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底夸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底夸克
組成基本粒子
費米子
第三代
基本交互作用強作用力弱作用力
電磁力重力
符號
b
反粒子反底夸克(
b
)
理論 小林誠益川敏英 (1973年)[1]
發現利昂·萊德曼等(1977年)[2]
質量4.18+0.03
−0.03
 GeV/c2
[3]
衰變粒子魅夸克上夸克
電荷-13 e
色荷
自旋12
弱同位旋LH:−12, RH:0
弱超荷LH13, RH:−23

底夸克bottom quark,中國大陸譯b夸克,中國大陸又稱「底夸克」[註 1])是帶有電荷13 e的 第三代夸克,曾稱美夸克beauty quark[5][註 2]。雖然量子色動力學描述每一種夸克的方法都很類似,由於底夸克帶有很大的裸質量英語bare mass(約為4.2 GeV/c2[3][6]:135稍微多過質子質量的四倍),而且CKM矩陣的元素VubVcb的數值很小,因此底夸克擁有獨特的標籤。當做實驗時,使用一種稱為底貼籤英語b_tagging的技術,可以很容易地辨識出它的蹤跡。由於CP破壞涉及到三代的夸克,因此研究CP破壞比較合適使用的粒子是含有底夸克的介子BaBar實驗Belle實驗LHCb實驗都正在進行這類實驗。

幾乎所有頂夸克的衰變都會產生底夸克,希格斯玻色子的衰變也常會產生底夸克。1973年,為了解釋CP破壞,物理學者小林誠益川敏英預言底夸克的存在。[1]海姆·哈拉里英語Haim Harari在1975年將這粒子命名為底夸克。[7][8]費米實驗室利昂·萊德曼研究團隊於1977年做通過粒子碰撞實驗製成 底夸克偶素,從而發現底夸克。[2][9][10] 由於「發現對稱性破缺的來源,並預測了至少三大類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小林誠與益川敏英榮獲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1][12]有一些學者稱底夸克為「美夸克」,但至今為止,「底夸克」仍舊是最常用的名稱。[13]

通過弱相對作用,底夸克可以衰變為上夸克魅夸克。這類衰變被CKM矩陣所抑制(Vub=0.0040、Vcb=0.04,數值很小)。底夸克很想衰變為頂夸克Vtb=0.9991),但是由於底夸克的質量小於頂夸克,因此不能衰變為頂夸克,所以,底夸克的平均壽命為比較長的1.3×10−12 s,而每當底夸克衰變時,它比較常衰變為魅夸克。[6] :327-329[14]

含有底夸克的強子

[編輯]

以下列出一些含有底夸克的強子

參閱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在201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物理學名詞》中,「底夸克」為非推薦名[4]
  2. ^ 「美夸克」為被淘汰的舊名[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M. Kobayashi; T. Maskawa. CP-Violation in the Renormalizabl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73, 49 (2): 652–657 [2020-10-09]. Bibcode:1973PThPh..49..652K. doi:10.1143/PTP.49.6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4). 
  2. ^ 2.0 2.1 Discoveries at Fermilab – Discovery of the Bottom Quark (新聞稿). Fermilab. 1977-08-07 [2009-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9). 
  3. ^ 3.0 3.1 J. Beringer (Particle Data Group); et al. PDGLive Particle Summary 'Quarks (u, d, s, c, b, t, b′, t′, Free)' (PDF). Particle Data Group. 2012 [2012-12-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5-12). 
  4. ^ 4.0 4.1 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物理學名詞 [S/OL].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 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9: 374. 科學文庫.
  5. ^ 粒子物理規則快打破了?. Yahoo! 新聞. 2022-12-09 [2022-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中文(繁體)). 
  6. ^ 6.0 6.1 Griffiths, David J., Introduction to Elementary Particles 2nd revised, WILEY-VCH, 2008, ISBN 978-3-527-40601-2 
  7. ^ H. Harari. A new quark model for hadrons. Physics Letters B. 1975, 57 (3): 265. Bibcode:1975PhLB...57..265H. doi:10.1016/0370-2693(75)90072-6. 
  8. ^ K.W. Staley. The Evidence for the Top Qua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1–33. ISBN 978-0-521-82710-2. 
  9. ^ L.M. Lederman. Logbook: Bottom Quark. Symmetry Magazine. 2005, 2 (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4). 
  10. ^ S.W. Herb; et al. Observation of a Dimuon Resonance at 9.5 GeV in 400-GeV Proton-Nucleus Collis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7, 39 (5): 252. Bibcode:1977PhRvL..39..252H. doi:10.1103/PhysRevLett.39.252. 
  11. ^ 2008 Physics Nobel Prize lecture by Makoto Kobayashi.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7). 
  12. ^ 2008 Physics Nobel Prize lecture by Toshihide Maskawa.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7). 
  13. ^ Zielinski, Lynne. Physics Folklore. Fermilab Education Office. Fermilab.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7). 
  14. ^ Nave, C. R. Transformation of Quark Flavors by the Weak Interaction. HyperPhylsics.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9).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