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Kiaa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Kiaa!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可使用编辑工具条上的Signature icon.png按钮。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希望您能享受编写人类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乐,成为一名维基百科人。我是欢迎您的维基百科人:Guests 06:34 2007年1月11日 (UTC)

欢迎来到维基百科[编辑]

从北美华人e网来的朋友您好,欢迎来到维基百科,若有编辑上的疑问或是对维基的规范不了解,可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发问。--Jasonzhuocn...中文维基skype公开聊天室 19:34 2007年1月11日 (UTC)

可靠来源及可供查证[编辑]

请见Wikipedia:可靠来源

  1. 一般而言,维基百科的条目不能依靠一次文献,而是要依靠于谨慎的采纳了一次文献的、可信赖的二次文献
  2. 我们不可以使用未经可信赖出版者发布的一次文献。

还有Wikipedia:可供查证

  1. 百科全书应该只依据已经获得具公信力的出版者出版过的事件、主张、理论、概念、意见和论证。
  2. 为了让资讯可以被维基百科接受,你必须说服一个有公信力的媒体来帮你出版你的报导,而这将会经过一个类似同行评审的过程。他可以被记者、编辑,或者还有fact-checker来加以确认,如果报导有问题,还可能进一步由律师和总编辑来检查。

另外请注意中文维基百科与英文维基百科的参与者,以及他们所形成的共识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谢谢您。--Jnlin讨论) 04:37 2007年1月12日 (UTC)

别的BBS我不敢说(因为我没有参与编辑),至少批踢踢是有的。另,您提及的著作权问题,只要用不同的文字描述同一件事情,最后再加上报导来源即可。提供可靠来源的责任是参与编辑的人。--Jnlin讨论) 05:06 2007年1月12日 (UTC)
请问”具有公信力的媒体“的具体涵义。这个词在中文版共识中并没有解释透彻。批踢踢条目中所引用的报道根本不能覆盖其描述的绝大多数内容,请问这个”媒体报道“是否也可以认为出自ptt本身的信息?因为描述与论坛相关的条目毕竟和描述其他事物很不相同。多谢。本人问题很多而且提问方式比较尖锐,见晾--Kiaa 05:18 2007年1月12日 (UTC)
回答您的问题,标准不一,但我自己的标准是只要地方商业报纸在非广告的版面报导过即可。另,描述论坛相关的内容不宜过多,例如“灌水流派”一般人来看没有兴趣,黑话部分似乎可以找四五个有代表性的讲就好,其他可以加入网络语言之类的条目,重点应摆在该网站的历史及为何对北美华人重要(例如北美华人上网族群有50%会上本网)。就如批踢踢之前把Ptt名人都放上去(名人一年选一次,十年以后Ptt这条目就全部都是名人了),这根本就没人要看。--Jnlin讨论) 05:24 2007年1月12日 (UTC)
很不幸,我对ptt名人很感兴趣,请问在哪里能找到?--Kiaa 05:26 2007年1月12日 (UTC)
您可以在 Ptt 条目的历史中找到,不过我也忘记是哪个版本了,可能要麻烦花点时间。--Jnlin讨论) 05:29 2007年1月12日 (UTC)

希望这个条目[编辑]

  1. 在首段补充重要性(参考批踢踢等相关条目)
  2. 将标点符号由半形改为全形(例如逗号是“,”,不是“, ”;引号是“”,不是" ")
  3. 补充第三方可靠报导(非必要,但没有则可能会被加上{{unreferenced}})。

如果完成,请通知我(在我的讨论页留言),这样我可以撤回投票 :) --Jnlin讨论) 05:24 2007年1月12日 (UTC)

