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皇帝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列表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列表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歷史專題 (獲評列表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政治專題 (獲評列表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合併目前內容及編輯歷史到皇帝[編輯]

討論[編輯]

主張[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不是英文維基百科翻譯版。保留「皇帝」這個條目中談論的其他國家的「皇帝」,並且連結到法國皇帝等條目反對「中國皇帝」這一條目的存在。作為傳統事物已有稱呼,亦未見其他語言版本在條目前加國別來介紹本國事物:天皇在日本與中國的皇帝有類似地位,日文維基百科無「ja:日本國天皇」、ja:日本天皇的條目,另參看:日文維基百科ja:皇帝ja:日本國王;俄文維基百科ru:Император(Emperor)、ru:Царь(沙皇)。皇帝是不需要別人授予的,Emperor需要別人授予。另英國本土一直是king、queen,統治印度才有Emperor/Empress of India 的頭銜。另參見S:南京條約。歐洲、非洲、美洲、亞洲的Emperor或皇帝都會談到。Gisbrother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11:26 (UTC)[回覆]

中文維基百科不是英文維基百科翻譯版,「皇帝」這個條目也有談論其他國家的「皇帝」,並且有連結到法國皇帝等條目。作為傳統事物已有稱呼,亦未見其他語言版本在條目前加國別來介紹本國事物:天皇在日本與中國的皇帝有類似地位,日文維基百科無「ja:日本國天皇」、ja:日本天皇的條目,另參看:日文維基百科ja:皇帝ja:日本國王;俄文維基百科ru:Император(Emperor)、ru:Царь(沙皇)。皇帝是不需要別人授予的,Emperor需要別人授予。另英國本土一直是king、queen,統治印度才有Emperor/Empress of India 的頭銜 另參見S:南京條約Gisbrother (留言) 2010年1月5日 (二) 05:53 (UTC) 歐洲、非洲、美洲、亞洲的Emperor或皇帝都會談到。但反對「中國皇帝」這一條目的存在。Gisbrother (留言) 2010年1月9日 (六) 07:10 (UTC)[回覆]

意見與建議[編輯]

To Ws227,除了日文的,請再看看俄文的沙皇,還有其他版本介紹最高統治者稱號的維基條目,請理解「地域中心」及相關方針的含義,用「皇帝」介紹中國的皇帝還有其他國家的皇帝,不只一國,含歐亞非及美洲即不是某個地域專有的,用ru:Царь介紹沙皇,用ru:Император介紹Emperor是嚴謹的體現。
To Htchien:將目前「中國皇帝」中的內容合併到皇帝這個條目的意思不是用「中國皇帝」這個條目的內容替換條目「皇帝」的內容,請正確理解中文含義。Gisbrother (留言) 2010年1月5日 (二) 17:26 (UTC)[回覆]
  • (-)反對:倘若皇帝制度是中國人所獨創,且全世界的皇帝制度都是來自於中國的皇帝制度,我並不介意合併起來,然而今日通用翻譯方法,是用中國的皇帝之詞,用來翻譯這個來自古羅馬凱旋大將軍的名詞,這就代表皇帝一詞並非中原所獨有,更非中原所唯一原創。

而藉得留意的是,奧古斯都的皇帝之位,並非任何人所授予的,查理曼那個「羅馬人的皇帝」,向來就有自主加冕及被動加冕兩種說法,拿破崙從教皇手中奪過皇冠的故事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維多利亞的印度皇帝之位,是被人勸進的,而且更重要的事,即使是在本土,英國國王所用的,也是不列顛國王與印度皇帝,維多利亞時間直至喬治六世時期,英國的英鎊都是用這個稱呼的,我手上並找不到任何証據証明印度皇帝的稱呼,用在英國本土不合法的証據。

當然,還有德意志皇帝的皇冠,這是俾斯麥奉給普魯士國王的,應該不會有人質疑一個普魯士宰相,有資格加冕一個德意志皇帝吧,所以Emperor需要別人授予,絕對是原創研究,而且是一個理解上犯錯的錯誤原創研究,亦建議大家參考英文維基,將皇帝條目的引言改寫成乎合普世原則。(皇帝不一定是神授或天授的)

