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富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富羲,英文直译:费希尔巴凯
Emil Fischbacher
出生1903年8月9日
英国大英帝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
逝世1933年5月27日
中华民国新疆省
职业中国内地会传教士

巴富羲(Emil Fischbacher,1903年8月9日—1933年5月27日)是苏格兰中国内地会医疗传教士,1930年代在新疆传教,因救死扶伤而染病殉职。安葬于新疆乌鲁木齐东山墓园。

1903年8月9日,巴富羲,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家庭,父母信仰虔诚,愿意自费支持儿女到海外传教,不用差会支持。他们的8个儿女,都从小参加主日学和教会聚会,立志到海外传教。巴富羲排行第六,上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弟一妹。大姐巴若兰小姐(Miss Elizabeth Fischbacher)于1922年首先加入中国内地会,前往中国山西省传教,影响该省中国传道人杨绍唐牧师。1939年以后与倪柝声同工。弟弟巴辅胜(Theodore Fischbacher)在1933年巴富羲殉职的同年加入内地会,在中国山西省工作15年。

巴富羲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考取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会(L.R.C.P)等资格,在曼彻斯特等地开业行医。

1931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巴富羲从英文版《亿万华民》(China's Millions)上读到一封公开信,呼召200位宣教士前往中国。巴富羲受感加入到中国内地会的宣教行列,成为200名宣教士之一。这是一个信心差会,一切需要皆祷告仰望基督的供应,因而婉言拒绝了父亲的经济支持。1931年12月31日,巴富羲乘船离英前往中国。1932年2月1日到达上海,当时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中日战事使他们滞留上海,他们参与救治国军伤兵,姐姐巴若兰也从山西洪洞赶来上海与巴富羲相聚。

巴富羲乘船抵达安庆,与72名西方传教士在语言学校接受了两个月的语言训练课程,有6人被分派到新疆的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工作,除了他,另外五位是赵立德(Raymond H. Joyce,英国)、朱佩儒(William J. Drew,英国)、何仁志(George F. Holmes,英国)、柏爱生(Aubrey F. Parsons,澳大利亚)和石爱乐(Otto F. Schoerner,美国)。新疆资深宣教士胡进洁(George Hunter)当时正在上海,陪同这些新兵经北平、1932年9月13日从张家口出发,巴富羲驾驶福特货车,穿越内蒙古的茫茫戈壁,于10月17日到达新疆哈密,直到11月9日才到达迪化。旅途历时57天。

当时甘肃回族军阀马仲英部队进攻新疆,资深宣教士胡进洁马尔昌(Percy C.Mather)和六位新来传教士都投入到救治数百伤兵的紧张工作。巴富羲身心过度劳累,体力透支,而感染伤寒,于1933年5月27日清晨去世, 葬于迪化。去世时只有29岁。

传记

[编辑]
  • 海思波(Marshall Broomhall):《为何枉费?》(To What Purpose?)伦敦,1933年
  • 石爱乐(Otto F. Schoerner):Serving Christ (Pine: Focalpoint 1997)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