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成立日期1969年4月
地址 中國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
網站www.aymuseum.com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勝利廣場的牛形嶺山腰上,是為紀念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而建立的革命博物館,為江西省文化廳直屬單位。

歷史[編輯]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的前身是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遺址陳列室,1955年8月開始籌建,1956年1月1日正式開館,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為館址。1963年12月,更名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1968年7月1日,在安源牛形嶺山腰開工興建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陳列大樓,該館也更名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動紀念館」,1969年4月落成開放,陳列大樓佔地面積200畝,建築面積3245平方米,陳列面積2400平方米。1972年9月,根據中共江西省委的決定,復名「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曾多次修正陳列內容。1984年8月31日,鄧小平為該館題寫館名。1985年1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定為江西省重點名勝區、點。2010年被評為萍鄉市首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1]。2017年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3]

安源紀念館陳列大樓
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68年

紀念館陳列大樓位於牛形嶺山腰上,坐北朝南,門前有上山的階梯,階梯兩旁為松林。主體建築高24米,長100米,寬30米,為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正立面有高約14米的6根大理石方開型大柱,兩側有巨大的兩排縱向鑄造金屬字「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由毛澤東題寫)。正立面上方中央原先是帶有鐮刀斧頭圖案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部徽,兩側是紅色瓷磚組成的東西各五面紅旗以及大型有機玻璃火炬燈,2010年代將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部徽改為青年毛澤東畫像,瓷磚紅旗及火炬燈未變。整個陳列大樓色調以紅和黃為主[1][4]。紀念館陳列大樓是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5]。該館西側山坡上有萍鄉革命烈士陵園

陳列大樓收集有文物5100多件,文獻史料及回憶錄500多份,照片、錄音、錄像資料600多件。2010年代,陳列內容共分為6個部分(苦難和早期鬥爭;組織超來;路礦工人大罷工;二七慘案後的堅持和發展;工農聯合,支援北伐;秋收起義、武裝割據),主要介紹1921年至1930年安源工人運動歷史,反映該時期中國共產黨及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陳潭秋等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安源工人中建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工會組織,領導工人罷工,開展農民運動,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開展武裝鬥爭的歷史過程。另有《礦工苦》、《毛澤東去安源》、《大罷工》、《工農聯盟》、《奔向井岡山》等大型雕塑[6][7]

下轄場所[編輯]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除了陳列大樓外,還下轄並開放了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中共安源路礦黨組織從事革命活動的場所14處,以及萍鄉革命烈士陵園和革命烈士紀念館[3][8]

盛公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江西省萍鄉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898年
編號7-1759
登錄2013年

萍鄉煤礦總局舊址[編輯]

即盛公祠,1898年煤礦開辦時興建。起初是礦局總公事房,後來作為礦局聘用的德國工程技術人員住房。1916年漢冶萍公司總經理盛宣懷逝世後,礦局將此屋命名為「盛公祠」以紀念盛宣懷。屋前尚存為駐守所築的炮台遺蹟。該建築是德國式樣,建於山坡頂部,三層磚木結構。2013年「盛公祠」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

總平巷礦井口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江西省萍鄉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898年
編號7-1760
登錄2013年

安源煤礦井口[編輯]

即總平巷,是安源煤礦開辦時興建的礦井主要出入口,是工人上下班及煤炭輸出的總巷道。總平巷內分東平巷、西平巷。因地面平坦,故稱總平巷。1898年建成,坐南朝北,背依安源山,為一座紅磚砌成的門坊式建築,通高約6米,井口上方塑造有鐵錘(代表機械工人)、岩尖(代表採煤工人)圖案以及「總平巷」三個大字,中間建有大拱門作為出入總口通往井下,兩側建有附屬建築物作為崗亭,用於礦警和工頭監視工人。總平巷既是反映安源煤礦建礦史的文物,也是1922年9月罷工的重要場所。1921年秋,毛澤東曾從總平巷下礦井考察。劉少奇、李立三也曾多次到總平巷下礦井考察。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從這裏開始,井下工人接到罷工信號後,手握岩尖、斧頭,高喊着罷工口號湧出井口,工人監察隊在井口上方豎起「罷工」大旗,並用煤桶堵塞井口,日夜把守,不准任何人下井,直到罷工勝利。1957年公佈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總平巷礦井口」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7]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江西省萍鄉市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922年
編號2-4
登錄1982年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編輯]

