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霍士
佳·霍士 | |
---|---|
個人詳情 | |
父母 | 愛德華·霍士(Edward Fawkes) 伊迪絲·霍士(Edith Fawkes,娘家姓布萊克或積遜) |
出生 | 1570年4月13日(推測) 英格蘭王國北約克郡約克 |
別名 | 吉多·霍士(Guido Fawkes) 約翰·約翰遜(John Johnson) |
職業 | 士兵,副尉 |
罪行 | |
身份 | 引爆 |
策謀 | 1604年5月20日 |
被捕 | 1605年11月5日 |
動機 | 火藥陰謀成員之一,意圖炸毀英格蘭國會大廈、刺殺國王占士六世和議會兩院的成員 |
定罪 | 嚴重叛國罪 |
刑罰 | 絞刑、掛拉分 |
死亡 | 1606年1月31日 英格蘭王國倫敦西敏 | (35歲)
死因 | 自殺 |
佳·霍士(英語:Guy Fawkes,/ˈɡaɪ ˈfɔːks/,1570年4月13日—1606年1月31日),有時稱為圭多·霍士(意大利語:Guido Fawkes,於西班牙軍隊中使用),是英格蘭天主教會地方成員,策劃了1605年的「火藥陰謀」,但事敗身死。
霍士在約克出生並接受教育。他八歲喪父,其母再嫁給一位不遵奉國教的羅馬天主教徒。霍士改宗天主教,離開英格蘭前往歐洲大陸,參加了八十年戰爭,為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人戰鬥,反對低地國家信仰歸正宗的荷蘭改革者。霍士曾為英格蘭的一場天主教叛亂去往西班牙尋求支持,但沒有成功。後來他遇見了湯馬士·溫圖爾,兩人返英後溫圖爾介紹霍士給羅拔·卡特斯比,卡特斯比計劃刺殺英皇占士,恢復天主教君主在英格蘭的統治。計劃者租下英國上議院附近一地下室,霍士也在此地穴中負責管理洞內儲放的火藥。但官方收到一封匿名信,並於11月5日清晨搜查了西敏宮,發現了在地下室守衛火藥的霍士。接下來的幾日中他遭到審訊及折磨,最終崩潰。就在1月31日行刑之前,霍士從絞刑台上跳下時摔斷脖子死亡,因此免受後續掛拉分之刑之痛苦。
霍士後成為火藥陰謀的同義語,自1605年11月5日以來,英國人每年都會紀念政府瓦解了此項「陰謀」,稱此一日為篝火之夜(Bonfire Night)。按照傳統,伴隨着煙火,人們會在篝火上焚燒人偶。[1][2]
早年生涯
[編輯]童年
[編輯]佳·霍士於1570年生於約克郡石門,在四個孩子中排行第二。他的父親愛德華·霍士是約克宗教法庭的代理人和倡導者,母親是伊迪絲[a]。他的父母和祖父經常參加英格蘭國教的聖餐禮,他祖母亞倫·哈林頓是一名傑出商人的女兒,她父親曾在1536年擔任約克市長。[5]但霍士母親家信仰羅馬天主教,不服國教。他的表親理查·柯林是一名耶穌會修道士。[6]「佳」在英格蘭不是一個常見的名字,但曾因為當地的著名人物——來自斯蒂頓的佳·費爾法克斯爵士——而在約克風行一時[7]。
霍士出生的具體日期不詳,但他於4月16日在聖米高教堂教堂受洗。按照習俗一般嬰兒出生三天後受洗,由此推測他可能在4月13日出生。[6]1568年,伊迪絲生了一個女兒起名安妮。但次年11月,安妮在約七周大時早夭。伊迪絲在佳之後還育有兩個孩子,安妮(生於1572年)及伊利沙伯(生於1575年),她們分別在1599年與1594年結婚。[7][8]
1579年,佳的父親在他八歲時去世,而他的母親幾年後嫁給一名北約克郡哈羅蓋特區斯科頓的羅馬天主教信徒迪奧尼斯·班布里奇。佳改信天主教,可能受到班布里奇一家及斯科頓普爾林家族與珀西家族天主教傾向的影響,[9]以及在約克聖彼得學校就讀時受到的天主教的影響,聖彼得學校的主管由於不信仰國教而在在獄中呆了20年,這所學校的校長約翰·普爾林則來自布拉伯豪斯的普爾林家族,是約克郡著名的信仰天主教的家族。嘉芙蓮·普萊恩在她1915出版的《約克郡的普爾林家族》一書中指出,霍士所接受到的天主教教育來自他繼父的哈林頓家族,哈林頓家族以培養牧師出名,其中一名牧師後來還在1592-1593年期間與霍士一起去了法蘭德斯[10]。霍士在聖彼得學校的同學包括約翰·懷特以及他的兄弟基斯杜化·懷特(二人後來都參與了火藥陰謀)、奧斯瓦爾德·泰斯蒙德、愛德華·奧高及羅拔·米德爾頓,米德爾頓後來成了牧師(於1601年被處死)。[11]
