢除都統公署和都統,改為省政府委員會和省主席[1]。
清代歷任熱河都統
[編輯]- 嘉慶年間,十三人、十三任:
- 道光年間,三十三人、三十八任:
- 咸豐年間,七人、七任:
- 同治年間,七人、八任:
- 光緒年間,十九人、二十一任:
- 宣統年間,五人、五任:
參見
[編輯]備註
[編輯]註釋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王玉亮、張家玉. 《热河都统及其衙署初探》. 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 (河北省承德市: 河北旅遊職業學院). 2012, (2012年第001期): 107—109 [2023-04-15]. ISSN 1674-2079 (簡體中文).
- ^ 2.0 2.1 2.2 2.3 2.4 劉文波; 張文秀. 毓秀与热河新设都统章程 (PDF).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 [2024-08-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8-01).
- ^ 3.0 3.1 3.2 3.3 3.4 3.5 劉文波; 張文秀. 《清代热河都统人物群体研究》. 南開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1005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