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里柴三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北里柴三郎
Shibasaburo Kitasato.jpg
北里柴三郎, 1853 – 1931
出生嘉永五年十二月二十日(1853年1月29日)
江戶幕府肥後國阿蘇郡北里村(現熊本縣阿蘇郡小國町
逝世1931年6月13日(1931歲-06-13)(78歲)
 大日本帝國東京府東京市麻布區(今 日本東京都港區
國籍 日本
母校東京醫學校
柏林大學
知名於首次培養破傷風菌
發現血清療法
開發抗血清
發現腺鼠疫病原菌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細菌學
機構北里研究所日語北里研究所
博士導師Nobel prize medal.svg羅伯·柯霍
博士生Nobel prize medal.svg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北里 柴三郎
假名きたざと しばさぶろう
平文式羅馬字Kitazato Shibasaburō

北里柴三郎(日語:北里 柴三郎きたざと しばさぶろう Kitazato Shibasaburō,1853年1月29日-1931年6月13日),日本醫學家細菌學家從二位勲一等旭日大綬章男爵醫學博士

北里是許多重要機構的創始人,包括私立傳染病研究所日語伝染病研究所(現・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土筆岡養生園日語土筆ヶ岡養生園(現・北里大學北里研究所醫院日語北里研究所病院)、私立北里研究所日語北里研究所(現・學校法人北里研究所日語学校法人北里研究所)。此外也是北里大學校祖、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科(現・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創始人兼初代科長、慶應義塾大學醫院初代院長、日本醫師會創始人兼初代會長。

生平[編輯]

嘉永五年十二月二十日(1853年1月29日),北里柴三郎出生肥後國北里村(今熊本縣阿蘇郡小國町)世代相傳的莊園的家中。慶應二年(1866年)北里柴三郎來到熊本,進入田中司馬(儒者、醫學)的補習班。明治二年(1869年)12月,北里柴三郎進入熊本藩的藩校時習館,開始刻苦鑽研學問和武藝。明治四年(1871年)2月,進入熊本的古城醫學所醫院就學,師從蘭醫曼斯菲爾特(Constant George van Mansveldt)。

明治八年(1875年)4月,22歲的北里柴三郎進入東京醫學院(1877年改名為東京大學醫學部)就讀。明治十六年(1883年)4月松尾臣善(第6代日銀總裁)與長女·後宮結婚。7月從東京大學醫學部畢業[12](預科3年,本科5年的課程7年半結束)。11月內務省衛生局任職。明治十八年(1885年)11月,留學德國。

研究生涯[編輯]

明治十九年(1886年)1月,進入德國柏林大學的科赫研究室開始研究。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與貝林一起在世界上最先成功培養破傷風菌。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在世界上首次發現血清療法,開發出對紫藤毒素和破傷風毒素的抗血清。12月,為了肺結核治療研究從皇室被賜一千日元,留學期間延長1年(內務省停職)。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8月,獲得醫學博士學位。返回日本根據福澤諭吉們的援助設立傳染病研究所。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2月,傳染病研究所遷移到芝區愛宕町,製造藤蘿抗血清,並開始進行治療。1894年5月,在被日本政府派遣調查的香港爆發的嚴重鼠疫。至6月,北里柴三郎發現了作為感染症的腺鼠疫的病原菌。大體上同時,亞歷山大·耶魯山也發現了鼠疫菌。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3月,傳染病研究所移交給國立(內務省),4月就任所長。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北里與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曾被提名首屆(190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最終15人名單內)[1],但只有貝林獲獎[2]。雖未獲獎,但北里、貝林2人共同開發血清療法的史實已被確認。日本學界設有貝林、北里獎(ベーリング・北里賞),紀念他的貢獻。2015年,為紀念北里教授而設立的北里研究所日語北里研究所北里大學分別迎接100週年、50週年之後的第一年,該校教授大村智獲得日本人第23個諾貝爾獎、第3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事長、校長在祝賀聲明中,視之為「北里的繼承人」:

理化學研究所所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評論:「(大村智的獲獎)達成了北里柴三郎教授的悲願」。[4]

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4月,日本聯合醫學會會長。9月被任命為帝國學士院會員。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6月,迎來恩師科赫夫婦。大正二年(1913年),成立日本結核預防協會,擔任副會長。

