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盈餘
本文介紹的是每股盈餘。關於EPS的其他意思,請見「EPS (消歧義)」。
每股盈餘(英文:Earnings Per Share,EPS),又稱每股收益或每股盈利,是公司的獲利指標,對於有公開市場股票交易的公司而言,每股盈餘和公司的股價都有一定的聯動性,因此這也是公司現有股東與潛在投資人衡量公司獲利的關鍵要素之一。這詞彙經常出現於財經刊物或報章的財經版。
計算方法[編輯]
每股盈餘的計算非常簡單易懂,其最基本的公式為:
- 每股盈餘=稅後淨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權股數
優先股相對與普通股具有優先分配權,因此計算每股盈餘前,稅後淨利中需要扣除優先股的股利。若優先股為可累積優先股,則無論是否宣告發放股利,按照股息率計算的優先股股利都要從稅後淨利中扣除。
稀釋每股盈餘[編輯]
稀釋每股盈餘是指考慮潛在稀釋性普通股影響後的每股盈餘。稀釋每股盈餘表示在「最壞」的情況下的每股盈餘。
意義[編輯]
每股盈餘衡量的是公司在某一年度的獲利,以每一持股而言可得分配的金額。所謂的流通在外股數,主要排除公司所買回尚未移轉予員工或註銷的庫藏股,及子公司持有的股份。由於流通在外股數也會受到公司在年度中增資發行新股數才夠精確。
每股盈餘被視為每股最高可分配的股利金額,但通常公司的股利政策都是希望每年穩定於某一水準,因此在獲利好的年度可能配發較少的股利,以保留於獲利欠佳的年度發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