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昌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昌濟
性別
出生1871年6月6日
 大清湖南省長沙府長沙縣
逝世1920年1月17日(1920歲—01—17)(48歲)
 中國京兆地方
國籍 中國
教育程度嶽麓書院
東京高等師範學校
阿伯丁大學
愛丁堡大學
職業教育家
活躍時期20世紀
親屬父親 楊書祥
兒子 楊開智
女兒 楊開慧
女婿 毛澤東
經歷
代表作
    • 《達化齋日記》
    • 《楊昌濟文集》
    • 《治學篇》
    • 《勸學篇》
    • 《倫理學之根本問題》

楊昌濟(1871年6月6日—1920年1月17日),後改名懷中,字華生,男,湖南長沙人,中國近代教育家倫理學家

生平

[編輯]

楊昌濟家族世居長沙東鄉板倉,故人稱「板倉先生」、「板倉楊」。據族譜記載,他於同治十年辛未四月十九亥時出生,自幼喜讀程朱之學,七歲入學進館發蒙,啟蒙老師是他父親楊書祥。1888年與向振熙結婚。1889年參加長沙縣試,一舉考上「秀才」。但是兩次鄉試不中,只得在家中設館授徒。[1]

1898年,楊昌濟就讀於嶽麓書院,並且不顧嶽麓書院山長王先謙的阻撓,加入進步團體南學會,努力宣傳新學、新政,贊同並且在湖南宣傳譚嗣同的「以民為主」的政治思想。多次聆聽譚嗣同等人講演,有一次發問獲得譚嗣同高度肯定。[註 1]戊戌變法失敗後,楊昌濟避居家鄉,研究經世之學。[1][3][4]

1903年,楊昌濟考取官費留日,啟程前改名「懷中」。入弘文學院速成示範科,後轉普通科,結業後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

1909年,由於楊毓麟章士釗的推薦,[3] 攻讀於英國阿伯丁大學文科,專修哲學、倫理學;1910年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文學,1912年畢業,後赴德國考察教育。[1]

1913年至1918年,楊昌濟先後任教於湖南高等師範學院、省立第四師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毛澤東蔡和森為其最看重的學生。鄧中夏亦為其學生。其學生於1918年建立了新民學會

1918年,應蔡元培邀請任北京大學教授,教授倫理學,他為赴法勤工儉學學生籌措經費,又推薦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工作,並且促成了女兒楊開慧與毛澤東的婚戀關係。[4]

1919年五四運動時,發表《告學生》表達對學生的熱切期望。

1920年1月17日,楊昌濟病逝於北京德國醫院,歸葬長沙縣板倉[4] 臨終前曾致信好友章士釗(時任廣州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代表),推薦毛澤東和蔡和森,說:「吾鄭重語君,二子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5]

思想

[編輯]

學術思想

[編輯]

楊昌濟強調無論是研究學問還是做人,都必須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他說:「吾無過人者,惟于堅忍二字頗為著力,常欲以久制勝。」其精神被湖湘學子稱為「達化齋法門」而競相仿效。[1][4]

楊昌濟認為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吾人求學海外,欲歸國而致之用,不可不就吾國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當因,,何者當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瞭然於心,確有把握而後可以適合本國之國情,而善應宇宙之大勢」。 [1]

政治思想

[編輯]

楊昌濟一生主張改革,早年贊同康梁維新變法,經常和密友楊守仁討論國事,提出「非改革不足以圖存」。[1]

教育思想

[編輯]

楊昌濟的教育思想承接明朝思想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而來,又接收了西方德國泡爾生等教育家現代教育思想,提出了:知行統一,注重實踐,反對空談;以道德教育為中心,提出「立志、理想、愛國、殉國、勤勉、存誠、立功、勇敢、堅忍、貴我通今」等10方面內容;教育普及應與提高相結合;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反對趕時髦的留學之風;注重發現、愛護和培養人才,此乃「悠悠萬事,惟此為大」;洋為中用,反對全盤西化。 [1]

評價

[編輯]
  • 1920年1月22日,蔡元培、范源濂、楊度、章士釗、黎錦熙、毛澤東等二十九人,在《北京大學日刊》就楊昌濟逝世發表《啟事》,讚揚楊昌濟「操行純潔,篤志嗜學」,「雍容講壇,寒暑相繼,勤懇不倦,學生景從」。
  • 青年毛澤東寫道:「楊先生之涵宏盛大,以為不可及」[6]。1920年6月,毛澤東致黎錦熙信說:「先生(黎錦熙)及死去了的懷中先生,都是弘通廣大,最所佩服。」[7]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接見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時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教員是楊昌濟,他是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後來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他教授倫理學,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信仰,鼓勵學生立志做有益於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楊在我青年時代對我有過深刻的影響,後來在北京是我真誠的朋友。」[8]
  • 李肖聃:「懷中於三十以前既已博究先儒之書,十餘年中又益求英日學者之說,固有得於時代之精神,而其心光湛然,力抗流俗,而浩然有以自得於己,則友朋皆莫及也。」[9]
  • 曹典球在《楊昌濟先生傳》評價楊昌濟說:「先生經戊戌政變之後,潛居影儲山麓,少履城市,絕意科舉之業,惟常讀《通鑑》及王船山《讀通鑑論》諸書,以古證今,痛論時弊,儲備經世之學,以詔來者。」[10]「湖南之師範教育,前清末年雖有中、西、南三路師範學堂及優級師範學堂之設,大輅椎輪,不為無功。但至高師成立,始有西洋倫理學、教育學及哲學等課程,其規劃皆先生所首創」。「先生自精研中國經史、性理諸學數十年之後,又繼續在日、英二國苦學九年[註 2]之久,對於中西學術源流,政治風俗,瞭如指掌,加以本身之存養省察,事事物物,無不加以詳密之分析,而後出之為語言,發之為文章,經師人師,備諸一身。以故來學之士,一受其薰陶,無不頓改舊時之宇宙觀,如飲醇醪,受其影響。是以湖南之師範教育,至先生講學高師時,乃與普通各科諸教育有所區別。雖先生所采之英、德哲學諸書以作教材,多唯心派家言,然在湖南教育史中實別開一新紀元,不可忽視!」[3]

