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號鋼琴協奏曲(布拉姆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15,是約翰尼斯·布拉姆斯作於1858年的鋼琴協奏曲。於次年的1859年1月22日,由作曲家擔任獨奏,約瑟夫·約阿希姆指揮,在漢諾瓦首演。[1]

背景[編輯]

創作[編輯]

在創作過程中,這部作品經歷了幾種不同的形式。1854年開始時為雙鋼琴奏鳴曲,至當年的7月27日,又正被改為一部四樂章的交響曲。[2]布拉姆斯向其摯友,作曲家伊流士·奧圖·格林英語Julius Otto Grimm尋求建議。「布拉姆斯有向格林展示他的管弦樂作品的習慣,格林受過音樂學院的教育,在管弦樂方面更有學識。[2]」在採納了格林的一些建議後,布拉姆斯將配好器的第一樂章送給了約阿希姆。顯然,約阿希姆很喜歡它。

分析[編輯]

配器[編輯]

2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巴松管、4圓號、2小號定音鼓鋼琴弦樂器

結構[編輯]

外部音訊連結
克里斯提安·齊瑪曼(鋼琴),柏林愛樂樂團賽門·拉圖(指揮)
audio icon I. Maestoso - Poco più moderato
audio icon II. Adagio
audio icon III. 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本樂曲共分為三個樂章,演奏時長約為40至50分鐘。

  1. 莊嚴宏偉的 - 稍微有節制的(Maestoso - Poco più moderato),d小調
  2. 柔板(Adagio),D大調
  3. 迴旋曲:從容的快板(Rondo: Allegro non troppo),d小調 → D大調

第一樂章[編輯]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分為五個部分:管弦樂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和尾聲。此樂章規模較大,時長為20至25分鐘。雖然沒有華彩,但因嚴格遵守古典主義時期的曲式,布拉姆斯贏得了音樂上「保守者」的聲譽,但他創新的和聲歌手及和弦進行卻並不保守。主題大量使用了琶音和弦和顫音。在管弦樂引子中其他主題也被引入,並由樂隊和獨奏者進一步發展主題材料。

第二樂章[編輯]

該樂章為三段曲式,主題由巴松管引入。

第三樂章[編輯]

終樂章為迴旋曲,結構上與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的迴旋曲樂章相似。這首迴旋曲有三個主題;第二主題可被視為第一主題劇烈的變奏。第三主題在插部中被引入,但從未明確地被鋼琴獨奏發展,相反,獨奏者被「融入管弦樂效果中」。迴旋曲的主體部分之後為華彩樂段,廣闊的尾聲發展了第一和第三主題。

錄音[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Ewen, David. Music for the Millions. 2007-03: 108 [2009-12-18]. ISBN 978-1-4067-392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2. ^ 2.0 2.1 Brahms and Avins, p. 50, note 44
  3. ^ Hunt J. A Gallic Trio - Charles Munch,Paul Paray,Pierre Monteux. John Hunt,2003,2009,p165
  4. ^ Conrad Wilson: Notes on Brahms: 20 Crucial Works(Edinboro,Saint Andrew Press: 2005) p. 16
  5. ^ Haywood, Tony. BRAHMS Piano Concertos Freire - CD review. www.musicweb-international.com. MusicWeb International. [201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