  •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罷工前):即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指揮部,位於牛角坡52號,共8棟7間,為磚木結構平房,建築面積266平方米。這裏原先是湖北同鄉會會館,後由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購買作為部址。1921年冬,毛澤東偕李立三等人考察安源,提議將路礦工人組成「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1922年3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籌備委員會成立,先後召開三次籌備委員會會議,選舉李立三為籌委會主任,朱少連為副主任,組成俱樂部領導機構「幹事委員會」,並設文書股、宣傳股、遊藝股、會計股、工人監察隊等辦事機構,部員發展至300餘人。1922年4月,毛澤東在長沙召開湖南黨組織會議,聽取李立三的工作報告,決定由李立三主持儘快成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1922年5月1日,300多名俱樂部部員在此處集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並向各界宣告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通過了《俱樂部總章》及《部員公約》。1922年9月罷工時,罷工指揮部就設在俱樂部。李立三任罷工總指揮,住在秘密處策應;劉少奇任俱樂部全權代表,常駐俱樂部應付一切。罷工勝利後,1922年底俱樂部機關遷到半邊街,這裏改為工人補習學校第二校校舍。1982年「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
  •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罷工後):位於半邊街廣場。1922年9月罷工勝利後,俱樂部部員發展至13000多人,並成立紫家沖、湘東、株洲、醴陵四個分部。經劉少奇主持,由工人自行設計並捐款興建新的辦公樓和活動場所,推選21人組成建築委員會,負責俱樂部的建築事務,朱少連任建築委員會委員長。1923年4月,俱樂部遷至半邊街廣場。1924年5月1日竣工,建築面積1266平方米,分為前、後兩棟。前棟為辦公樓,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共14間,該樓房起初是礦局職員合股經營的「協興」洋貨店,不久由俱樂部租用,後來買下作為辦公場所,內設主任團、糾察團,裁判委員會、會計股、庶務股等的辦公室以及代表會議室,俱樂部職員臥室。後棟為「講演廳」,磚木結構轎頂式四層樓房,內設有演講台及大廳,有800個坐位,廳後部及左右兩側共建有通樓三層,三層共設550個坐位,講演台正面牆上掛有馬克思列寧像,兩側紅布黑字對聯是:「有團結精神有階級覺悟;是勞工保障是人類福星。」上方橫匾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呵!」。工人經常在講演廳集會,舉辦遊藝、講演等活動。劉少奇、黃靜源蕭勁光等人都曾在講演廳講演或演文明戲。1923年4月,劉少奇與何寶珍在講演廳舉辦文明婚禮。俱樂部是1920年代安源工人革命運動的中心,也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第一座工會大廈。195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撥款3萬元修復該舊址。1957年7月1日公佈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6][7]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舊址[編輯]

即公務總匯,位於安源煤礦礦區內,於1906年建成,是磚木結構轎頂式二層樓房,建築面積2258平方米。前後均設寬2米的走廊,大門正中有一樓梯,屋後兩側各有一旋轉樓梯,門前有兩排尖頂鐵柵欄。原為萍鄉煤礦總局辦公大樓,礦長、高級職員、德國礦師等工程技術人員在此辦公,通稱「公務總匯」。1922年9月罷工時,贛西鎮守使署在此設立戒嚴司令部,贛軍旅長李鴻程為戒嚴司令。1922年9月16日,路礦當局約工人代表劉少奇到礦局總工事房商議解決辦法,實際上準備用武力脅迫俱樂部領導人下令復工。劉少奇仍不顧風險赴會,同戒嚴司令及路礦當局談判,聞訊趕來的數千名工人將戒嚴司令部包圍,此後劉少奇在工人護衛下安全回到俱樂部機關。1922年9月17日晚,路礦當局同工人俱樂部簽訂草約。1922年9月18日,工人俱樂部代表李立三、萍鄉煤礦局代表舒季俊、株萍鐵路局代表李義藩在路局機務處簽訂了正式的十三條協議。工人俱樂部發表了《上工宣言》宣佈復工。1922年9月18日當晚,鐵路工人復工;次日凌晨,煤礦工人復工。至此罷工勝利結束[3][9][7]。2006年,在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舊址」歸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