大正三年(1914年),傳染病研究所從內務省移交給文部省,併入東京帝國大學時,反對移管而辭去所長。此時,以志賀潔為首的研究所全體職員一起提出了辭呈。傳研騷動。11月5日投入私人費用設立北里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大正四年(1915年),在設立恩賜財團濟生會芝醫院(現在的東京都濟生會中央醫院)的同時成為第一任院長。大正五年(1916年)11月,合併府縣的醫師會,成立大日本醫師會,就任會長。大正六年(1917年),北里柴三郎致力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的創立,成為第一代學部長(醫學專業1920年(大正9年)改稱為醫學部)。大正十二年(1923年),日本醫師會創立。就任第一任會長。大正十三年(1924年)2月,男爵敘爵。昭和三年(1928年)5月辭去醫學部長一職,就任顧問。

昭和六年(1931年)6月13日5點,北里柴三郎因腦溢血病逝於東京麻布的家中,享壽七十八歲。6月17日,在青山殯儀館舉行了葬禮。之後長眠於東京青山靈園內。

貢獻[編輯]

榮譽[編輯]

北里柴三郎的半身浮雕
北里柴三郎之墓

爵位[編輯]

  • 1899年(明治32年)5月20日-正五位
  • 1904年(明治37年)6月10日-從四位
  • 1909年(明治42年)6月21日-正四位
  • 1914年(大正3年)
  • 7月10日-從三位
  • 11月30日-正三位
  • 1931年(昭和6年)6月13日-從二位

勳章[編輯]

  • 1892年(明治25年)12月29日-勛三等瑞寶章
  • 1894年(明治27年)10月13日-旭日綬章
  • 1906年(明治39年)4月1日-勛二等瑞寶章
  • 1911年(明治44年)8月25日-一對金杯
  • 1919年(大正8年)10月25日-旭日重光章
  • 1920年(大正9年)
  • 6月11日-一組金杯
  • 12月1日-一組銀杯
  • 1924年(大正13年)2月11日-男爵
  • 1928年(昭和3年)11月10日-大禮紀念章
  • 1931年(昭和6年)
  • 1月16日-一組帶花紋的銀杯
  • 6月13日-勛一等旭日大綬章

外國勳章[編輯]

  • 1909年(明治42年)8月20日-普魯士王國:星章赤鷲第二等勳章
  • 1910年(明治43年)12月24日-挪威王國:聖奧拉夫第二等甲級勳章
  • 1914年(大正3年)5月14日-法國:萊昂多努爾勳章

學術獎[編輯]

  • 1892年(明治25年)5月1日-普魯士王國:普魯夫埃索

親屬[編輯]

妻子乕(1867-1926)是松尾臣善的次女。1883年結婚,育有6個孩子(3男3女)。

長子・俊太郎(1895-)法科、

次子・善次郎(1897-)進入理科後就職於理科,

末子・良四郎(1907-)就讀於工學,成為實業家。

長女·安子(1893-)畢業於學習院女學部,成為渡邊藏妻。

長子俊太郎與土木·鐵路技術人員杉浦宗三郎三女兒·晴子結婚有一個孩子但與三井物產在職期間的1925年發生了與小9歲的22歲的赤坂的藝妓·琴壽和中禪寺湖一起自殺未遂(藝妓水死),與晴子離婚後,1927年與橫濱的絲織品商·椎野正兵衛商店的長女·婦女美子再婚(前妻晴子與擔任大藏官僚的日本長期信用銀行首任董事長原邦道再婚)。

柴三郎有許多私生子,他與柴崎ナカ之間有文太郎(1918-)、武次郎(1922-,以後生物學家)、三村こおとの間にトミ(1915-)、陽子(1918-)、正十郎(1921-)ともうた。

弟弟北里裟男是帝國生命保險公司(現在的朝日生命保險相互公司)的大股東,常務董事,彌生無盡公司顧問,妻子是柴三郎妻子的妹妹。妹妹的一位是神官藏原惟曉的妻子,他的兒子是詩人藏原伸二郎。另一個妹妹是惟曉的弟弟,政治家藏原惟郭的妻子,其兒子是評論家藏原惟人。明治制果的會長,成為了最高顧問的北里一郎的孫子。

其他子孫還有擔任熊本縣議會議長的北里達之助。

紀念[編輯]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Shibasaburo Kitasako - Nomination Database. [2015-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2. ^ 讀賣新聞1988年3月28日
  3. ^ 北里大學2015年10月6日首頁
  4. ^ 高い志にチャンス 大村智氏 野依氏と対談 - YouTube. [2016-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5. ^ 新1万円札「渋沢栄一」紙幣デザインを発表 5年後めど発行. NHK. 2019-04-09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日語). 

相關書目[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