另外,关于与未名空间的对峙问题,存在有很大的不中立问题,而这是违反Wikipedia:中立的观点的。“写一篇中立的文章时应该提出双方的观点并解释双方的观点。”这个问题也有可能会被加上{{NPOV}},也是编辑战或破坏的来源,希望您能补充对方的观点,谢谢您。--Jnlin讨论) 05:36 2007年1月12日 (UTC)
在此条目中,我未加入任何反对未名空间的内容,现在也许需要double-check--Kiaa 05:50 2007年1月12日 (UTC)
这部分现在已经修过了,这样较为中立,但建议补充未名空间的声明或是他们的观点。如果我猜的正确,整件事情并没有造成两方纷争(亦即未名没有到贵论坛发表意见)?这样的话这句话就不用写了,因为转贴这种事情网络上到处都在发生,写也写不完的。另,首段的质量还须加强,注册人数是一个代表,文章数就不是了(难道不会砍文章?灌水文章算不算?)。像Ptt那样的首段就写的不错,请您参考。--Jnlin讨论) 06:14 2007年1月12日 (UTC)
难道ptt的版务们都不定期整理版面删除水文?p.s.貌似台湾的wikier都很相信媒体和记者的话啊。北美的中文媒体文章大多都是抄的,根本没有自己的记者。--Kiaa 06:28 2007年1月12日 (UTC)
不是相信记者。相不相信记者是百科读者的自我判断,撰写百科的人应该忠实的呈现外界观点给百科读者。另,在Ptt确实版主的职责即是整理版面、砍除水文等。--Jnlin讨论) 06:33 2007年1月12日 (UTC)
另,与其他论坛的关系都是矛盾?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Jnlin讨论) 06:16 2007年1月12日 (UTC)
北美各大中文论坛之间的关系都是矛盾,主要因为政治立场问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国亲两党都还有矛盾呢。--Kiaa 06:21 2007年1月12日 (UTC)
另外,也不需要急着一时完成,明后天休假时再写也许会有更棒的想法与点子。--Jnlin讨论) 06:19 2007年1月12日 (UTC)
请先把删除投票去除,否则我无法安心写wiki,谢谢。--Kiaa 06:21 2007年1月12日 (UTC)
刚刚本来想撤销的,但发现Wikipedia:关闭删除投票内规定,撤销投票的适用条件是“提议者撤销请求,并且无反对票。”,不过现在有几位投下删除票,因而我不能够直接撤销,必须等无人反对删除投票才可以。在投票过程中,还是可以编辑的,请您安心编辑 :) --Jnlin讨论) 06:26 2007年1月12日 (UTC)
删除票既成事实,难道我还要跟他们一个个的都讨论过来么?浪费的这些事件干点什么不好。。。--Kiaa 06:30 2007年1月12日 (UTC)
什么叫“无人反对删除投票”?什么叫“提议者撤销请求,并且无反对票。”?到底是反对什么?反对删除还是反对提议者撤销请求?中文wiki上的7天投票期限太长了,还是英文的好,只有5天。--Kiaa 06:36 2007年1月12日 (UTC)
所以说您只要专心写条目就好,自然会有维基人投保留它。另,维基的投票若没有特别声明,在结束之前都可以撤回或改变的。--Jnlin讨论) 06:37 2007年1月12日 (UTC)
也可以参考一塌糊涂BBS行文方式,比PTT的段落更为分明。--Jasonzhuocn....台湾社群 06:38 2007年1月12日 (UTC)
我只是想搞点新意而已,我很讨厌教条的东西。但是一塌糊涂BBS行文方式我是永远支持的。--Kiaa 06:43 2007年1月12日 (UTC)

小龙mm你好[编辑]

--67.15.151.110 19:56 2007年1月23日 (UTC)

http://www.huaren.us/dispbbs.asp?boardid=301&replyid=1001000&id=277814&page=1&skin=0&Star=1

--67.15.151.110 19:58 2007年1月23日 (UTC)

Contact Info for huaren.us:

MONRIDA Inc Burnaby, BC V5V 1J4

Canada +1 604 872 6288 admin [at] huaren.us

http://www.alexa.com/data/details/main?q=huaren.us&url=huaren.us

--67.15.151.110 20:01 2007年1月23日 (UTC)

其实没有必要把维基百科这个网站看得太重要,你可以看看mitbbs那个条目,以及对话页,大家也就是随便写写,用不着太当真。那些维基的管理员看到你们这么重视,也就会故意刁难,本来都是同行,现在你们求他们,他们就牛逼起来了,作为例子你可以看看18:06 2006年4月8日 Louer (Talk | 贡献) (暂时解除保护,望大家客观编辑。) 的言行,至于投票删除你已经有体会了,你要求人家,原因很简单,人家是主场。--67.15.151.110 20:10 2007年1月23日 (UTC)

曾被5次提删后又恢复的条目--高琳琳[编辑]