離開學校後霍士在第一代蒙塔古子爵安東尼·布朗門下做事,但子爵不太喜歡霍士,很快就解僱了他。霍士後來又為18歲繼承祖父爵位的第二代蒙塔古子爵安東尼·瑪麗亞·布朗門下做事。[12]有多處資料宣稱霍士曾經結婚並育有一子,但缺乏同時代的證據[13][b]。
軍事生涯
[編輯]1591年10月,霍士賣掉了繼承自父親的在奇里夫頓的房產[c]。他來到歐洲大陸並為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戰鬥,在八十年戰爭中對抗新興的荷蘭共和國,以及於1595年至1598年的韋爾萬和平協定期間對抗法國。儘管英格蘭當時沒有參與侵佔西班牙土地的行動,但英西兩國仍處於戰爭狀態,而且當時距1588年英格蘭海軍擊敗西班牙艦隊僅僅五年。霍士跟隨威廉·士丹利爵士戰鬥,此人年約55歲,是一名英格蘭天主教徒兼退役指揮官,他在愛爾蘭組織了一支部隊,效力於萊斯特伯爵的荷蘭遠征軍。其在代芬特爾向西班牙投降前曾獲伊利沙伯一世高度重視,但他投降後其大部分軍隊都已轉而效忠西班牙。1596年,霍士在加萊圍城中表現出色當上了一名副尉。到1603年,霍士已被推薦為上尉。[4]同年霍士前往西班牙為英格蘭的一次天主教起義尋求支持,使用了自己的意大利語名字吉多(Guido)。他在備忘錄中把占士一世形容為試圖「將天主教逐出英格蘭」的「異教徒」。霍士譴責蘇格蘭,譴責最受國王寵愛的蘇格蘭貴族,他寫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兩個國家都難以和平相處」。[16]儘管費利佩三世禮貌地接待了霍士,但卻不願提供任何支持[17]。
火藥陰謀
[編輯]1604年,霍士加入了由羅拔·卡特斯比領導的英格蘭天主教小隊,羅拔·卡特斯比計劃暗殺信仰新教的國王占士,由占士的女兒伊利沙伯公主——第三順位繼承人——繼承皇位[18][19]。據耶穌會牧師及霍士在校時的一個朋友奧斯瓦爾德·泰斯蒙德描述,霍士「處事得體,舉止得當,不喜爭吵衝突……忠於朋友」。泰斯蒙德還稱霍士是「一個精於戰事之人」,並稱霍士由於對信仰虔誠、精通軍事,而贏得了火藥陰謀參與者們的好感[4]。作家安東妮亞·弗雷澤將霍士描述為「一個高大健碩的男人,有一頭茂密的紅棕色頭髮,留着平滑的髭,紅棕色的茂密鬍子」,而且他還是「一個有行動力的人,既擅辯論,身體又不乏耐力,這是有些出乎他的對手們的意料的。」[6]
1604年5月20日,火藥陰謀的5名核心密謀者進行了第一次會面,地點在名為「鴨子與德雷克」的旅館,位於倫敦的上流社會出入之地河岸街。卡特斯比已經在前一次與托馬斯·溫圖爾及約翰·懷特的會面中提議「用火藥炸掉議會」從而殺死國王,同時消滅他的政府。溫圖爾一開始反對這個計劃,但後來卡特斯比說服了他,讓他前往歐洲大陸尋求援助。溫圖爾見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總管、被流放的威爾斯間諜休·歐文(Hugh Owen)[20],以及威廉·士丹利爵士,然而士丹利爵士表示無法從西班牙方面獲得支援。但歐文將溫圖爾介紹給了霍士,霍士當時已經離開英格蘭多年,因此在國內並不知名。溫圖爾與霍士是同時期的軍人,均親身感受到西班牙人並不願提供幫助。溫圖爾告訴霍士他們計劃「要是與西班牙和平相處無法帶來任何益處,就在英格蘭幹點什麼」[4],因此二人於1604年4月回到英國。[21]溫圖爾的計劃在卡特斯比的意料之中。儘管西班牙當局做出表示支持的姿態,溫圖爾還是擔心「事情不會成功」[d]。
