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交鈔,或稱,是中國金朝元朝政府發行並且廣泛流通的紙幣

金代[編輯]

作為匯票[編輯]

金朝海陵王時開始使用交鈔。起初交鈔是匯票,用於送錢到異地。商人遠行時不必攜帶較重的銅錢,他們用銅錢買鈔,日後交手續費(工墨錢)和交鈔給兌換機構,可以支取銅錢。交鈔分面額為1貫至10貫的大鈔,和100文至700文的小鈔兩種。模仿北宋四川交子,交鈔設定了7年的流通期限,到期前舊交鈔必須換新交鈔。使用交鈔的多是長途貿易的客商。

作為紙幣[編輯]

金章宗初期,開始將交鈔用作應付開支,以紓解貨幣短缺。官員、士兵的俸給,以及邊戍的軍須,都以銀和交鈔支付。為了促使交鈔流通,控制其發行和流通量,維持交鈔的價值,金章宗規定交鈔也可以用於繳納租稅,特別是專賣稅和商稅,以及其後的鹽稅和兩稅,使交鈔正式成為紙幣。金章宗又在京師和各大城市設置官庫、省庫,讓人民兌換銅錢。

到了金章宗後半期,交鈔取代銅錢成為主要貨幣。為了促使交鈔流通,金章宗強制民間交易使用交鈔,下令1貫以上的交易禁止使用銅錢,縣官的提升和降職,也視乎能否有力監督交鈔流通。由於銅錢的儲備金不足,金章宗規定交鈔不能如面額兌換為銅錢。

蒙古興起後,進攻河北陝西,為了讓地方政府握有兵力,金朝容許地方印造紙幣,於是交鈔開始濫發,紙幣價值暴跌。有商人在河北、陝西收購紙幣,然後帶到河南換銀,以牟取暴利。由此金朝限制了紙幣使用的區域(行使分),阻止紙幣從北方流入南方。

蒙元[編輯]

至元寶鈔

統一以前[編輯]

蒙古滅金後,大量徵收銀,起初並用銀支付華北一帶的開支。當時蒙古人也發行紙幣,但只是暫時性的,流通領域有局限,發行量也很少,反而是地方割據勢力多發行紙幣。

直到忽必烈即位後,力求填補財政空缺,統一貨幣。他認為銀是與西亞貿易所用的貨幣,不宜用於華北。彷效歷代王朝,使用銅錢本是最佳方案,但當時華北銅錢數目稀少,銅礦不足,戰爭狀態下也難以鑄錢。而紙幣則印造容易,經費低廉,並已在金朝行之有效,於是忽必烈決定發行紙幣中統鈔,以儲備金

忽必烈的原意是,初時只發行紙幣,日後待銅量充足之後就要仿效歷朝鑄造銅錢,與中統鈔並用。但在李璮之亂後,漢人財務官員被革退,色目人官員受起用,他們並不固執於使用銅錢。中統鈔管理良好,信譽很高,流通各地,因此忽必烈一朝沒有鑄造銅錢。

統一以後[編輯]

元朝滅宋時,在東南地區四川湖南,紙幣已是主要貨幣,用於財政收支和交易。在福建兩廣,紙幣的使用也漸增。忽必烈以中統鈔取代南宋會子,下令南宋的紙幣要與中統鈔交換。元朝在昔日會子流行的地區成立了平準庫,彙集金銀以備兌換,又設立行用庫,加強回收金銀。

但和華北不同,元朝無法使整個南方都改用紙鈔,因部份地區仍慣用銅錢,數目較多。故滅宋後,對金、銀、銅錢都解除禁令。雖然有地域差異,但紙幣在元末至正後半期以前,一直信譽良好。

元朝紙幣的發行量和發行地域均大大超過前代。元政府先後在首都大都和各行省設置了負責管理紙幣印造、發行、兌換、檢驗偽鈔、回收昏鈔等之機構;其中,中央的印鈔機構稱印造局,負責印造交鈔庫和定鈔庫等。

元朝原則上禁止使用銅錢,有不少銅錢不少被熔鑄或流出國外。但元朝並非徹底禁止使用銅錢,在元代中葉至大(1308-1311)及元末至正年間,為了阻止紙幣貶值,曾解禁鑄造銅錢,作為輔助性貨幣。

分類[編輯]

從忽必烈開始,元朝發行過「中統鈔」、「至元鈔」和「至正鈔」三款紙鈔,這些均以開始啟用時的年號(元初的中統至元以及元末的至正)來命名,已有的元代舊鈔仍做流通。其中幣值最穩定的是中統鈔,但在1270年代之後因面臨通貨膨脹而貶值;因此在1287年起發行了至元鈔,以一比五的比率對應中統鈔,且主要流通的時間最長;到了元末元順帝至正年間發行了至正鈔,但很快就因發行過量等原因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伊兒汗國[編輯]

伊兒汗國海合都在1294年曾試着仿效元朝發行印有漢字的鈔,試圖擺脫財政危機。不過,此舉受到了伊兒汗國社會各階層的激烈反對和普遍抵制,不到兩個月即告徹底失敗。而海合都本人也隨即被殺。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來源[編輯]

  •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 全漢昇:〈元代的紙幣〉,載《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1972),頁369-416。
  • 高橋弘臣 著,林松濤 譯:《宋金元貨幣史研究——元朝貨幣政策之形成過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 前田直典 著,索介然 譯:〈元代紙幣的價值變動〉,載 劉俊文 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卷五.五代宋元》(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569-60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