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匝道
外觀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回應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中,有關「匝道」一詞的討論
[編輯]- 「匝道」在香港最近似的慣用名稱,應為「附屬路段」、「接駁路段」或/及「引線」等,但不是「幹路」(C-D Road,或譯「集散道」)。因本人並非主修工程學,為免內容有不必要之誤導故,故特意掛有「專家擴充」和「小作品」模板,希望各較資深的「維基人」,可以協助邀請更適合的專業人士,或自行改善這篇條目。--Jonathan Leung (留言) 2008年5月9日 (五) 19:39 (UTC)
- 另外,本人看到另一「新條目推薦」中有如下內容(本人亦有同感)特節錄如下,供各「維基人」參酌:
...在下覺得這是中文維基的最大缺點之一:中文維基的其中一個弊病就是不勇於創建獨立條目,矯枉過正的合併主義,使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遠遠被外語維基(如英文、日文)所拋離...明明是很具有潛質的資訊,卻受到過多的限制而變得既沒質又沒量(甚至因字數少而被刪除),實在讓編者與讀者都感到氣餒。
- 各位須知,費心去創建具有參考價值的新條目,比酌量增刪原條目要困難許多倍(特別是如同本人般的「上班一族」,連私人時間都缺乏的情況之下,還要再抽空去寫作。)所以,請各位以平常心待別人。只要內容正確,沒有違反維基百科的宗旨就成了,別太執意於小節。共同努力,建立令我們自豪的中文維基百科。--Jonathan Leung (留言) 2008年5月9日 (五) 19:39 (UTC)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 構成道路交匯處的主要交通建設。供車輛進出主幹線與鄰近輔路的附屬接駁路段。稱為甚麼?(自薦,5,060 位元組--Jonathan Leung (留言) 2008年5月8日 (四) 18:55 (UTC)
- (!)意見:條目雖短,但這是很實有的「冷知識」。希望各位支持,這項具學術性的小條目。--Jonathan Leung (留言) 2008年5月8日 (四) 18:55 (UTC)
- (!)意見:我懷疑香港並無使用「匝道」一詞的習慣。粗略在網上搜尋,「匝道」只出現於提及中國大陸或台灣的公路的網頁。我再上香港路政署的網站尋找,也沒見到「匝道」一詞。最接近意思的就只有「支路」。如果有熟悉香港道路工程的維基人,希望協助查證一下「匝道」在香港的慣稱是甚麼。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5月9日 (五) 01:37 (UTC)
- (:)回應:根據香港公務員事務局的譯名指引,「distributor road」的對應中文名稱是「幹路」。--202.40.137.199 (留言) 2008年5月9日 (五) 09:14 (UTC)
- (-)反對匝道一詞並沒有問題,但條目建立超過5天且沒有大幅擴充,不合資格--坦克碌豬靠你(給我坦克!) 2008年5月9日 (五) 02:26 (UTC)
- (!)意見掛有專家擴充和小作品模板—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5月9日 (五) 07:50 (UTC)
- (!)意見時間已過,應提早不通過。—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8年5月10日 (六) 02:04 (UTC)
(:)回應︰匝道在香港應作引道(ramp)而不是幹路(distributor road)。若對於名稱沒有意見,建議使用noteTA進行全文轉換。—Baycrest (作客) 2008年5月10日 (六) 07:08 (UTC)
「支路」或許不應該重定向到「匝道」
[編輯]在中國大陸的交通運輸組織學課程里,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支路,其中支路是次幹路與街坊路的連接線,解決局部交通問題,以服務功能為主。這可能是語言習慣造成的誤會。——ClayM300(留言) 2020年11月28日 (六) 02:4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