火藥陰謀的參與者之一托馬斯·帕西在1604年6月晉升,得以接近約翰·懷利亞德(John Whynniard)在倫敦的宅邸,懷利亞德是負責保管國王服裝的官員。霍士隨後也被安插進入這座宅邸當看管人,這時他開始用約翰·約翰遜(John Johnson)做假名,並假扮成帕西的侍從[23]。策劃者們於是租下了約翰·懷利亞德名下的一間房間,房間長期無人居住,比較髒亂,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存放火藥的理想場所[24]。霍士稱一開始在這裏存放了20桶火藥,7月20日又添了16桶[25]。然而在7月28日由於瘟疫的緣故國會開幕大典推遲到了11月5日星期二[26]。
當時的公訴機關(依據托馬斯·溫圖爾的供詞)[27]稱火藥陰謀的參與者們試圖從懷利亞德的宅邸挖一條地道通往國會。不過這也可能是政府捏造的故事,公訴機關沒有證據表明存在這樣一條地道,而且這個地道也不見蹤影。霍士本人直到第五次審訊時才承認他們有此計劃,但即使到了那時他還無法明確指出地道的位置[28]。然而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麼直到1604年10月他們還在忙着從租來的房子下面挖地道通往國會上議院,聽到從上面傳來的聲響時,他們停了下來。霍士被派出去調查,回來時帶來一個消息,租戶的寡婦正在清理附近的一個地下室,這個地下室就位於國會上議院的正下方[4][29]。
海外
[編輯]為了得到他國勢力的支持,霍士於1605年5月遠赴海外,把策劃者們的計劃告訴了休·歐文[30]。第一代索爾茲伯里伯爵羅拔·薛韶的文件裏記錄了霍士的部分活動,索爾茲伯里伯爵有一個遍佈歐洲的間諜網絡,其中威廉·特納(William Turner)船長可能是負責監視霍士的間諜,儘管他提供給索爾茲伯里伯爵的訊息往往不過是入侵報告的模糊方案而並沒有任何關於火藥陰謀的信息,但他確實在4月21日發現泰斯蒙德將帶霍士回英國。霍士是著名的弗蘭芒僱傭兵,會被介紹給「卡特斯比先生」及「貴族的朋友,以及那些備好了戰馬與軍隊的人」[31]。然而特納的報告並未提到霍士在英國用的假名約翰·約翰遜,他的報告直到11月才送到薛韶手中,那時火藥陰謀早就已經被揭發了[4]。
霍士返英的確切日期並不清楚,但大約於1605年8月末回到倫敦。霍士返國後與溫圖爾發現存放在地下室的火藥已經都變質了,於是他們運進更多的火藥,還有用於掩藏火藥的木柴[32]。10月的一系列會議確定了霍士在這次行動中的最後人物一一點燃引信後,渡過泰晤士河逃走。同時在米德蘭茲的起義會抓住伊利沙伯公主。人們並不贊成弒君行為,因此霍士會出發前往歐洲大陸,他將在那向天主教庭說明,稱殺死國王及其隨從是自己的神聖職責[33]。
事發
[編輯]有幾個火藥陰謀策劃者擔心這次行動會誤傷幾位出席國會開幕大典的天主教信徒[34]。10月26日夜,蒙蒂格爾勳爵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警告他離國會遠點兒,並稱「到時候會有大事發生,為了你的安全,好好呆在約威康蒂……因為這次的國會開幕大典上會有一次猛烈的爆炸。」[35]蒙蒂格爾的一個僕人告訴了策劃者們有人寫了這樣一封信,但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策劃者們仍然決定繼續執行計劃,儘管他們「清楚地意識到這是個圈套」[36]。然而蒙蒂格爾已經開始懷疑,並把這封信呈給了國王占士。國王命令托馬斯·列韋特搜查位於國會地下的地下室。托馬斯·列韋特於11月5日進行了搜查,霍士前一天晚上來晚了,他帶了緩燃引信及手錶,這些都是帕西給的,帕西說「因為他得知道時間」[4]。午夜後不久,霍士正要離開地下室時被捕。地下室里發現了藏在木柴與煤炭下的桶裝火藥[37]。
拷打