--罰抄(罰抄會館) 2010年1月5日 (二) 07:47 (UTC)[回覆]

俾斯麥奉普魯士國王……有資格加冕一個德意志……

都說了中文維基百科不是英文維基百科翻譯版。閣下亦明白是奉給。不列顛國王印度皇帝,兩種說法,我的即是兩種說法之一。奧古斯都是元老院給的。拿破崙搶是搶皇冠不是「皇帝頭銜」,難道不是在教皇開的加冕儀式上,後來其他國家有無承認?Gisbrother (留言) 2010年1月5日 (二) 15:06 (UTC)[回覆]

「皇帝」原來只指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後來才用作翻譯。正如閣下所言中外性質不同,將外國的Emperor放到皇帝的條目已是莫大的讓步卻要將皇帝的含義的主體——中國古代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放到不倫不類的「中國皇帝」中,豈非鵲巢鳩佔!
會分段講述。合併到皇帝,條目開頭用皇帝,不用中國皇帝。但是對「高麗的君主也是皇帝」的言論不敢苟同,建議閣下參閱可靠來源:s:三國史記、還有http://sillok.history.go.kr/inspection/inspection.jsp?mTree=0Gisbrother (留言) 2010年1月5日 (二) 17:25 (UTC)[回覆]
對「高麗的君主也是『皇帝』啊」表示疑惑。::西方的皇帝就像西方龍,是翻譯的原因。至於什麼宇宙帝國皇帝,越南的什麼皇帝等,則都源秦始皇所創的皇帝這一名稱。—玖巧仔佛陀繡譜 2010年1月6日 (三) 06:22 (UTC)[回覆]
高麗國的初期君主稱海東天子,有廟號,政治地位上也不低於宋。但皇帝一說還是牽強,只能說是近似的皇帝制度吧,因為當時他們沒有明顯的宗主國Gzhao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19:12 (UTC)[回覆]
金富軾來過宋朝三次(使「上國」),高麗國相對獨立,但是政治地位還是低於宋。其第叫做金富轍,很像蘇家。Evawen (留言)
  • (+)支持合併,「皇帝」一詞最早源於公元前3世紀的秦始皇,是原創性名詞,且沿用至今超過兩千年,東亞各國曾出現的「皇帝」稱號都源於中國。歐洲的「皇帝」稱號最早自古羅馬時期,遠遠晚於秦始皇時代,同意列為「皇帝(西方)」。—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1月9日 (六) 06:12 (UTC)[回覆]
  • (-)反對,皇帝不是中國獨有的-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04:59 (UTC)[回覆]
    • Template:真有意思皇帝這一條目之前內容極雜,既講皇帝,皇帝(西方)還有沙皇哈里發法老等近似稱謂,後來條目內容有所改善,但將中國的皇帝獨立於皇帝這一條目之外,這實在是說不通,皇帝的來源,marvelgalaxy等也說了,本人不再重複。

將中國皇帝合併到皇帝這一條目皇帝不是中國獨有的有什麼什麼什麼樣的衝突?二千多年了,還在玩白馬非馬嗎? 好像也沒說把皇帝重定向到中國皇帝--玖巧仔佛陀繡譜 2010年1月11日 (一) 12:40 (UTC)[回覆]

什麼邏輯?把「中國皇帝」內容合併到「皇帝」之中就是中國中心論?那是不是要還要單獨再列幾個「歐洲皇帝」的詞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Marvelgalaxy對話貢獻)於2010年1月13日 (三) 13:50加入。

中國皇帝合併到這個條目。Gisbrother (留言) 2010年1月5日 (二) 14:47 (UTC)[回覆]

希望大家先討論,理性考慮彼此的理據。表決只是最後一步,如果討論能達致溝通、彼此認識的效果,也就不用表決了。如果跳過溝通這一步,即使表決結果出來了,也不是共識,只是比比哪一方人多嗓門大而已。--210.6.97.117 2010年1月16日 (六) 10:54 (UTC)


歷次討論總結[編輯]

按共識保留,以上討論部份內容由移動請求移動至L!tt|e+ung?\2o/O=] 2010年4月1日 (四) 04:1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