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牛街
NIU JIE
牛街北口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
起點廣安門內大街
終點南橫西街

座標39°53′07″N 116°21′27″E / 39.885139°N 116.357441°E / 39.885139; 116.357441

牛街禮拜寺
牛街路邊牆上的中國各民族展示。位於牛街與牛街四條交口處的西南角
牛街名小吃店奶酪魏杏仁豆腐和奶油炸糕
牛街(圖右)與牛街四條(圖左)交口處西北角的回民小學
一幅在牛街展示出56個民族的壁畫

牛街是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南部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大街。北起廣安門內大街南至南橫街,因為在這條街上多穆斯林聚居而聞名,亦因為在這條街上擁有牛街禮拜寺而聞名於世。

歷史[編輯]

牛街這個名稱的歷史遠遠沒有這條街悠久,明朝嘉靖年間張爵所著《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尚無牛街的記載,只有一條名叫「禮拜寺」的街道,相信就是今天的牛街。清朝末年,因牛街在庚子之變中較為安定,慈禧太后曾經頒詔將其改名為「太平街」,但始終未獲民間認同。

牛街之出名是因為座落於這條街上的牛街禮拜寺,禮拜寺建於遼代統和十四年,其歷史要遠遠久於牛街這條街道的歷史,現在是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在牛街還有一座佛教寺院和一座道觀,佛教寺院名為峨眉禪林,建於清康熙初年,道觀建於元初,本名長春觀,是元十四道觀之一,相傳為長春真人丘處機弟子所建,至清初,長春觀已經毀棄,僅餘陵墓數座,民間俗稱道士墳。

早年間回族在京城以「三把刀」著稱,所謂三把刀指瓦刀、切肉刀和切糕刀,即指回族群眾主要從事泥瓦匠、屠宰和小吃製作銷售這三種行業。牛街是回族聚居區,因而牛街的特色美食也是聞名京城的,其中的聚寶源涮肉、奶酪魏等尤為突出。

1949年後,牛街成為中國政府民族政策的象徵,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專程到這裏參觀考察。1997年,牛街危改一期工程上馬,2000年牛街危改二期上馬,牛街及其附近地區的危房大多拆除。胡同肌理被完全破壞,但原來的七米寬的馬路改為單車徑,旁邊新修了40米寬的新牛街。同時馬路中心分岔保存了古樹,並巧妙地使清真寺前的影壁融入了新老牛街之間的綠化隔離帶[1]

教育[編輯]

牛街有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學。[2]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牛街十年巨變記 張秀華,2007-11-19,中國人權網,2020年11月25日查閱
  2. ^ Home page (Archive). 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學. Retrieved on January 10, 2014. "學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牛街西里一區5號(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學)"

擴展閱讀[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