[編輯]霍士稱自己名為約翰·約翰遜,一開始樞密室的幾名成員負責審訊,霍士在審訊時顯得目中無人[38]。一名大人問他拿這麼多火藥做什麼,霍士回答說他要「把你們這群蘇格蘭乞丐炸回老家。」[39]他稱自己是一名來自約克郡歷德戴爾(Netherdale)的天主教徒,36歲,父親名叫托馬斯,母親是伊迪絲·約翰遜。審訊官發現他身上有傷,他解釋是胸膜炎造成的。霍士後來承認自己企圖炸毀國會上議院,並稱沒能實現計劃覺得很遺憾。國王占士很欣賞霍士的堅定,稱他有着「羅馬人一樣的決心」[40]。
然而雖然占士欣賞霍士的決心但這並未阻止他於11月6日下令折磨「約翰·約翰遜」令其供出同謀者[41]。國王指示對霍士的折磨一開始要輕,用手銬,但如果必要可以更重一點,用拉肢刑架:「一開始刑罰輕點兒,逐漸加重,到最後就用最厲害的手段」[38][42]。霍士被移送到倫敦塔,國王列出了一系列要問「約翰遜」的問題,如「他到底是誰,因為我還沒聽說過有哪個人認識他的」、「他是什麼時候、在哪兒學會說法語的?」、「如果他是個信天主教的傢伙,那麼是誰讓他信這個教的?」[43]審訊霍士的房間就是後來的佳·霍士室[44]。
倫敦塔副塔長威廉·韋德爵士監督對霍士的嚴刑折磨,獲得了霍士的證詞[38],並在對霍士搜身時,發現一封寫給福氏的信。令韋德副塔長感到驚訝的是,「約翰遜」此時仍保持沉默,沒有說出任何關於這次火藥陰謀及其策劃者的訊息[45]。11月6日晚,他與韋德有一場談話,韋德向索爾茲伯里報告稱「他(約翰遜)告訴我們,自他開始行動以來,他確實每天向上帝祈禱,希望自己成功實施這個計劃,這個計劃或將對天主教信仰的發展有所助益,也能拯救自己的靈魂。」根據韋德的說法,儘管他警告霍士,自己將不停審問,直到「我挖出他頭腦中所有的秘密,找出所有同謀」為止,霍士還是平靜地渡過了一個晚上[46]。但在第二天的某個時候,霍士的泰然自若被打破了[47]。
觀察者愛德華·荷比爵士(Sir Edward Hoby)稱「約翰遜自從關入倫敦塔以來一直說英語」。11月7日,霍士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並供出參與這次刺殺國王計劃的共有五人。自11月8日起,霍士開始供出這些同謀的名字,並說出他們計劃將伊利沙伯公主推上皇位。11月9日,他的第三份供詞牽扯到法蘭西斯·特雷申姆。1571年里多爾菲陰謀後,囚犯都要先說出自己的證詞,然後才能抄寫出來,再由囚犯簽字(如果囚犯還能簽字的話)[48]。儘管霍士在拷問台上是否遭到嚴刑拷打這一點並不清楚,但他簽字時塗鴉似的筆跡證明他確實在審訊者手下遭受了痛苦[49]。
判決與執行
[編輯]1606年1月27日開始了對八名策劃者的審判。霍士與其他七名同謀由同一艘駁船從倫敦塔押送至西敏宮,此前他們被關押在濫刑專斷的星室法庭,在特製的絞刑台上示眾。上議院專員宣讀對策劃者們的控告時,國王及其近親也在一旁秘密觀看。霍士的身份被認定為吉多·霍士,不然就是「吉多·約翰遜」。他自辯無罪,儘管從被捕的那一刻起他就明顯接受了自己有罪[50]。
從沒有人懷疑審判的結果。法官判定所有被告均有罪,首席法官約翰·波帕姆爵士宣佈被告犯有嚴重叛國罪[51],首席檢控官愛德華·科克爵士報告法庭稱所有被告將頭着地由馬匹拖行至死,他們將「以一種半天堂半世俗的方式被處死,因為哪種處死方式他們都配不上」。他們的生殖器將被切下並在他們眼前燒掉,他們的腸子和心臟都將被挖出,接着他們將被砍頭,他們屍體的各個部分將在眾人面前展示,「被飛鳥啄食」[52]。霍士與特雷紳姆關於西班牙叛國及火藥陰謀的證詞被大聲宣讀。最後一個證據是霍士與溫圖爾的談話,二人的囚室相鄰,顯然他們二人自認為談話是私密的,但其實有一個政府間諜竊聽他們的談話。允許交談的時候,霍士解釋稱自己的無罪辯護忽略了起訴書提到的某些方面[53]。