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編輯]

原為工人學校第一校校舍,位於安源鎮東面的張家灣一個小院內。坐東朝西,磚木結構,南北兩棟相連,南端為七間平房,北端為磚木結構四棟三間二層樓房,共15間,前面有塊大草坪,總佔地面積1717平方米。1927年9月初,中秋節前夕,毛澤東奉中共中央委派,在這裏主持召開秋收起義地區黨的負責人和軍事負責人參加的軍事會議。會議研究了起義部署,並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前敵委員會,所以這也是前敵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潘心源(中共瀏陽縣委書記、瀏陽農軍負責人)、蔡以忱(中共安源市委書記)、寧迪卿(中共安源市委委員)、王新亞(贛西農民自衛軍總指揮、安福農軍負責人)、楊駿(中共安源市委宣傳部部長)等[3][9][7]。2006年,在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歸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

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舊址
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江西省萍鄉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登錄1987年

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舊址[編輯]

位於安源鎮老后街。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於1922年7月成立,是中共領導下創辦的中國第一個工人消費合作社,也是當時中國僅有的工人消費合作社,是中國工人階級第一個經濟組織,由中共安源路礦黨支部書記、工人俱樂部主任李立三兼任總經理,毛澤民任消費合作社兌換股經理。社址設在工人補習學校內。1923年2月7日,由路礦工人集資建成新的消費合作社租用老后街中段的「劉協記」南貨店,獨設門面正式營業。「劉協記」南貨店是一棟磚木結構建築。除了老后街外,消費合作社還在安源新街設分社。正式營業後的消費合作社由易禮容任總經理,朱少連任副總經理。1923年3月易禮容離開安源後,毛澤民代理總經理。1923年7月毛澤民被推選為消費合作社第三任總經理。消費合作社設兌換股、糧食股、服物股、器用股。毛澤民任總經理期間主持制定了《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辦事公約》共17條。消費合作社發行了中共領導創辦的經濟實體中最早的股票。消費合作社印發的銅圓票是中共歷史上最早的貨幣。1987年,「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舊址」公佈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0][6][7]

安源路礦工人補習夜校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22年
編號8-0613-5-097
登錄2019年10月7日

安源路礦工人補習夜校舊址[編輯]

即安源路礦工人第—所夜校舊址,位於安源鎮老后街五福齋巷內,是一座二層四棟三間磚木結構樓房,上下對稱,四周都有寬1.3米的走廊,原屬於距安源4公里的丹江的大地主王守愚(當時擔任萍鄉煤礦顧問)家。1921年冬,毛澤東、李立三等人到安源開展工人運動,在老后街五福巷租用這棟房子的樓上三間,開辦平民小學,免費招收工人子弟,李立三任教員,住在二樓。平民小學開辦後,李立三常以訪問學生家長的名義接觸工人。1922年,在平民小學的基礎上創辦了第一所路礦工人補習學校。白天小學生上學,晚間工人上課,所以補習學校又稱夜校。補習學校起初有60多位學員,按文化程度分成高低兩班,夜校教材起初用粵漢鐵路工人學校的講義,後來由教員自己編印。夜校發給工人兩套課本:一套是普通的識字課本,另一套是宣傳革命的《工人讀本》。夜校教科書介紹生活常識、自然科學、階級鬥爭等方面知識。夜校經費起初由長沙、上海關心工人教育事業的人士募集,工人俱樂部成立後改由俱樂部撥給經費。1922年9月罷工勝利後,工人夜校從一所發展至七所,學員一千多人,同時設立了補習部、子弟部、婦女職業部及閱報室、圖書館,各工作處還設有讀書處,備有《勞動周刊》、《工人周刊》、《大公報》等報刊,供工人在業餘時間閱覽。工人夜校不僅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知識及階級覺悟,還為培養工人運動幹部,建立黨、團、俱樂部組織奠定了基礎[9][7]。2019年「安源路礦工人補習夜校舊址」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

