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色
五色又稱五方正色,是東亞傳統中的五種正色,即青(藍)、赤(大紅)、白、黑、黃五種正色,分別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相對應。源於中國,最早出現不遲於周朝[1][2][3]。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未曾間斷的漢字文化記錄了許多上古時期的文明起源。其中對於色彩的理解不但與哲學、宗教、自然科學和醫學聯繫在一起,同時也創造了豐富的中國古代絲織品文化。五色的概念在上古典籍中經常被提及,如《禮記》學記中的;「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淮南子的「色者,白立而無色成矣。」在周朝時,社會就有了嚴格的色彩規範。從官員品級到婚喪嫁娶都有嚴格的色彩規範 。
中國文化深刻影響了東亞國家,其中越南和朝鮮半島同屬中華文化圈。並因為是明朝屬國,在服飾和習俗上繼承了許多中國明代文化的特徵。五方色文化同時也在漢字文化圈內傳播,並成為朝鮮族的民族五色。
五行
[編輯]中國傳統色彩與五行相配,利用五行生剋來解釋五色的生克。這套理論應用於五方,稱爲五方色,分別是:青(東)、赤(南)、黃(中央)、白(西)、黑(北)。這套理論應用於解說中國王朝的更迭,稱爲「五德」,例如周朝屬火德(赤色),秦朝屬水德(黑色),故秦代周(水克火)。 儒家典籍《周禮》曾述及所謂「五帝」的概念。《史記正義》引《國語》就指:「蒼帝(或為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或為白招拒),黑帝協光紀,黃帝含樞紐。」文獻中未有實質指明五帝的姓名,緯書《尚書帝命驗》稱:「蒼帝名靈威仰,赤帝名文祖,黃帝名神斗,白帝名顯紀,黑帝名玄矩。」五帝分別隸屬五色,分屬五個方位
正色與間色
[編輯]五方色有五方正色與五方
在朝鮮的發展
[編輯]五方色(韓語:오방색 obangsaek)理論在朝鮮半島較為流行,成爲朝鮮族的傳統文化色彩,常被應用在韓服上。目前其英文翻譯「obangsaek」便是西方國家根據韓語音譯的。
- 青(藍),木,東
- 赤(大紅),火,南
- 黃,土,中央
- 白,金,西
- 黑,水,北
- 相生間色(상생간색)
靘 :木生火纁 :火生土- 硅:土生金
黻 :金生水- 黯:水生木
- 相剋間色(상극간색)
- 綠:木克土
騮 黃:土克水- 紫:水克火
- 紅(粉紅):火克金
- 碧(淺藍):金克木
相關發展
[編輯]和佛教互相影響
[編輯]佛教五色和道教五色(即五方色)較為相近,故佛教傳入漢地後,兩者趨同,藏地亦受影響。上座部佛教五色中的「橙色」在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多用黑色、綠色代替。
端午節有系五色縷的習俗。五色縷,又名五色縷、五色線、五色糸、五彩線、長命縷等,是以五色相配所結的線縷,佩戴在手腕上、腳腕上或身上,常用為招祥避厄的護身飾物。佛教中也有五色縷[6],受到道教的影響,佛教五色縷也時有應用道教的五色。線縷在後世也可串以水晶、珠子,稱爲五行珠等。
五色旗
[編輯]1906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採取的國旗,即五色旗。五色旗所用的五色紅、黃、藍、白、黑表示與五行相呼應之五常、五聲、五音、五味、五色等傳統文化概念。另亦代表漢、滿、蒙、回、藏,象徵五族共和,按照民國政府的解釋,這五色同時也是五族各自喜歡的顏色。此後國內制定的各種政府機構官方旗幟,也多用到這五色。
1932年,日本扶持東北滿洲國傀儡政府,提出五族協和,也採取傳統五色作為旗幟,但對各個顏色有新的解釋:和族(紅色)、漢族(藍色)、蒙古族(白色)、朝鮮族(黑色)、滿族(黃色)[7]。
越南各地的祠堂、道觀場所及節日期間仍使用傳統的五行旗,由對應五方色同心方形組成,中央印漢字或是其他符號[8]。
註釋
[編輯]- ^ 《周禮· 冬官考工記》:「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
- ^ 《書· 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清 孫星衍疏:「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黃無玄為五也。」
- ^ 《禮記· 玉藻》:「衣正色,
裳 閒色。」唐 孔穎達疏引南梁 皇侃曰:「正謂青、赤、黃、白、黑五方正色也。」 - ^ 《論語· 陽貨篇》:「
惡 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 「五方正色:青赤白黑黃;五方間色:綠爲青之間,紅爲赤之間,碧爲白之間,紫爲黑之間,緇爲黃之間也。故不用紅紫,言是間色也。」
- ^ 見《藥師七佛經》
- ^ Manchukuo (Japanese Puppet State in China) [滿洲國(日本在中國扶植的傀儡國家)]. 世界旗幟網. 2009-08-08 [201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5) (英語).
- ^ 世界旗幟網(FOTW)的Vietnamese Religious and Festival Fl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