1606年1月31日,霍士及其他三位策劃者(托馬斯·溫圖爾、安布羅斯·盧克活與羅拔·凱耶斯)從倫敦塔由枝條編成的囚車拖至西敏的舊宮庭院,就在他們試圖炸毀的議會大廳的對面[54]。霍士及三位策劃者隨後遭到吊刑剖腹與斬首,然後四馬分屍。霍士是最後一個受刑的,他請求國王及國家的原諒,不停地「劃十字,做徒勞的儀式」。霍士由於受到折磨身體虛弱,在絞刑吏的幫助下他開始爬上掛套鎖的梯子,但他在絞刑時連續三次逃過了鬼門關,第一次因為從梯子上跳了下來,第二次因為爬得太高,第三次則是套鎖放歪了,最終霍士在第四次中因脖子斷掉而死[38][55][56]。不過按照慣例[57]他的屍體還是被四馬分屍,[58]四個部分分別送往「王國的四角」以此警告其他想要叛國的人[59]。
後世影響
[編輯]1605年11月5日,當局鼓勵倫敦人點起篝火,慶祝國王逃過暗殺,「但要時刻保證這一歡樂的證明不會帶來危險與混亂」[4]。議會法令規定每年11月5日為紀念「歡樂的叛國者判決日」,直到1859年該法令失效[60]。儘管霍士只是13名策劃者之一,但他確實是令火藥陰謀失敗的人[61]。
11月5日在英國也被稱為「佳·霍士之夜」、「佳·霍士日」、「陰謀之夜」[62]或「篝火之夜」,「篝火之夜」這個稱呼直接源自於人們在1605年11月5日的慶祝方式[63]。17世紀50年代以來,篝火之後都伴隨着煙火。1673年,皇位繼承人約克公爵占士改信天主教,此後篝火之夜按慣例會焚燒肖像(往往是教皇的肖像),還有一些達官顯貴如保羅·克留格爾和戴卓爾夫人等公眾惱怒的對象[60],他們的肖像也都在篝火之夜焚燒[64]。扮演「佳」的通常是孩子,穿着舊衣服,拿着報紙,戴着面具[60]。在19世紀時,「佳」指穿着打扮怪異的人,但在美式英語中,「佳」沒有輕蔑的意涵,可以指任何一名男性[60][65]。威廉·夏里遜·安斯沃斯於1841年出版的歷史浪漫小說《佳霍士;或火藥叛國陰謀》大體上以同情的眼光刻畫了佳霍士[66],把大眾對他的認知轉化為「可接受的小說人物」。隨後在兒童書籍、《佳伊·霍士的童年時代》之類的恐怖故事雜誌及1905年出版的《舊倫敦的陰謀》一書中佳成為了「本質上的行動英雄」[67]。歷史學家路易斯·寇爾觀察到,佳現在已經成為「現代政治文化中的主要偶像」[e],他還寫道在20世紀末,佳·霍士的臉成為了「後現代無政府主義的潛在有力武器」,例如系列漫畫《V煞》中對抗虛構法西斯政府的角色V所戴的面具[68]。佳霍士有時還被稱頌為「最後一個懷着正直想法走進國會的人」[69]。
腳註
[編輯]註釋
來源
- ^ 於波. 盖伊·福克斯之夜献礼:文学界的八个阴谋论. 中國日報網. 2014-11-19 [2015-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6) (中文(中國大陸)).
- ^ YOKA. 盖伊·福克斯之夜 神秘复古的英国花火节. 環球網. 2012-11-09 [2015-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6) (中文(中國大陸)).
- ^ Guy Fawkes, The Gunpowder Plot Society, [19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3月18日)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Nicholls, Mark, Fawkes, Guy (bap. 1570, d. 1606),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May 2010], doi:10.1093/ref:odnb/9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Fawkes, Guy" in The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Leslie Stephen,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21–1922).
