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彌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ieutenant-Colonel The Right Honourable
彌敦爵士
Sir Matthew Nathan
GCMG PC (Ire)英语Privy Council of Ireland
第13任昆士蘭總督
任期
1920年12月3日—1925年9月27日
君主佐治五世
前任漢彌爾頓·古爾德-亞當斯爵士英语Hamilton Goold-Adams
继任托馬斯·古德溫爵士英语John Goodwin (British Army officer)
愛爾蘭事務次官
任期
1914年10月12日—1916年5月3日
君主佐治五世
前任詹姆斯·多格蒂爵士英语James Dougherty (civil servant)
继任羅伯特·查默斯男爵英语Robert Chalmers, 1st Baron Chalmers
第7任納塔爾總督英语List of governors of British South African colonies
任期
1907年9月2日—1909年12月23日
君主愛德華七世
前任亨利·麥卡勒姆爵士英语Henry McCallum
继任梅休因勳爵英语Paul Methuen, 3rd Baron Methuen
 英屬香港第13任總督
任期
1904年7月29日—1907年4月20日
君主愛德華七世
輔政司梅含理爵士
前任卜力爵士
继任盧吉爵士
第13任黃金海岸總督英语List of governors of the Gold Coast
任期
1900年12月17日—1904年2月9日
君主維多利亞
愛德華七世
前任腓特烈·霍奇森爵士英语Frederick Mitchell Hodgson
继任約翰·羅傑爵士英语John Pickersgill Rodger
个人资料
出生1862年1月3日
 英国英格蘭倫敦帕丁頓
逝世1939年4月18日(1939歲—04—18)(77歲)
 英国英格蘭森麻實郡西科克爾英语West Coker

中校彌敦爵士GCMGPC (Ire)英语Privy Council of Ireland(英語:Sir Matthew Nathan,1862年1月3日—1939年4月18日),英籍猶太裔軍人殖民地官員和政治家。彌敦在1900年獲委任為黃金海岸總督,成為首位擔任大英帝國殖民地總督猶太人。此後,他又歷任第13任香港總督和第13任昆士蘭總督,並曾在英國政府的其他部門供職。至於在香港總督任內,彌敦曾拓展區內交通,又對九龍中西區加以發展,現今彌敦道即以他命名。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彌敦在1862年1月3日生於倫敦帕丁頓的一個商人家庭,是父親約拿·彌敦(Jonah Nathan)與第二任妻子米麗亞姆·雅各布斯(Miriam Jacobs)所生的兒子。父母皆猶太人的彌敦,在家中排行第二,他有一兄一弟,分別叫F·L·彌敦納撒尼爾·彌敦(Nathaniel Nathan)。F·L·彌敦在皇家砲兵團出任少校,曾於1900年獲聘任到位於瓦爾珊修道院(Waltham Abbey)的皇家火藥廠出任總監。至於納撒尼爾·彌敦則在英屬千里達法院任職法官,後來在1903年獲策封為爵士

彌敦早年並沒有上學,而是接受私人授課。後來自1878年至1880年入讀位於伍利奇(Woolwich)的皇家軍事學院,在學期間,彌敦表現出眾,出類拔萃,在眾學生中脫穎而出,曾獲校方頒授波洛克獎牌和寶劍一把,以示嘉許。彌敦在1880年5月19日加入皇家工兵隊,並到位於漆咸軍事工程學校就讀,至1882年以中尉身份畢業。

軍旅生涯

[编辑]

畢業以後,彌敦繼續在皇家工兵隊服役,到1886年5月19日取得上尉軍階,後又於1898年10月22日成為少校。在工兵隊服役期間,彌敦曾在1883年至1884年在塞拉利昂服役,參與當地的防禦工事,自1885年至1886年更負責統領當地的皇家工兵。

自1886年至1887年,他復被派到埃及統領皇家工兵,並曾經參與了尼羅河長征。而自1887年至1891年,彌敦則在印度服役,並在1889年參與盧夏長征(Lushai Expedition)。在盧夏長征期間,由於他表現傑出,更因此獲授勳扣。在1895年5月11日,彌敦獲委任到殖民地防衛委員會(Colonial Defense Committee)供職,後來因此於1899年1月2日獲勳CMG勳銜。

殖民地生涯

[编辑]