安源毛澤東舊居
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江西省萍鄉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編號5-88
登錄2006年

安源毛澤東舊居[編輯]

位於安源區八方井四十四號。1921年10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回到湖南省的毛澤東,為貫徹大會決議,於1921年秋來到安源開展工人運動。當時他的公開身份是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員、一師附小主事(相當於校長)。他利用該身份以參觀訪問、走親訪友、推廣平民教育的名義,到安源考察,住在八方井四十四號。此棟房屋是萍鄉煤礦建礦初期由礦局興建,為萍礦總平巷甲段段長毛紫雲住房。毛紫云為湖南湘潭人,曾與毛澤東之父同在長沙做生意,毛澤東用這一同鄉關係住在此處。該房屋中間是堂屋,左側一間是毛澤東當時的臥室。毛紫雲還讓家裏挑水的工人張竹林當嚮導,陪毛澤東四處走走,毛澤東就此開始廣泛接觸安源工人[7]。2006年,「安源毛澤東舊居」公佈為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1921年冬毛澤東、李立三來安源住處
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21年
登錄1984年10月

1921年冬毛澤東、李立三來安源住處[編輯]

即老后街劉和盛飯店。劉和盛飯店地處安源鎮老后街中段,老后街是安源繁華地段,有多家大飯店,唯有劉和盛飯店設備簡陋且價格便宜,工人、農民常食宿在此。1921年冬,毛澤東、李立三到達安源後,為與工人、農民接觸,住在這裏。同來者還有張理全(湖南勞工會評議幹事)、宋友生(長沙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教員),二人曾在長沙甲種工業學校任教,有些學生在安源當機械工人。毛澤東帶他們二人來是想用師生關係同工人接觸。在與工人的交談中,毛澤東號召工人團結起來與資本家鬥爭,毛澤東還拿起飯桌上的筷子指出,一把筷子才不容易折斷,團結起來才有力量。毛澤東還向工人講了組織起來的具體方法,提議將路礦兩局全體工人組成一個團體「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7]。1984年10月公佈為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5]

決定大罷工的安源黨組織會議舊址
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22年
登錄1984年10月

決定大罷工的安源黨組織會議舊址[編輯]

位於安源鎮牛形嶺。1922年9月7日毛澤東到安源後,當晚便主持召開了決定工人大罷工的安源黨組織會議。會議在中國共產黨黨員、株萍鐵路工人周鏡泉家舉行,這棟房屋在牛形嶺山腰,僅有一條小路通行,房屋周圍都是高大的樹木,十分隱蔽。工人俱樂部主任、黨支部書記李立三因為出席長沙泥木工會成立大會而不在安源,黨組織會議由毛澤東主持。參加會議的有朱少連蔣先雲蔡增准李滌生周鏡泉朱錦堂等十多人。會議經討論決定,立即組織路礦兩局全體工人罷工。毛澤東指出,安源黨組織要依靠工人,他還提出了「哀而動人」的罷工策略。會後,黨支部依據這一罷工策略,提出了「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的戰鬥口號[7]。1984年10月公佈為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5]

秋收起義二團出發地舊址-張公祠
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江西省萍鄉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編號5-91
登錄2006年

秋收起義部隊第二團出發地舊址[編輯]

即張公祠,1907年,萍鄉煤礦為紀念首任總辦(即礦長)張贊宸,興建了這棟二層磚木結構樓房「張公祠」。1927年9月初,毛澤東抵達安源,在張家灣召開了部署秋收起義的軍事會議,決定將駐安源縣、修水縣銅鼓縣的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三個團,其中第二團主要由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及萍鄉縣醴陵縣安福縣蓮花縣衡山縣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組成,約2000人。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1927年9月11日凌晨,工農革命軍第二團從張公祠出發,進攻萍鄉縣城[7]。2006年,「秋收起義二團出發地舊址-張公祠」公佈為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安源工農兵政府舊址
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0年
登錄1984年10月