著作

[編輯]
  • 《論語類鈔》
  • 《達化齋日記》
  • 《楊昌濟文集》
  • 《治學篇》
  • 《勸學篇》
  • 《倫理學之根本問題》

家世

[編輯]
楊昌濟家族
 
 
 
 
 
 
 
 
 
 
 
 
 
 
 
 
 
 
高祖父:楊世綸[11]
 
 
 
 
 
 
 
曾祖父:楊廷泰
 
 
 
 
 
 
 
 
 
 
 
祖父:楊萬英(?-1861)
 
 
 
 
 
 
 
 
 
 
 
 
 
 
父:楊書祥(?-1884)
 
 
 
 
 
 
 
 
 
 
 
 
 
 
 
 
 
外曾祖父:黃澹齋
 
 
 
 
 
 
 
 
 
 
 
祖母:楊黃氏
 
 
 
 
 
 
 
 
 
 
 
 
 
 
楊昌濟(1871-1920)
 
 
 
 
 
 
 
 
 
 
 
 
 
 
 
 
 
 
 
 
外高祖父:向賢曾(1753—1801)
 
 
 
 
 
 
 
外曾祖父:向貴鐸
 
 
 
 
 
 
 
 
 
 
 
外祖父:向國源(1810-1836)[註 3]
 
 
 
 
 
 
 
 
 
 
 
 
 
 
母:楊向氏(?-1879)
 
 
 
 
 
 
 
 
 
 
 
 
 
 
 
 
 
外曾祖父:黃澹齋(同上)
 
 
 
 
 
 
 
 
 
 
 
外祖母:向黃氏
 
 
 
 
 
 
 
 
 
 
 
 
 

父親楊書祥與母親向氏,共有三個兒子即哥哥楊宏棠(早逝)、楊宏芬(字懷中,號華生,冊名昌濟)、弟弟楊宏啟(字兆秀,號瑞生)。楊宏啟在岳州厘金局做事,接濟楊昌濟留學東洋、西洋。

夫人即表姐向振熙(1870~1962)育有楊開智、楊開慧

後世紀念

[編輯]
位於北京豆腐池胡同15號的楊昌濟故居

楊昌濟北京故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豆腐池胡同15號。

楊昌濟墓位於長沙縣開慧鄉楊開慧烈士陵園內。

注釋

[編輯]
  1. ^ 譚嗣同:「於聖賢微言大義晦盲否塞之秋,獨能發為如此奇偉精深之問,獨豈秦漢以下之學者胸中所能有哉?茲事體大,余以何敢論斷。總之,以民為主,如何可以救民,即以如何為是,則頭頭是道,眾論皆通矣。」[2]
  2. ^ 實際是九年多,後又赴德國考察數月,合計在國外為十年
  3. ^ 一說為向國潭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20世纪初:大学教授杨昌济. 中國青年網 (中文(簡體)). 
  2. ^ 楊開智. 回忆父亲杨昌济. 王興國 (編). 杨昌济文集.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 1287. 
  3. ^ 3.0 3.1 3.2 《杨昌济:世居板仓 思想进步》. 光明網. [2010-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中文(簡體)). 
  4. ^ 4.0 4.1 4.2 4.3 中国教育家杨昌济诞生. 歷史上的今天.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中文(簡體)). 
  5. ^ 青年毛泽东在北大韬光养晦 职位低微别人不理睬. 中國新聞網. [2011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28日) (中文(中國大陸)). 
  6. ^ 毛泽东早期文稿.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12–13. 
  7. ^ 毛澤東. 致黎锦熙信(1920年6月7日). 毛泽东早期文稿. 長沙: :湖南出版社. 1990: 478. 
  8. ^ 给我即象最深的老师(读杨昌济《论语类钞》、《劝学篇》等). 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中文(簡體)). 
  9. ^ 楊昌濟. 王興國 , 編. 杨昌济文集.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379–380. 
  10. ^ 楊昌濟. 王興國 , 編. 杨昌济文集.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384. 
  11. ^ 向端四,向良度,向良士.楊、向兩家的歷史淵源[永久失效連結].:湖南省參事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館,2008-9-10

延伸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