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憲友會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憲友會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2010年7月22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編者留言:憲友會的重要性[編輯]

如法國大革命的立憲派當權時期那樣,清政府其實是完全有機會挽回自己的江山的。但歷史往往就是結束在這一瞬間(路易16出逃、清政府搞「滿人內閣」,甚至崇禎帝不肯向李自成投降)。憲友會正是這樣的一種歷史的見證者。—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1:30 (UTC)[回覆]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憲友會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提名人:Edouardlicn (留言)

  • (!)意見問題:
  1. 最後一段「歷史意義」過於輕描淡寫,不妨可增寫一些發生什麼事件而解散,而解散之後的發展、成員的去向、各地分部的情形等。--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5日 (四) 13:03 (UTC)完成[回覆]
  2. 問題二:首段太簡短,至少也把各章節的重點寫道首段吧!--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5日 (四) 13:13 (UTC)完成[回覆]
  3. 問題三:避免貶低用語,「君主立憲為國策的『小小島國日本』打敗了龐大的封建君主制國家俄羅斯」,麻煩請解釋『小小島國』意思--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5日 (四) 13:17 (UTC) 已完成[回覆]
  4. 問題四:避免感情用語,「好不容易在光緒33年9月11日(1907年10月17日)成立的政聞社,卻因過分激進及批評清政府,不到一年時間就在國內被封殺了。」這句話能用另一種寫法嗎?--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5日 (四) 13:23 (UTC)完成[回覆]
  5. 問題五:請用全形括號喔--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5日 (四) 13:25 (UTC)完成[回覆]
  • (&)建議
  1. 不妨把辛亥俱樂部和其他相關的條目也創見吧!方便讀者了解相關訊息--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6日 (五) 00:57 (UTC)[回覆]
  2. 放個模版吧,像現在那些政黨條目一樣。做個簡介。--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6日 (五) 01:08 (UTC)[回覆]
  3. 希望新增「參見」一節。--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6日 (五) 01:09 (UTC)[回覆]
    • (:)回應:模板我打算做,參見可以搞。至於你說的島國,我不是已經修改了嗎?是「在他們的眼中」也就是表明是「他們」的想法,小是指國土面積。辛亥俱樂部資料不足沒辦法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03:58 (UTC)[回覆]
  • (!)意見:5個來源對優良條目來說太少了,而且www.my1510.cn是部落格。另外憲友會幾時解體?--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10:54 (UTC)[回覆]
    • (:)回應:前面已經說了,5個來源中有一篇是非常詳盡的內容,其餘的內容也不是很簡短。千萬不要小看這5篇,可能你再翻網際網路幾次都只能找到這5篇提及憲友會的內容。憲友會的資料來源本來就匱乏,加上當時時局動盪,或許圖書館的資料也不會多。資料來源我已經修改了,至於解體時間我補充了一下,但也只能簡單說明是「民國建立後」,因為這個黨是自行解體的,而且資料不足,所以無法確定具體日期。希望能修改投票,謝謝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11:44 (UTC)[回覆]
    • google book上有不少書提及憲友會[1]--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11:53 (UTC)[回覆]
      • 請參看google book的索引,上面的內容基本上本文都有提及,或者在引文上有提及。當然我不敢說全部,但是憲友會的內容基本上都有了。優良條目評選也沒有指定引用資料個數吧??如果你不介意我還可以將你發掘出來的書掛上去做參考,但這有意義嗎?重複引用書籍材料可以讓內容更詳盡嗎?再者目前我也沒有到圖書館借閱書籍的能力......—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12:03 (UTC)[回覆]
  • (!)意見~'各位請注意!'各位請注意!

