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胤
申胤,五胡十六国時代前燕官员。魏郡魏县人。其父为后赵司空申鍾。哥哥申绍也是前燕官员。
其父申鍾在後趙、冉魏担任要职,352年被前燕輔弼将軍慕容評击败并俘虏,从此在前燕麾下效力。
申胤在前燕担任給事黄門侍郎。355年五月,因为前燕朝廷的礼制和冠式尚未确定,他向前燕皇帝慕容儁上言,请求详细制定:“夫名尊禮重,先王之制。冠冕之式,代或不同。漢以蕭、曹之功,有殊群辟,故剑履上殿,入朝不趨。世無其功,則禮宜闕也。至於東宮,體此為儀,魏、晋因循,制不納舄。今皇儲過謙,準同百僚,禮卑逼下,有違朝式。太子有統天之重,而與諸王齐冠遠遊,非所以辨章貴賤也。祭饗朝慶,宜正服袞衣九文,冠冕九旒。又仲冬長至,太陰数終,黄鐘産氣,綿微於下,此月閉關息旅,後不省方。《禮記》曰:「是月也,事欲静,君子斋戒去聲色」。唯《周官》有天子之南郊从八能之説。或以有事至灵,非朝饗之節,故有乐作之理。王者慎微,禮从其重。前来二至闕鼓,不宜有設,今之鏗鏘,蓋以常儀。二至之禮、事殊餘節,猥動金聲,驚越神气,施之宣養,實為未盡。又朝服雖是古禮,絳褠始于秦、漢,迄於今代,遂相仍準。朔望正旦,乃具袞舄。禮,諸侯旅見天子,不得終事者三,雨沾服失容,其在一焉。今或朝日天雨,未有定儀。禮貴適時,不在過恭。近以地湿不得納舄,而以袞襈改履。案言稱朝服,所以服之而朝,一體之間,上下二制,或廢或存,實乖禮意。大燕受命,侔纵虞、夏,諸所施行,宜損益定之,以為皇代永制。”
申胤转任司徒左長史。369年七月,东晋大司馬桓温起兵征伐前燕,下邳王慕容厲、乐安王慕容臧相继出击,均被击败,桓温抵达枋头。吴王慕容垂任主帅,率领五万大军迎击慕容垂上表,让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全都担任参軍从事,跟随部队一同前往。
行軍途中,封孚对申胤说:“桓温兵众强壮整齐,顺流直下。如今大军只在高岸上徘徊,兵不交锋,看不到取胜的迹象,事情将会怎样。”申胤说:“以桓温今天的声势,似乎能有所作为。但从我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晋室衰微软弱,桓温专擅国家。晋室的朝臣未必都与他同心同德。桓温得志,是晋朝众人不愿看到的,他们必将阻挠败坏。桓温倚仗着军队人多而骄傲,不善于应变。大军深入以后,有机可乘,他却让部队在中途徘徊,不出击争取胜利,指望相持以取全胜。如果运输误期,粮食断绝,衰势就会显露,肯定是不战自败,这是自然之理。”
前燕军阻挡了桓温军的进攻,切断了其粮草供应,削弱了晋军鋭气,桓温于九月全军撤退。
申胤转任司徒長史。370年六月,前秦君主苻坚任命輔国将軍王猛为主帅,统率楊安、張蚝、鄧羌等十将率领步骑兵六万征伐前燕。
八月,黄門侍郎封孚问申胤说:“事情将会如何?”申胤叹息道:“邺城必定灭亡、我们将要被秦国俘虏。然而越国占有岁星(木星),吴国讨伐越国,最终还是要自食其祸。如今福德在于燕国,秦国虽然一时得地志,但燕国的复兴,不会超过一紀(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