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QWERTY鍵盤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QWERTY
QWERTY鍵盤的按鍵排列
QWERTY鍵盤

QWERTY,音譯為柯蒂鍵盤,是各國使用的、基於拉丁字母的標準打字機電腦鍵盤佈局。「QWERTY」為該鍵盤配置字母區第一行的前六個字母。鍵的安排順序由十九世紀美國發明家克里斯托弗·肖爾斯Christopher Sholes)設計。

歷史

[編輯]

概說

[編輯]

QWERTY的組態,是由克里斯多福·萊瑟姆·肖爾斯在1870年代初期設計。1867年10月,肖爾斯提交了一份專利申請,這是為了早期與他在威斯康辛州的朋友卡洛斯·格利登英語Carlos Glidden塞繆爾·W·索爾英語Samuel W. Soule共同協助開發的打字機。 肖爾斯所建造的第一個模型使用了類似鋼琴的鍵盤,其中有兩行字元按字母順序排列,如下所示:[1]

- 3 5 7 9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 4 6 8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而使用QWERTY排列的打字機在1874年開始大量生產,從此成為應用最廣泛的人機介面。目前大部分的電腦都是使用QWERTY鍵盤。 [2]

根據一種有可能性但應該是杜撰的理論[3]:162,即QWERTY鍵盤安排次序的原則是為了要減少打字機在打字時連動杆之間的擠壓及故障發生率的狀況,因而要把常用字母隔開(不過像ER就在一起)。[4]其他種類的鍵盤,如1932年美國心理學家奧古斯特·德沃夏克August Dvorak )發明的德沃夏克鍵盤,為希望在已經不需要避免連動杆的擠壓後,重新排列鍵位以提高打字速度,因此把元音及5個最常用的輔音安排在中間一行,以便交換左右手打字的頻率,同時也有設計左手或右手為重的鍵位。但是因故無法量產,以至於德沃夏克鍵盤的普及程度不如QWERTY鍵盤。

與現代組態的差別

[編輯]

替換字元

[編輯]
肖爾斯於1878年發佈的QWERTY鍵盤佈局

肖爾斯在1878年的專利版本,QWERTY鍵盤的組態描述與現代使用的版本有些不同,最明顯的是沒有數字01,其餘每個數字與現今相比都向左側移動了一個位置。省略的原因為簡化設計以降低製造和維護成本,並透過其他按鍵重新建立。在這些使用此組態的學習者學會了使用大寫字母I(或小寫字母l)作為數字1的習慣,而大寫字母O則被用作數字0

字母M位於第三行字母L右側,而不是第四行N的右側,字母XC位置相反,大多數標點符號位於不同位置或完全缺失。[5]

組合鍵

[編輯]

在早期的設計版本中,一些字元是透過在相同位置的兩個符號輸出而產生的。例如,驚嘆號!可以通過使用撇號'、退格← Backspace和句點.的三筆劃組合來再現。分號;是通過在冒號:上輸出逗號,而生成的。 由於退格鍵在簡易版本的機械打字機中輸入較慢(托架很重,並且經過優化以朝相反方向移動),因此更專業的方法是通過按住空格鍵來阻止托架,同時列印所有需要處於共用位置的字元。為了實現這一點,字鍵位置被設計為只有在釋放空格鍵後才能向前推進。

在機械打字機的時代,éõ等組合字元是通過使用死鍵作為變音符號(′,~)而創建的,這並沒有推動紙張向前發展。因此,′ 和 e 將列印在紙上的相同位置,從而輸出é。

現代的替代品

[編輯]

如今絕大多數移動操作系統均配備。也有大量的個人數位助理及非智慧手機配備實體的QWERTY鍵盤,如TREO650TREO600黑莓諾基亞E系列手機。而用於以上裝置的QWERTY鍵盤亦被稱為全鍵盤

替代方案

[編輯]

最廣泛使用的替代方案是德沃夏克鍵盤配置;另一種選擇是闊碼鍵盤,它部分基於QWERTY組態。據稱,這種組態讓現今的QWERTY打字員更容易學習,同時提供一些假設的優化。[6]

一些現代作業系統允許用戶以他們喜歡的任何方式對映他們的鍵盤,但很少有鍵盤是根據任何其他標準標記的鍵。

HQ鍵盤

[編輯]
Nokia E55上的HQ鍵盤

HQ鍵盤(Half-QWERTY鍵盤,譯為「半柯蒂鍵盤」),是介於「T9輸入法」與「QWERTY鍵盤」之間,兼有數字鍵盤的簡便且有QWERTY的快速輸入功能的鍵盤。它的出現代表互聯網時代手機的特色。

參考資料

[編輯]
  1. ^ US 7986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holes, Christopher Latham英語Sholes, Christopher Latham; Carlos Glidden, Samuel W. Soule, 發行於 1868年7月14日
  2. ^ US 7986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holes, Christopher Latham英語Sholes, Christopher Latham; Carlos Glidden, Samuel W. Soule, 發行於 1868年7月14日
  3. ^ Yasuoka, Koichi; Yasuoka, Motoko. On the Prehistory of QWERTY (PDF). ZINBUN. March 2011, 42: 161–174 [2023-01-28]. S2CID 53616602. doi:10.14989/13937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9-18). 
  4. ^ David, P. A. (1986).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the Necessity of History". In Parker, William N.,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Modern Economist. Basil Blackwell, New York and Oxford.
  5. ^ US 20755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holes, Christopher Latham, 發行於 1878年8月27日
  6. ^ Carpalx -keyboard layout optimizer. Martin Krzywinski. [2022-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9).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