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行人地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英国政府网站有约略提到一些[编辑]

https://www.gov.uk/foreign-travel-advice/taiwan/safety-and-security114.24.49.79留言2023年4月29日 (六) 03:19 (UTC)[回复]

讨论行人地狱此条目是否有可收录性的价值[编辑]

我现在看到的版本,条目的来源有86个,但七成以上是引用自新闻报导,另有二成是采用评论网站、部落格或youtube影片,剩余不足一成才是出自监察院营建署等官方来源。针对来源引用自新闻媒体的报导数量(不计youtube播放的新闻影片),我粗略做了以下统计:

  • 上报:2
  • 自由时报:15
  • 联合新闻网:10
  • 三立新闻网:3
  • Yahoo News(包含Yahoo Finance):17
  • 台视新闻:1
  • 公视新闻:1
  • ETtoday新闻云:2
  • NOWnews今日新闻:1
  • Taipei Times:1
  • 风传媒:2
  • 镜周刊:2
  • 今周刊:1
  • Newtalk新闻:1
  • MSN新闻:1
  • 毎日新闻:1

根据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是新闻报导资讯收集的地方,然而现在条目的整篇介绍几乎要变成新闻报导与个人观点的收集处。如果行人地狱真是值得收录至维基百科,来源上必须要先得到支持。也就是说,目前这些来源都是第一手并不足以支持可收录性,应该要引用第二手才能验证,最好是独立第三方来源更能证明可收录价值有多高,如此才不会到处充斥着新闻报导与个人观点,显得条目介绍相当偏颇,而资讯来源窄化。在没有改善之前,我建议现状依照Wikipedia:可靠来源Wikipedia:中立的观点筛选,只保留适合维基百科收录的内容与可靠度较高的来源。正是需要筛选,可能会大大地移除很多内容与来源,这必须要经由各位评估,所以请你们讨论。--2001:B011:A401:3609:84D1:F615:9613:A34E留言2023年7月14日 (五) 00:30 (UTC)[回复]

现在的版本我倾向(►)移动维基学院,不太像是百科的写作方式。--冥王欧西里斯留言2023年7月14日 (五) 01:18 (UTC)[回复]
“目前这些新闻都是第一手”新闻就已经是第二手来源啊。有新闻这样用代表这个用法存在,而有来源解释什么叫行人地狱那就已经达成关注度要求,没有删除或移动到学院的需要。收录新闻就多余了。--西 2023年7月14日 (五) 02:15 (UTC)[回复]
  • 对“行人地狱”而言,上述新闻媒体都是第二手来源。
  • 对“行人地狱”而言,上述新闻媒体都是独立第三方来源。
  • 整个条目引用数十个新闻报导,对“行人地狱”做了全面介绍,符合关注度要求,不需要移动到维基学院。
  • 条目仍有改进空间,“成因”和“对策”段落的部分内容疑似原创总结,并且应改写为散文格式;“事故纠纷摘录”应做清理。
--CaryCheng留言2023年7月14日 (五) 03:44 (UTC)[回复]
那是一个在台湾的热词,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成因”、“建议对策”之类的内容。作为流行用语只需要将流行用语说好就成。--Ghren🐦🕑 2023年7月14日 (五) 06:09 (UTC)[回复]
一个能让政府当成需要严肃处理的事项的流行用语不能只当成流行用语来写,而要当成事件或现象来写。Sanmosa In vain 2023年7月16日 (日) 12:13 (UTC)[回复]
现象及流行语也可以一起写,但当前条目内容,像是汇集各路观点和一手资料的原创总结,可读性不佳。--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16日 (日) 13:37 (UTC)[回复]
新闻媒体中如果“使用”行人地狱这个词,那只能算是关于这个词的第一手来源。而对于台湾交通的部分,如果作者不是交通管理相关专业,在没有同侪审查的新闻媒体上评论台湾交通,虽然引述了个案或统计数据,也不算是可靠的第二手来源。--C9mVio9JRy留言2023年12月2日 (六) 09:22 (UTC)[回复]

关于行人地狱的文体[编辑]

关于行人地狱的文体,请各位阅读成因各界反应建议对策社会瞩目伤亡事故或纠纷摘录等章节,当你们阅读过之后,是否有感到阅读吃力或眼睛不适?

如果有,按照格式手册的范例,将行人地狱现在使用的条列文体改写成散文,那么有哪些章节必须是散文?还有,我们面对行人地狱如此庞大的内容,要如何将文体改写?

假设确定要将文体改写,这会是一项大工程,绝对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得到,所以我只能在这里请求社群协助。另外,行人地狱的内容成长是相当快速,除了要对内容清理之外,社群是否有考虑过对条目进行拆分?--2001:B011:A401:501C:A49F:43D1:4D9C:5767留言2023年8月23日 (三) 07:09 (UTC)[回复]

一般来说, 会先考虑精简条目内容, 最后才考虑条目的拆分。不恰当的条目拆分可能会让一个冗长而不理想的条目, 变成二个不理想的条目(而且一阵子之后,可能会变成二个冗长而不理想的条目)。--118.150.239.154留言2023年8月24日 (四) 13:54 (UTC)[回复]
不要净说一些与问题是相同考虑到担忧之事,这等于是没回答。--2001:B011:A401:5546:C41:C9A9:F002:8396留言2023年8月27日 (日) 12:46 (UTC)[回复]

移除没有来源的内容[编辑]

在"混乱无序和执法取缔无效的交通现况危害行人安全"段落中, 有一段话是:"台湾警察非常普遍和常态化的违法失职与懒惰懈怠,警察欺善怕恶,有前科还可以当警察,警察只知接受请托关说等各种原因造成执法取缔完全没有效果,并且让台湾人对警察观感很差,民众非常讨厌警察", 这段话没有参考资料, 因此先移除。

在"在野党团"段落中, 有一段话是:"以及表示因为台湾警察糊涂无能和纪律败坏到处都是,有前科还能当警察,让台湾人对警察非常厌恶、观感极差,所以要求中央政府必须予以汰除才能有效的对路霸和违停执法取缔,也才能够保障行人用路的安全", 这段话也没有参考资料, 因此先移除。--36.229.121.172留言2023年12月4日 (一) 15:4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