在1899年3月,彌敦獲維多利亞女皇委派到塞拉利昂擔任署理總督。後在1900年10月再度獲女皇委任,接替F·M·霍奇森爵士(Sir F. M. Hodgsom)出任黃金海岸總督。彌敦在1900年12月17日正式履任黃金海岸總督一職,成為第一位在大英帝國殖民地擔任總督的猶太人。彌敦於1904年2月9日卸任,隨即轉調到香港出任港督

香港總督

[编辑]

彌敦在1904年7月29日抵港履任第13任香港總督,接替護督梅含理。在任港督期間,彌敦見證了香港交通的顯著發展。例如在他履新後第二日,即1904年7月30日,貫通香港島北部的香港電車正式通車,而後來在1906年,香港又引入了第一輛單層巴士。另外,在1905年9月,香港立法局通過港府興建九廣鐵路的計劃,並在1906年正式開展英段鐵路的工程。至於華段鐵路方面,工程則在1907年開始,當時清朝官員原擬華段鐵路經過惠州,但彌敦以他從工兵隊學到的專業知識,建議兩廣官員把鐵路線改經東莞,最終得到了當局同意。九廣鐵路的興建歷經多年,到1910年,即港督盧嘉爵士任內才正式通車。

彌敦道至今仍然是九龍半島的重要交通幹道。

為了帶動鐵路發展,彌敦又大力開辟九龍半島,並在1906年決定展開一項工程,將油麻地一帶的山巒夷為平地。這項移山工程甚為浩大,港府要至1926年才將山巒完全夷平。而大型的移山工程,為港府從中開辟出不少土地,對九龍半島日後的急速發展影響甚大。在移山工程進行期間,彌敦又大力開辟九龍的幹道,他除了大幅擴建羅便臣道(今彌敦道),使之連接窩打老道,成為區內主要幹道外;此外他更修建了第六街(今佐敦道)等九龍區的大小道路。另一方面,彌敦任內亦制定了一個規劃較完善的中西區重建工程,並借上環水坑口街的一次大火,下令陸續把該區的妓院遷往新辟的西營盤石塘咀,「塘西風月」就自此而起。

至於在金融方面,彌敦曾整頓香港的銀元制度,結果到1906年成功使港幣英鎊的幣值升值近一倍之多。彌敦在1907年4月20日卸任港督,並出發到南非納塔爾(Natal)出任總督,至1909年12月23日卸任,期間,他曾在1909年取得了中校軍階。

返回英國

[编辑]

由於沒有得到殖民地辦公室的進一步重用,彌敦有感意興闌珊,於是在1909年離開殖民地辦公室,並在同年轉到英國郵政總局擔任秘書。到1911年,他更升任稅務委員會主席。在1914年,彌敦出任愛爾蘭事務次官,任內見證了1916年復活節起義的爆發。據稱,由於當時彌敦並未察覺起義先兆,致使英國政府錯估形勢。在1916年4月14日,他就曾向上司匯報,指稱「愛爾蘭全無異樣」(All was well in Ireland),結果復活節起義未幾就在4月24日爆發。起義發生後兩日,彌敦引咎辭去次官一職。

在1917年,彌敦獲重新起用,在退休金事務部出任第一秘書至1919年。期間,他曾在1917年獲時任首相戴維·勞合·喬治委任到一個特別委員會,對保障女性工資進行檢討。在1920年6月,彌敦再次接受了一項外地差事,就是到澳洲昆士蘭出任總督。

昆士蘭總督

[编辑]

彌敦在1920年12月3日正式履新,但由於時任昆士蘭省長泰德·狄奧多爾(Ted Theodore)當初曾向殖民地辦公室當局請示,希望由本地人出任總督,所以狄奧多爾當初對彌敦的到任並不感滿意,而兩人的最初關係也不是太好,到後期才正常化。

泰德·狄奧多爾是於1919年代表澳洲工黨當選昆士蘭省長的,他上任後為了落實政綱而著手推行工黨新政,但由於受到彌敦的反對,致使總督與省長之間有所不和。例如在1921年11月,狄奧多爾打算落實執行一項關於法官退休的法案,以限制法官的年齡,可是由於彌敦擔心這樣會引致司法受損,又對年長法官感到同情,於是出於其憲法的角色而拒絕頒發御准,使法案未能落實。到後來,在工黨主導下,彌敦以看不到「強烈的反對」為理由,在12月1日發出一道御准,宣佈廢除昆士蘭省立法上院