- ^ 6.0 6.1 6.2 Fraser 2005,第84頁
- ^ 7.0 7.1 Sharpe 2005,第48頁
- ^ Fraser 2005,第86 (note)頁
- ^ Sharpe 2005,第49頁
- ^ 10.0 10.1 Herber, David, The Marriage of Guy Fawkes and Maria Pulleyn, The Gunpowder Plot Society Newsletter (1), The Gunpowder Plot Society, 1998-04 [16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17日)
- ^ Fraser 2005,第84–85頁
- ^ Fraser 2005,第85–86頁
- ^ 13.0 13.1 Fraser 2005,第86頁
- ^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 ^ Peter Beal, A Dictionary of English Manuscript Terminology, 1450 to 2000, pp. 198–199
- ^ Fraser 2005,第89頁
- ^ Fraser 2005,第87–90頁
- ^ Northcote Parkinson 1976,第46頁
- ^ Fraser 2005,第140–142頁
- ^ Fraser 2005,第87頁
- ^ Fraser 2005,第117–119頁
- ^ Nicholls, Mark, Catesby, Robert (b. in or after 1572, d. 1605),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 May 2010], doi:10.1093/ref:odnb/4883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Fraser 2005,第122–123頁
- ^ Fraser 2005,第144–145頁
- ^ Fraser 2005,第146–147頁
- ^ Fraser 2005,第159–162頁
- ^ Nicholls, Mark, Winter, Thomas (c. 1571–1606),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 November 2009], doi:10.1093/ref:odnb/297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Fraser 2005,第133–134頁
- ^ Haynes 2005,第55–59頁
- ^ Bengsten 2005,第50頁
- ^ Fraser 2005,第150頁
- ^ Fraser 2005,第170頁
- ^ Fraser 2005,第178–179頁
- ^ Northcote Parkinson 1976,第62–63頁
- ^ Northcote Parkinson 1976,第68–69頁
- ^ Northcote Parkinson 1976,第72頁
- ^ Northcote Parkinson 1976,第73頁
- ^ 38.0 38.1 38.2 38.3 Northcote Parkinson 1976,第91–92頁
- ^ Cobbett 1857,第229頁.
