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陶中微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陶中微子
組成基本粒子
費米子
基本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萬有引力
符號
ν
τ
反粒子反陶中微子(
ν
τ
理論20世紀70年代中期
發現DONUT協作(2000年)
質量很小但不為零。參見微中子
電荷0 e
色荷
自旋12
弱同位旋LH: ?,RH: ?
弱超荷LH: ?,RH: ?

陶中微子Tau neutrino)是基本粒子微中子的一類,不帶電荷,符號為
ν
τ
;與陶子一起共同組成了第三輕子,因此稱作陶中微子。馬丁·佩爾與其同事在1974年到1977年間於SLAC 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通過一系列實驗檢測到陶子後,就有科學家預測了它的存在。[1]DONUT協作於2000年7月宣佈發現陶中微子。[2][3]

發現

[編輯]

陶中微子是標準模型中最後發現的輕子。費米實驗室在20世紀90年代啟動的DONUT實驗(英語: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Nu Tau)專門為了檢測陶中微子。這些努力終於取得了成功,DONUT協作項目在2000年7月宣佈了陶中微子的發現。[2][3]

陶中微子是最後第二種被發現的標準模型所預測的粒子,最後一種是已初步確認存在的希格斯玻色子

相互作用

[編輯]

DONUT實驗已經分析了核靶上203種微中子的相互作用。2001年,來自美國、日本等國的科學家發表論文稱,通過衰變研究發現了陶中微子的相互作用,該結果與標準模型的預測相同。[4]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 L. Perl; et al. Evidence for Anomalous Lepton Production in
    e+

    e
    Annihila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5, 35 (22): 1489. Bibcode:1975PhRvL..35.1489P. doi:10.1103/PhysRevLett.35.1489.
     
  2. ^ 2.0 2.1 Physicists Find First Direct Evidence for Tau Neutrino at Fermilab (新聞稿). 費米實驗室. 20 July 2000 [201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0). 
  3. ^ 3.0 3.1 K. Kodama et al. (DONUT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tau neutrino interactions. Physics Letters B. 2001, 504: 218. Bibcode:2001PhLB..504..218D. arXiv:hep-ex/0012035可免費查閱. doi:10.1016/S0370-2693(01)00307-0. 
  4. ^ Kodama, K. Observation of tau neutrino interactions. Physics Letters B. 2001-04-11, 504 (3): 218–224. doi:10.1016/S0370-2693(01)00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