安源工農兵政府舊址[編輯]

位於安源鎮半邊街。1930年9月,毛澤東、朱德紅一方面軍來到安源,成立安源工農兵政府,亦即蘇維埃政府。當時安源工人糾察隊隊部也駐此辦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遺址房屋長期被安源小學用作校舍。1984年10月公佈為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在原址按照原樣重建[5]

安源工人暴動勝利萬歲標語牆
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0年
登錄1984年10月

安源工人暴動勝利萬歲標語牆[編輯]

位於安源鎮張家灣村。1930年9月,毛澤東、朱德率紅一方面軍來到安源,紅軍戰士在安源街頭和農村書寫了多幅革命標語,該處標語位於張家灣村一處民房的圍牆上,標語內容是:「安源工人暴動勝利萬歲」。紅軍離開安源後,經當地群眾多次保護,並多次修繕頂部牆檐,才留存下來。1984年10月公佈為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5]

黃靜源烈士殉難處紀念碑
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25年
登錄1984年10月

黃靜源烈士殉難處紀念碑[編輯]

位於安源鎮半邊街。黃靜源籍貫湖南省郴縣,1900年生。1923年10月,黃靜源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安源分部主任,1924年8月升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副主任。1925年9月,黃靜源遭到路礦當局逮捕,受到嚴刑逼供,但拒不投降,於1925年10月16日被當局槍殺於此地。遺體後經中共黨組織及群眾運抵湖南長沙,葬在嶽麓山。1984年10月公佈為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5]

1926年中共安源地委舊址、1930年毛澤東來安源住處
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萍鄉市安源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0年
登錄1984年10月

1926年中共安源地委舊址、1930年毛澤東來安源住處[編輯]

位於安源鎮新街八十間。是1923年成立的中共安源地委辦公用房。1930年9月,毛澤東來安源時在此住宿。1984年10月公佈為萍鄉市文物保護單位[5]

中共湖南省委機關移駐安源革命活動展覽館[編輯]

位於安源鎮張家灣水府廟。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革命遺址普查中,在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方家坳村黃開元家發現了中共湖南省委機關舊址。1928年5月下旬,中共湖南省委決定將省委機關遷至安源方家坳。後中共湖南省委機關遷離,黃開元的父親買下該房屋居住。2009年下半年,中共湖南省委曾組織考察隊,到黃開元家考察,當時提出要保護並修繕該舊址。但此後因黃開元與安源鎮人民政府在拆遷補償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該舊址未獲得騰退及修繕。2010年8月初,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建設的「中共湖南省委機關駐安源革命活動展覽館」在萍鄉市安源張家灣的水府廟對外開放,水府廟是由三間並排的平房組成的廟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居民長期居住,與中共湖南省委機關無任何聯繫,僅作為舉辦該展覽之用[9][12][13]

安源工運時期廉政建設陳列館[編輯]

位於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的下廣場,2009年7月17日開館。由中共萍鄉市紀委、萍鄉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聯合建成。展館於2009年3月動工,2009年5月底完成土建工程並開始佈展,2009年6月底全面竣工。展館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9][14]

相關[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纪念馆概况. 中國萍鄉網. 2011-06-02. [永久失效連結]
  2. ^ 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的通知. 中國博物館協會. 2017-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萍乡红色旅游绿色、古色旅游主要景点介绍. 東北網. 2005-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 
  4.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概况. 中國萍鄉網. 2014-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安源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安源區政府信息公開. 2015-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6. ^ 6.0 6.1 6.2 6.3 《黨史文苑》編輯部,安源路礦紀念館,黨史文苑2016(5):40-41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旧址和纪念馆.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2009-03-15. [永久失效連結]
  8.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江西黨史網. 2014-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1).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紅網. 201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1). 
  10. ^ 在档案里“饕餮”历史. 鳳凰網.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11.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 中國政府網. 2019-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12. ^ 湖南省委机关旧址陷保护困局. 新法制報. 201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 
  13. ^ 中共湖南省委机关驻安源革命活动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 中紅網. 2012-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6). 
  14. ^ 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开馆. 中紅網. 200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