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辜禮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甲必丹辜禮歡閩南語Ko͘ Lé-hoan;英語:Koh Lay Huan;18世紀?—1826年),自中國福建閩南地區下南洋,為檳城富商僑領。早期因反抗滿清而輾轉逃到馬來西亞,最終定居於檳榔嶼(今馬來西亞檳城),並成為第一位華人甲必丹。辜禮歡是殷實商人、農場主人、華人秘密組織頭人、僑界領袖及檳城開埠先賢之一,也是檳城創業領袖。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辜禮歡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至於詳細的地點,有漳州海澄、廈門翔安(清代同安縣)、泉州惠安、泉州晉江等數種說法。1908年英國倫敦出版,馬來亞雪蘭莪博物館館長H.C.羅賓遜編撰的書籍中,其家族祖籍地記為:「來自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辜厝村」,是為清代泉州府同安縣永豐鄉長興里辜宅保,即今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1]。在2022年出版的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有專文提出新證據,陳述對「白礁辜厝說」的考證,基本破解「惠安說」,但仍屬於「同安說」的範疇。[2]

在福建時,辜禮歡曾加入秘密社團洪門天地會),旨在對抗滿清。後來,辜禮歡逃往暹羅(今泰國),成功由該國南部地區入境。他成為洛坤地區領導人(他應該是1821年前後與辜氏的一個女兒在檳榔嶼結婚)的一位親密盟友。

後來,由於商業前景的鼓舞,他轉移到馬來半島北部吉打,再次落戶成功,建立了第二個家庭,成為在吉打瓜拉姆達的甲必丹

參與檳城成立

[編輯]

辜禮歡是檳城的開埠先賢之一。

亞齊鏈接和辣椒栽培

[編輯]

辜禮歡足跡也曾到隔鄰的印尼

家族

[編輯]

辜禮歡的後裔建了一個公司(宗族供祠、會館)。他的後裔對在檳城、吉打一代(北馬)生活的華人社會起了重大作用。

妻妾

[編輯]
  • 妻子,蘇憶娘(SawItNeoh),檳榔嶼馬來女子:育有六子二女[1]
  • 妾室,顏梅娘(GuanBo⁃eyNeoh),吉打馬來女子:育有二子一女[1]

子女

[編輯]
  • 長子辜國彩(蘇氏生),因妻子之故,被晉升為馬來西亞吉打州的州長(1821年至1841年)。
    • 次子辜登春,曾任吉打港口總督,育有三子辜尚景、辜尚達、辜尚德。
      • 次子辜尚達,受英殖民政府封為檳島首位華人太平局紳(JP)與市政府議員。父子兩人還一起與胡泰興英語Foo Tye Sin合作創立泰興達公司。
      • 三子辜尚德,育有四子,分別為辜立賢、辜立明、辜立清、辜立亭。
        • 三子辜立清,傳四名子女,分別為辜承忠、辜承福、辜西音、辜全音。
          • 次子辜承福,受封拿督並擔任國會議員。
        • 四子辜立亭,是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醫科畢業,曾任海峽殖民地工部局議員、受封太平局紳。
  • 次子辜安平(蘇氏生),清道光年間進士,曾任林則徐幕僚,後調職台灣官至道台。
  • 三子辜龍池(顏氏生),居吉打,育有辜紫雲、辜復蓬二子。
    • 長子經營墾殖業,育有辜鴻德、辜鴻銘二子。
      • 次子辜鴻銘,清末民初著名國學大師,曾任北京大學教授。
  • 辜雨水(蘇氏生)
  • 辜國忠(蘇氏生)
  • 辜國良(蘇氏生)
  • 辜國珍(蘇氏生)
  • 辜應雷(顏氏生)
  • 辜家齊
  • 辜熏烈

世系圖

[編輯]
辜宗
辜禮歡蘇憶娘顏梅娘
辜國彩辜氏辜安平辜國忠辜國良辜國珍辜雨水辜彩鸞辜蒞娘辜龍池辜氏辜應雷辜謙娘
辜登春辜氏辜琴薛面辜紫雲辜復蓬
辜尚景辜尚達辜氏辜尚德辜氏辜氏謝德泰辜顯忠辜顯榮陳笑翁富張悅施過黃寶岩瀨芳子辜鴻德辜鴻銘淑姑吉田貞子碧雲霞
辜禎善辜立賢辜立明辜立清辜立亭辜孝德賴快辜皆的王氏池田君子辜敦治丁瑞彬辜註治陳棧治辜津治黃逢平辜斌甫楊詠詩辜岳甫辜顏碧霞辜振甫辜嚴倬雲辜偉甫後藤具味辜京生賴淑蓉辜寬敏蔡國儀清水五十鈴戴淑華王美琇辜秀治蕭成美辜珍東辜守庸辜娜娃
辜承忠辜承福辜西音辜全音辜雅棽丁伯雄丁仲翹丁叔豪丁采靜黃熙宗黃達夫黃尚年黃杏苑辜濓松辜林瑞慧辜麗卿陳守寶辜麗芬辜啟允謝載慶辜成允侯天儀辜懷群胡其龍辜懷箴趙元修辜懷如張安平辜晏鴻辜敬之平賀京子辜弘毅辜朝明辜英明辜為明辜能以辜營商辜文綿
辜仲諒羅惠玲錢靖雯辜仲瑩李婷蘭辜仲立周靖華辜仲玉陳俊哲辜公怡賴柏瑾辜承慧辜公愷辜萱慧趙宗弘趙宗儀趙宗慧張倚蘭張倚竹
辜昱銓木村香莉辜昱穎辜宥鈞辜威達
辜濓恩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2 程巍. 辜鸿铭的“祖籍”及其槟榔屿祖先考. 光明網,來源:《中華讀書報》(2017年07月05日 13版). 2017-07-05 [202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7) (簡體中文). 
  2. ^ 蔡少謙. 關於辜禮歡祖籍地"古宅說"的質疑與"白礁辜厝說"的考證. 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來源:《銀同文研社》. 2022-04-26 [2023-10-07] (簡體中文).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