关于高琳琳一传奇条目,曾被5次提删,4次恢复(最新一次是我按Wikipedia:删除检讨#高琳琳中的意见而恢复的)。最初2次提删,条目均几乎一面倒支持删除。之前我一直担心若我改善了条目后仍被提删,不是变得徒劳无功?所以只是花了少少时间在收集相关的报导上,并提出待条目被确定保留后,会为条目作改善。第3次提删时,我提出条目曾被多次重建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之一,且第2次提删时Wing在没有确实共识下删除,于是条目又被重建,然后在一个小时内又被提删,但是以这个没什么内容的版本被提删当然看的人会认为没重要性。条目每一次被恢复的版本也是较简陋的,所以我便翻查一般用户看不到的纪录而恢复条目,之后在支持、移动、反对的意见相持下(第3次),条目最后以“无共识”暂告一段落,暂时保留。事隔约2、3星期后,有人再次提删条目(第4次),这次意见比较一致,因以无人作出改善为提删理由(这是我事后返查纪录而得知的),但却较少人投票,最后在4票删除,2票移动下,条目再被删除。直至最近我看到Wikipedia:删除检讨#高琳琳中有意见希望恢复条目,我认为再次投票讨论一个大家被多次提删、多次反对的条目没意义,于是我立意先恢复条目,将资料整理,然后再重写条目。故事还未结束,最近被提请快速删除了。

这次我将条目先扩写了。然而,这个版本又是否符合著目性、显著性、重要性?条目又是否应(►)移动高琳琳事件(±)合并先天性横膈疝气?请大家看完条目后到Talk:高琳琳表达意见一番,踊跃提出批评及需改善地方。这次我已通知包括阁下在内曾投票此条目去留的用户,希望得到较全面的回向。Stewart~恶龙 12:07 2007年3月5日 (UTC)

纽约地区聚会?[编辑]

最近纽约地区附近的中文维基人正在讨论聚会的事宜。请至这里参与讨论,谢谢。-- Nikopoley✪尼可波里|《举手发言》 19:41 2007年3月6日 (UTC)


新布朗斯维克[编辑]

女士早上好(我这里),我刚才在新布朗斯维克页面给您留了言。还希望您能抽时间把参考文翻译成中文,并显示几幅那里的照片让大家看看。

如您还在找满意工作,预祝您成功。 Coolant 2007年5月16日 (三) 00:29 (UTC) (新人)[回复]

Dear Kiaa! Nǐhǎo![编辑]

My name is Eschweiler (German Wikipedia) / Esc-hweiler (English Wikipedia), and I hope that you do not mind that I contact you in English. I saw your indication en-3, and I for myself speak less than a dozen words Chinese.

Could you please write a Chinese Wikipedia article about the town of Eschweiler? I have already translated into about 30 languages, but Chinese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 missing. It would make me very happy. The article does not have to be long.

Thank you very much! Duōxiè! --Esc-hweiler 2007年7月19日 (四) 17:51 (UTC)[回复]

I see that it is written! Duōxiè! --Esc-hweiler 2007年8月16日 (四) 22:23 (UTC)[回复]

北美华人e网页面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北美华人e网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投票表决是否应该删除。有编者认为条目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参见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条目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的意见;请在WP:页面存废讨论#北美华人e网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条目,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顶端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11月2日 (一) 02:24 (UTC)[回复]


北美华人e网快速删除通知[编辑]

您好,你创建的页面被认为符合快速删除的标准,已被提出快速删除。

若您认为这个通知被错误地放到了这里,您可以将{{hangon}}放置到被提删页面的顶部(但放置到快速删除模板的下面),并在讨论页阐明您的观点。但是,一旦条目被加入快速删除模板,只要条目满足快速删除的标准,它便可能立即被删除。请您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但也请您大胆改善条目,以使其尽量满足维基百科的方针与指引。在该条目被删除后,您可以联系管理员,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将被删除前的条目通过邮件发送给您,便于您未来重新编写条目。 --Yravi.kJ 2009年11月3日 (二) 13:22 (UTC)[回复]

送给您一枚星章![编辑]

原星章
感谢你对中国近代史曾国藩,曾荫权,俞正声研究,他们会影响全香港及全中国人生活变坏!

--邓小平复制人黄鲁宏(user:cn223)()(★) 2013年2月13日 (三) 08:38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Kiaa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编辑]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