- ^ Fraser 2005,第208–209頁
- ^ Fraser 2005,第211頁
- ^ Fraser 2005,第215頁
- ^ Fraser 2005,第212頁
- ^ Younghusband 2008,第46頁
- ^ Bengsten 2005,第58頁
- ^ Bengsten 2005,第59頁
- ^ Fraser 2005,第216–217頁
- ^ Bengsten 2005,第60頁
- ^ Fraser 2005,第215–216, 228–229頁
- ^ Fraser 2005,第263–266頁
- ^ Fraser 2005,第273頁
- ^ Fraser 2005,第266–269頁
- ^ Fraser 2005,第269–271頁
- ^ Haynes 2005,第115–116頁
- ^ Fraser 2005,第283頁
- ^ Sharpe 2005,第76–77頁
- ^ Thompson 2008,第102頁
- ^ Allen 1973,第37頁
- ^ Guy Fawkes, York Museums Trust, [16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4)
- ^ 60.0 60.1 60.2 60.3 House of Commons Information Office, The Gunpowder Plot (PDF), parliament.uk at web.archive.org, September 2006 [15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5年2月15日)
- ^ Fraser 2005,第349頁
- ^ Fox & Woolf 2002,第269頁
- ^ Fraser 2005,第351–352頁
- ^ Fraser 2005,第356頁
- ^ Merriam-Webster, The Merriam-Webster new book of word histories, Merriam-Webster: 208, 1991 [2015-07-06], ISBN 0-87779-60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entry "guy"
- ^ Harrison Ainsworth, William, Guy Fawkes; or, The Gunpowder Treason, Nottingham Society, 1841
- ^ Sharpe 2005,第128頁
- ^ Call, Lewis, A is for Anarchy, V is for Vendetta: Images of Guy Fawkes and the Creation of Postmodern Anarchism, Anarchist Studies, July 2008 [10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 透過HighBeam Research
- ^ Sharpe 2005,第6頁
參考書目
- Allen, Kenneth, The Story of Gunpowder, Wayland, 1973, ISBN 978-0-85340-188-9
- Bengsten, Fiona, Sir William Waad, Lieutenant of the Tower, and the Gunpowder Plot illustrated, Trafford Publishing, 2005 [2015-07-06], ISBN 1-4120-55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Cobbett, William, A History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in England and Ireland, Simpkin, Marshall and Company, 1857 [2015-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Fox, Adam; Woolf, Daniel R., The spoken word: oral culture in Britain, 1500–1850,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7190-5747-7
- Fraser, Antonia, The Gunpowder Plot, Phoenix, 2005 [1996], ISBN 0-7538-1401-3
- Haynes, Alan, The Gunpowder Plot: Faith in Rebellion, Hayes and Sutton, 2005 [1994], ISBN 0-7509-4215-0
- Northcote Parkinson, C.,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76, ISBN 0-297-77224-4
- Sharpe, J. A., Remember, Remember: A Cultural History of Guy Fawkes Day illustrat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674-01935-0
- Thompson, Irene, The A to Z of Punishment and Torture: From Amputations to Zero Tolerance, Book Guild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1-84624-203-8
- Younghusband, George, A Short History of the Tower of London, Boucher Press, 2008, ISBN 978-1-4437-0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