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珍
李兆珍 | |
---|---|
李兆珍(1846年—1927年)本名廷忻,字姬偲,學名邴,字星冶、新冶、星野。福州長樂縣人。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書法家。[1]
生平
[編輯]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兆珍中舉人。光緒初年,任望都縣知縣,因政績突出而被稱為「李望都」。後來兼理唐縣,歷署撫寧縣、清苑縣等縣,升署蔚州、磁州、灤州知州。後來,李兆珍任天津府知府,獲保薦3次,循良3次。後來,他歷任河南汝南府、開封府知府,升任南汝光浙分巡兵備道。[1]
辛亥革命後,李兆珍任豫南觀察使、河南內務司司長。到北京後,任審計院院長。後來曾任參政院參政、安徽巡按使、參議院議員、安徽省省長等職。[1]
1921年6月2日,安慶各學校師生派代表赴安徽省議會請願,遭到驅逐,學生姜高琦身中七刀,經搶救無效身亡。「姜案」發生之後,倪道烺、馬聯甲與中國國民黨右派管鵬合作,企圖奪取安徽省政權。他們通過手下的劉道章、關芸農等人活動,由倪道烺出資300萬元,包辦安徽省議會,策劃推舉倪道烺為民選省長、管鵬為副省長,以便鎮壓各校風潮及學生運動(按當時體制,督軍無法管轄學校、直接處理學生示威遊行等事宜,民政問題由省長專門負責)。師生領袖們隨即決定各自回原籍活動,反賄選。李光炯、光明甫、史恕卿等人回桐城,盧仲農、朱子帆等人回無為,朱蘊山、沈子修回六安。他們搗毀選票櫃,收集並揭露賄選情況,還向北京政府控訴倪道烺、馬聯甲賄選罪狀。倪道烺、馬聯甲遂又以40萬元賄賂北京政府內閣總理靳雲鵬,任命倪道烺的老師李兆珍為安徽省省長。安徽民眾不承認李兆珍為安徽省省長。師生領袖們發動教職員及學生2000餘人,背行李睡在江岸,守住城門,不讓李兆珍登岸入城就任。李兆珍便化裝為商人混入安徽省長公署。安慶、蕪湖隨即舉行「三罷」,發動遊行示威直赴安徽省長公署。衛兵與師生衝突,打傷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教員王肖山,引發民眾憤怒。李兆珍最終逃出安徽省長公署。「驅李運動」成功,安慶召開了萬人慶祝大會。[2]
1927年,李兆珍逝世。[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李兆珍,福建省情资料库,于2012-6-17查阅. [2012-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朱蕴山:回忆五四运动前后在安徽的活动,新浪网,2009年04月21日. [201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