在另一方面,彌敦曾表示不滿狄奧多爾以「代理投票」的方式選出新一屆昆士蘭省立法下院。而兩人關係之差,使彌敦在1921年12月中一度以為,狄奧多爾會主倡廢置總督一職,不過狄奧多爾就對這假設加以否認。

儘管任內的健康狀況不太理想,彌敦仍然熱心於周遊昆士蘭各地。在1922年,他就曾經到訪南部地區,並在公開場合熱心發言,結果使他的支持率有所上升,而多數愛爾蘭裔天主教民眾亦決定忘記1916年的傷痛回憶,重新接納這位總督。此外,彌敦又熱心支持當地男童軍女童軍的發展,並向英國人推廣移民到澳洲。除了公務外,彌敦又醉心埋首於研究大堡礁、昆士蘭的地方歷史,以及地方名稱的來源。另自1922年至1926年,彌敦曾任昆士蘭大學校監,並在1925年獲大學頒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自1922年起,彌敦曾熱心於籌備「大堡礁探險」,除了成立大堡礁委員會,負責計劃和出資資助外,他又擔任民間研究委員會附屬委員會以及經濟顧問會議的主席。可是,彌敦在1925年9月任滿離開昆士蘭,而探險行動則在1928年至1929年進行。

晚年

[编辑]

卸任昆士蘭總督後,彌敦曾於1927年至1928年在錫蘭憲法委員會內供職,就錫蘭制定憲法一事提供意見。晚年的彌敦退居於英格蘭森麻實郡(Somerset)的西科克爾(West Coker),在1934年以前更一直擔任該郡郡督(High Sheriff)。彌敦在1939年4月18日卒於西科克爾,享年77歲。遺體被安葬於倫敦威爾斯登(Willesden)的猶太人墳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其宅第圖書館的部份藏書獲轉贈到澳洲布里斯本的約翰·奧克斯里圖書館(John Oxley Library),以作館藏。

個人生活

[编辑]

彌敦終身沒有結婚,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沒有結婚香港總督。不過據了解,彌敦曾經與好幾位女士傳有緋聞,其中一位是著名烹飪作者花商康斯坦斯·斯普賴(Constance Spry,1886年12月5日—1960年1月3日)。

榮譽

[编辑]

榮譽學位

[编辑]
香港彌敦道中間道的交界。

以他命名的事物

[编辑]

其他公職包括

[编辑]
  • 太平洋電報局 (Pacific Cable Board,1910年—1915年)
  • 郵票製作及分發傳送委員會 (Committee on the transfer of stamp manufacture and distribution,1911年—1914年)
  • 公務員事務皇家委員會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Civil Service,1912年)
  • 皇室雇用委員會 (Committee on Crown Employment,1912年—1913年)
  • 民間就業及退役士兵委員會 (Committee on the Civil Employment of ex-soldiers,1914年—1919年)
  • 海外拓居地委員會 (Overseas Settlement Committee,1914年—1919年)
  • 地球物理學測量委員會 (Committee on Geophysical Surveying,1927年—1928年)
  • 橡膠顧問委員會 (Advisory Committee on Rubber,1926年—1928年)
  • 西敏市健康學會 (The City of Westminster Health Society,1921年—1930年)
  • 灌溉研究委員會 (Irrigation Research Committee,1928年—1930年)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延伸閱讀

[编辑]
  • Sir Matthew Nathan,A. P. Haydon,Brisbane,1976年。

外部連結

[编辑]
官衔
前任者:
腓特烈·卡迪尤爵士
署理塞拉里昂總督
1899
繼任者:
腓特烈·卡迪尤爵士
前任者:
W·勞爾(署理)
黃金海岸總督
1900年–1904年
繼任者:
赫伯特·布賴恩(署理)
前任者:
梅含理(署理)
第13任香港總督
1904年–1907年
繼任者:
梅含理(署理)
前任者:
亨利·麥卡勒姆爵士
納塔爾總督
1907年–1909年
繼任者:
梅休因勳爵
前任者:
威廉·藍儂(署理)
第13任昆士蘭總督
1920年–1925年
繼任者:
威廉·藍儂(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