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地平說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地平說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地球科學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哲學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地球科學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地球科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地球科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天文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關於地平說條目的爭議內容[編輯]

除古埃及文明和中華文明以外[2][可疑 –討論],多數文明都沒有意識到大地是球形的。

有人指出根據英文wiki,應該古代中國也沒有意識到地球是圓形,所以請求那些精通歷史的人來確定下該條目準確性。 --脳補。◕‿◕。讨论 2017年1月21日 (六) 03:11 (UTC)[回覆]

不用那麼糾結,沒有。此文大抵可協助認識。https://read01.com/4ejGQ.html。Cherjau留言2017年1月21日 (六) 07:23 (UTC)[回覆]
我以為有。上文所說地圓說的定義是西方地圓說;但我覺得只要符合地是圓形就可稱為地圓說。如商務印書館出版橋本敬造《中國占星術的世界》page25-28就指出渾天說是「將天和地都作為球狀」。––地底深山留言2017年1月21日 (六) 08:17 (UTC)[回覆]
張衡《靈憲》:「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他的看法是天圓地平。一般認為是球狀是刻意曲解那個渾天說的「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這比喻位置,他是要談天,並非說地。當然渾天說還有一系列證據證明張衡並不持有地是球型的概念,譬如說日出日沒他認為天下俱明俱冥。Cherjau留言2017年1月21日 (六) 08:52 (UTC)[回覆]
我對天文學沒有研究,您所說或為真,希望您可補充相應條目,但對混天說是地圓的觀點也應該提及。––地底深山留言2017年1月21日 (六) 09:42 (UTC)[回覆]
這還是得另請高明,我曾經稍微碰過明代科學史而已,有些許概念但沒有完整的脈絡。Cherjau留言2017年1月21日 (六) 12:17 (UTC)[回覆]
在維基文庫搜索 地圓:
  • 阮葵生維基文庫:茶餘客話》:蓋天雲天如蓋笠,宣夜則雲天了無質。方天以火光遠轉為比,惟渾天則以形圓里黃為喻。渾天古雖有其說,而未盡其論。唐之淳風、一行,宋之堯夫,元之郭太史、許魯齋,明之劉伯溫,皆聰明絕世,而未能明言天地之皆為圓體
  • 天經或問》:「今曰天體渾圓,古人亦曰,天如卵白地如卵黃,是天包於外,地亘於中也。然天乃輕清之氣,地乃重濁之滓,既為圓體,亘中能浮空而不墜乎?四面皆人,何以安其居也,而能辯其四方乎?」
  • 五禮通考》:「地圓之最可見者,如月食於地。景月之虧,必作灣形,由地景圓故也。使地不圓,何以有此圓景乎?易大曰坤至靜而徳方中庸曰振河海而不泄,皆地圓之證也。」「明史天文志:楚詞言,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渾天家言,天包地如卵裹黃,則天有九重,地為渾圓,古人已言之矣,西洋之說,既不背於古,而有驗於天。」「氏文鼎曰,周髀算經雖未明言地圓,而其理其算已具其中矣。試略舉之,周髀言北極之下,以春分至秋分為晝,秋分至春分為夜,葢惟地體渾圓,故近赤道則晝夜之長短漸平,近北極則晝夜長短之差漸大,推而至北極之下,遂能以半年為晝,半年為夜矣。」
  • 清史稿》:「廷琥謂古之言天者三家,曰宣夜,曰周髀,曰渾天。宣夜無師承,渾蓋之說,皆謂地圓
--地底深山留言2017年1月22日 (日) 01:23 (UTC)[回覆]
感覺清代的東西已經有點事後諸葛亮了。當然只是我感覺。——Artoria2e5 保持討論完整直接ping我回復 2017年2月1日 (三) 01:1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