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模板讨论:Lang-ja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议修改[编辑]

请求已处理

回退到だ*ぜ来之前的版本,回退未有共识下作出的改动。--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09:43 (UTC)[回复]

已由AT完成。--1=0欢迎加入WP:维基百科维护专题 2017年8月19日 (六) 17:21 (UTC)[回复]

有人把template:lang-ja改坏了[编辑]

User:だ*ぜ在对template:lang-ja进行大改,目前处于无法正常使用状态。

另外,对于此类重大模板改动是否应先有共识?例如,语言名称从“日语”被修改为“日本语”等。--小烈 (找我?) 2017年8月18日 (五) 19:57 (UTC)[回复]

小烈:不得不说贵君对其反应速度实在令人折舌,本人之前正在尝试将template:Jpn套用至template:lang-ja,正在撤销失败之作之际,贵君就对其提出抗议,令本人措手不及。还请阁下修饰一下词语,“改坏了”偏向口语化,亦不太适合用于标题。
再者所谓“日语”,本就应名为“日本语”,只是简称懒略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日本语ウィキペディア’,而不是“日语ウィキペディア”。即使惯用语再如何常用都罢,是否都应该尊重其出处?——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8日 (五) 20:24 (UTC)[回复]
对于这种常用模板,请先在沙盒进行测试再修改。另外“日语”在汉语中远较“日本语”常用,这也是为何维基百科采用日语而非日本语当条目名。至于日语中惯用“日语”还是“日本语”对该词在汉语中的使用并无直接关联或约束力。-小烈 (找我?) 2017年8月18日 (五) 21:27 (UTC)[回复]
“日本语”是日语词语,中文一般使用“日语”。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应使用中文。—Chiefwei - 2017年8月19日 (六) 02:06 (UTC)[回复]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尊重出处”,中文维基百科应该以中文为准,完全没有必要顾及日语维基百科的说法。对于高风险模板的更改应该有共识之后再进行,不应该擅自更改。套用T:Jpn这个是不行的,因为T:lang-ja这一类模板仅作为标示语言种类所用,不应该加上那些附加的东西。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2017年8月19日 (六) 08:18 (UTC)[回复]
也说一下,lang-ja和jpn两个模板都应该存在并且分开存在。两个模板存在的目的不一样,lang-ja比较适用于需要意译,而日本甚少这样的东西,因为多数都是汉字,直接就能看懂,所以应该以jpn为主。--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0:03 (UTC)[回复]
谈笑风生:如果按照阁下的逻辑“中文维基百科应该以中文为准”,“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完全没有任何可参照性。参照中文维基页面“维基百科:忽略所有规则”“Wikipedia:是英文维基说的!”,我认为这个议题并不应该将任何原有维基百科规则 强制性化—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だ*ぜ对话贡献)加入。
看不太懂阁下所说的。我讲个正经的,在中文里,“日语”一词比“日本语”一词常用,所以应该用“日语”。其次,对于T:lang-ja这个模板,其实就是为了标示语言种类而已,所以没必要也不应该增加其他多余的参数。同理T:lang-ko也应该维持原状,首先“韩语/朝鲜语”是现代标准汉语对“Korean”这种语言的称呼,同时ko也是ISO 639-1里对“韩语/朝鲜语”的称呼,所以应该恢复原状,其次,这个简单的模板没必要也不应该加上其他多余参数,如果要加,应该新建模板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而且这些模板已经是成为一种高频使用模板了,应用超过5000+页面,不能随便变动。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2017年8月19日 (六) 12:12 (UTC)[回复]
dqwyy:在中文里,ISO 639-1:ko的称呼应为“谚文”(比汉文次一等的文字之意),但明朝没落之后,“北韩/朝鲜”和“韩国/韩国”文化复兴,主张正名为“文化文/文化语/朝鲜语”和“韩语/韩国语”,难道在“文化文/文化语/朝鲜语”和“韩语/韩国语”常用之前,汉字文化圈只应该使用“谚文”,而不能使用“文化文/文化语/朝鲜语”和“韩语/韩国语”吗?另外关于之前的言论,慢慢细读,相信阁下一定可以明白的:)——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2:32 (UTC)[回复]
User:だ*ぜ维基百科应该以共识为主,“韩语/朝鲜语”很明显在中文使用者里面最为常用,所以不应该用“谚文”。看来阁下也是混语言圈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共识吧,在命名上,一般最常用的那种称呼便是共识,例如阁下现在所用的中文维基百科,之所以叫“中文”是因为共识,这也就是它不叫“现代标准汉语维基百科”的原因,也是它的域名不是https://cmn.wikipedia.org的原因。另外,在现代标准汉语里,谚文是Hangul,韩语是Korean。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User:Dqwyy阁下以理而论,那本人亦以理复之。本人是原文派,主张“可用则用·不可用则译之”。仅让本人使用阁下的例子论述本人的观点:

“中文维基百科”,是由中文维基人达成共识的;而“日语”并非是由日本人达成的共识。平时使用“日语/日文”无可厚非,没有意见(本人亦经常使用);但,当在页面刚开始,所有的文字都应尽可能严谨、简洁;如果这时使用“日语”,个人感觉还不如使用原文的“日本语”(因日本语全为汉字,但切记要使用繁体字或正体字为原本,简体字<残体字>为副本)。

再譬如说:

桥本龙太郎,其日文亦为桥本龙太郎;如果是“桥本竜太郎”本人就会推崇使用其原 本

——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3:17 (UTC)[回复]

大概知道阁下的观点了。我并不认同阁下的观点,维基百科此刻的共识也不认同阁下的观点,但是我和维基百科尊重阁下的观点。因此简单点来说,阁下是想要修改共识,如果阁下仍要坚持的话,可以走投票程序以讨论新共识。这里的共识其实关系到了WP:命名常规以及其他一些约定俗成的称呼。关于投票讨论新共识的做法,可以参考隔壁的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修改3RR方针等讨论。在维基百科,共识十分重要,举个简单的政治例子,什么时候用台湾,什么时候用中华民国、什么时候用中华台北,这些都是有共识的,要改只能重新讨论以达成新的共识。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2017年8月19日 (六) 13:53 (UTC)[回复]
dqwyy引用“名从主人”原则、正式性、源由等,综合考虑,本人认为应该使用“日本语”而非“日语”。“名从主人”与“最常见名称”的纷争至今依然没有停止过,现在只是又重新点燃了而已。本人是“名从主人”派,而阁下估计应该是“最常见名称”派。

引用“名从主人”等概念:

详细情况还请阁下拜读其页面。心苦了、心累了,要放维基假期了。 ——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5:24 (UTC)[回复]