Edouardlicn表示,「小小島國」和「好不容易……」都是〖憲友會〗成員的看法與角度,但這樣已經違反中立分針!應該以中立與第三者的角度來寫吧!--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7日 (六) 00:50 (UTC)[回覆]

我很鬱悶。部分中國人看輕日本不單是現代,就是古代已經有了這種習俗了。更何況這個小小的看法不是來自我自己而是來自材料分析中,如何不中立了?人家有這樣的看法自然應該尊重人家的意見。至於好不容易,都說是表達梁啓超的感受,哪來什麼憲友會成員的看法???好,你既然這樣說我改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我這樣改了,如果不對,那你就是千古罪人了,哈哈。—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3:26 (UTC)[回覆]
  • (:)'回應各位請注意!'各位請注意!

我已經修改了相關內容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3:34 (UTC)[回覆]

不是每個人都是中國人,也不是每個中國人都這樣想(只有部分),在加上得罪古人有何不妨?好,現在回歸重點,勞煩你現在把中立方針看一遍好嗎?而且維基百科又不是發表種族看法的地方!建議您參考其他有關人物的優良條目,看他們描述人物感受是用怎樣的寫法!--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7日 (六) 03:39 (UTC)[回覆]
  • (*)提醒,請雙方都冷靜一點。—ATRTC 2010年7月17日 (六) 03:48 (UTC)[回覆]
  • 汗一個,內容已經改了還這麼大意見。其實我不明白的是既然你如此大意見為什麼不自己著手去改,反正這兩句話並不會影響整個條目的取向,我也不是那種為了兩三個字爭來爭去的人。我們對「中立」二字的理解有分歧,如此而已。現在我已經改了,你看看還是投個支持吧,謝過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4:54 (UTC)[回覆]
  • (!)意見:本條目文筆流暢;內容精確;中性觀點;不會大幅變更;符合可供查證的要求;有少量圖像。歡迎大家投票。—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5:02 (UTC)[回覆]
    • (:)回應,「參考書籍」的書號編碼都沒有,準確度與真實度令人懷疑阿!--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18日 (日) 05:11 (UTC)[回覆]
      • (:)回應,沒有書號就是令人懷疑?........我真覺得我是在搞特色條目了。很多文章在引用書籍的時候也沒有打上書號的,而且該書是否存在你可以去查,方法也有很多。假設,我說假設(免得又落下口實),我打個錯誤的書號在上面,那又能證明些什麼呢?再說,書號不是優良條目的必要條件,那些書在GOOGLE上也可以找到。當然,為了滿足你的吹毛求疵,我又加上去了。並將一些實際存在但沒有書號的書籍刪除了,這樣可以了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06:34 (UTC)[回覆]
  • (-)反對:注腳太少了,請多補充一些註腳以增加可信度,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看你列的資料。舉一個例子,首段句尾說「憲友會」是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抱歉,我通篇讀下來不知道他們跟資產階級有何關係,也不知他們代表資產階級哪些利益,感覺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君主立憲派所組成的政黨,我如是讀者我就列來源請求了。--Djhuty (留言) 2010年7月19日 (一) 20:17 (UTC)[回覆]
  • (!)意見:參考文獻有三大問題。第一,格式不規範,WP:可供查證WP:可靠來源WP:列明來源要求列明參考文獻的作者、標題、出處、發表時間等等,以供讀者查證來源,而本條目的參考文獻列表都沒有做到。第二,應該儘量找到所引用的文獻的原始出處,比如侯宜傑那篇文章的出處就是我補上的。來源如果全部是網文的話,條目的可靠性可能就不高。第三,條目後面列了很多參考書籍,如果條目寫作確實參考了這些材料,應該在文章里用ref模板把這些專著引為參考文獻,否則請改為「擴展閱讀」。又及,請在網上找一下《清末憲政史》這本書。請不要灰心,多找些參考資料充實條目,一個月以後再參評應該還是很有希望的。--Gilgalad 2010年7月20日 (二) 23:46 (UTC)[回覆]
↑該用戶投票因超過時限而無效,但意見可供參考。

4支持,2反對,不合最低票數要求,不通過-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7月22日 (四) 04:46 (UTC)[回覆]

移動完畢-Istcol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11:2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