dqwyy:“维基百科此刻的共识也'不认同阁下的观点”建议改为“维基百科此刻的共识“估计亦”'不认同阁下的观点”,白岩松先生曾说的一些说话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他指责学生会长用语“代表学校”而非“仅代表学校”。一个“仅”字蕴涵中华礼学之精华,希望阁下也可以理解,并以身作则,振兴我泱泱中华礼仪之邦。——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5:05 (UTC)[回复]
用户:owennson:“lang-ja比较适用于需要意译”,本人不理解何谓之“比较适用于需要意译”,可否予以详细解释?——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2:32 (UTC)[回复]
先回应你上面的“桥本竜太郎”言论。首先,这是一个日文新字体->日文旧字体->中文汉字的过程,不理解的话就去读读WP:翻译。再来是意译部分,基本上就是用不着了。日文不需意译,日文汉字已经自行解释了,韩文汉字亦是如此。另外,强制进行繁简分离很有可能被判为WP:繁简破坏。--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3:31 (UTC)[回复]
惯例:所有会和其他条目重名的编程语言,都应当在后面加上“语言”,如“C语言”、“J语言”。而其他编程语言,如“VBScript”和“JavaScript”,就不必使用“语言”。
而普通的语言则直接使用最常见的名称,例如“汉语”、“英语”、“法语”或日语
  • 以谚文(韩文/朝鲜文/文化文)为例,难道这就只会使用华夏文化圈最先通用的“谚文”,而不使用之后当地主张的“韩文”和“朝鲜文/文化文”吗?请各位看到这则言论的维基人能够冷静理性的讨论与协商,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与协商,“任何改善百科全书的善意行为,即便被误导或是考虑不全,也不算破坏。”,感谢各位的时间。——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2:19 (UTC)[回复]
    • 就算是要使用日本语,这恐怕只在汉字文化圈通用。像是阿拉伯语,我们就不太可能改成العَرَبِيَّة:xxx之类,这可能是我们必须要考量的一点。另外这可能与命名惯例有关系,请参考一下。题外话,小弟我个人也是原文派的。假如能够使用原文的地方,也宁可用原文。例如中国大陆的条目,小弟就会比较倾向使用简体中文;台湾或是香港的人士的条目,就会比较倾向使用繁体中文。但这不过是个人偏好的问题,不能够说这样子做比较好。 --Kanashimi留言2017年8月19日 (六) 12:47 (UTC)[回复]
      • Kanashimi:“日语”的共识并非是日本人所建立的,同为原文派,阁下应该可以理解本人的原则,“可用则用·不可用则译之”。——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2:54 (UTC)[回复]
        • 是了,所以小弟的重点在补充命名惯例。毕竟这个东西可能已有很多前辈讨论过了,应该有很多旧资料可以翻。此外要改的话,还是得要有共识才行。 --Kanashimi留言2017年8月19日 (六) 12:57 (UTC)[回复]
          • 你距离破坏已经接近了一步。倒不如说,不如我不将中文版叫“东京站”叫“东京驿”,不叫“成田机场”而叫“成田空港”,后果会如何?请自行看看命名常规:使用中文一项。“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日文汉字不是中文,变成中文汉字是翻译而非转写。还有,没有得到共识的自然会被回退掉吧。按阁下的逻辑,英语也应该叫回英格兰语才对。檀香山这名称也不是当地人叫的,火奴努努才对。“使用中文”“使用常用译名”。请去阅读一下WP:命名常规再回来。--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
  • 这种争议应该看哪个词语用得普遍就用哪个。——꧁༺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8月19日 (六) 13:51 (UTC)[回复]
  • 对了,不要说我对新手太过分了,如果能事先向几位管理员请教的话,这整场闹剧就不会发生了。--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4:04 (UTC)[回复]
  • 用户:owennson的言论实在是太过于武断。“火奴努努”等的例子,并非没有汉语使用国家官方肯定之用语,只不过有人喜欢用“檀香山”,有人喜欢“火奴努努”而已。“英语”本身就是“英格兰人”的语言的意思,而“英格兰”原意是“盎格鲁人的土地”的意思,难道阁下一定要如此强词夺理,以引战吗?按照阁下的逻辑,难道“威尔士语”要叫“威语”吗?“苏格兰的盖尔语”是否也要改名?不要欺人太甚!扭曲本人的逻辑实属一大“壮举”!

“成田空港”难道就真的无人问津吗?“东京驿”难道就真的无人问津吗?“火奴努努”难道就真的无人问津吗?非也,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地区用语”。如果只是看普遍性而忽略其原本存在的意义,实在是太过武断。 ‘破坏’之词实在是与我的行为相去甚远,根据起原本发生的地方使用的中文类型而制定其页面之举有何过错?咄咄逼人,你的用词完全就是在语言攻击(只不过是没有用粗言秽语罢了)。 看一看Kanashimi的用语,看一看谈笑风生的用语,再看一下阁下的用语。

那请你自行回退Howard61313移动韩国铁道施设公团到“设施”,我也很尊重原文出处的版本的。不多言。

礼崩乐坏之人·以何而论·答所非问·欺人太甚 ——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4:35 (UTC)[回复]

    • 中文常用什么名称就用什么名称,难道这么简单的事还要我解释?中文常用“日语”就用日语为名,我不相信有多么难以理解。当地名称如何是不用理的,我们不必理会外来地名的问题。重复:“普通的语言则直接使用最常见的名称,例如“汉语”、“英语”、“法语”或日语。”另外请看看上面认为要使用“日语”而非“日本语”的人数。--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4:41 (UTC)[回复]
    • 关于韩国铁道施设公团,Howard61313在移动页面的理由写下以下字句:“시설的汉字虽为施设,但中文应作设施”。为此我还一度与他争论过。--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4:56 (UTC)[回复]
      • 用户:owennson:真的简单吗?至今“名从主人”和“最常用用语”依然辩论不休,真的简单吗?阅读从第一条讨论至最后一条,最少50%都是在辩论其优先级。本人是“名从主人”派,而阁下估计应该是“最常见名称”派而已。心苦了、心累了,要放维基假期了。——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5:27 (UTC)[回复]
        • “使用中文”压倒全部命名规则下面的内容,不然怎么可能排到最前面。除非原文比中文更常用。“日语”是中文,而“日本语”不是,也不是常用语。--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5:31 (UTC)[回复]
        • 再重复:“普通的语言则直接使用最常见的名称,例如“汉语”、“英语”、“法语”或“日语”。”--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5:33 (UTC)[回复]
          • 用户:owennson:“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我身边有书面语用“日本语”的人,也有书面语用“日语”的,这只是一个争论而已,“日语/日本语/日文”可见日本语条目与其重定向页面(重定向页面与条目页面没有先后次序、级别高低之分) 均可使用,但本人表示的是应该要“名从主人”。至于“普通的语言则直接使用最常见的名称”,如何证明其为“最常见”?我觉得如果认真来的话,应该要全中文版维基人都来投一下票比较公认性大一些,争议性小一些;否则只是“小圈子选举”。不是搞事情,认真的!再者,日本语条目第一句话就已经说明其先后次序,难道正式名称小于简称吗?——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6:06 (UTC)[回复]
            • 连你自己都在用“日语”了,算了吧。名从主人原则不一定每次都适用。很明显就算日本人叫自己的语言日本语、韩国人叫自己的语言韩国语,但中文仍然通用“日语”、“韩语”称呼,就已经是最常用的名称了。所谓投票更是胡闹,常识也要投票?所有条目第一句话都是全称,但不是常用名称,所以条目名也是“日语”而非“日本语”,请注意。--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19日 (六) 16:21 (UTC)[回复]
              • 用户:owennson:为何阁下非要如此强词夺理?我使用“日语”,可以说明什么?“日语”字样的使用于立场有何关联?外加,我何处使用过“日语”字样于页面上以论述本人的论点?本人只是举例论证罢了,“日语”一词只可“日语派”用,而“日本语派”不可用??如果阁下只是看源代码断章取义,那只能说明阁下实在是吹毛求疵,毫无 道与理 可言。

“常识”?何处的常识可以告诉他人如此结论?有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其常用性高低之分?据我所搜集的所有资料,“日本语”与“日语”字样使用者皆有,但数量不明。“胡闹”只是阁下的观点,难道在阁下的逻辑中瑞士公投立法亦是“胡闹”?不明白的就要搞明白,你可以代表十几亿汉语使用者所有的想法吗?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普查,会有普选,会有民主。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可问阁下如何知道“所有条目第一句话都是全称,但不是常用名称”?为什么不可以是,有为什么不可以不是?所有自然科学都证实了“世界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阁下是在自己的所谓“常识”下推理得出的,这是文科思维的死亡之点,相对于阁下幻想的数据可能成立,但事实数据何在?——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19日 (六) 18:56 (UTC)[回复]

这和之前台湾(?)站点列表中用“Station Name”作为“英文站名”的标识差不多,这里是中文区,没必要跟随内容文源用语。——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8月20日 (日) 03:15 (UTC)[回复]

就着有用户提出日本语应当优于日语、谚文优于韩语等说法,决定在此进行投票,视乎结果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日语/韩语的说法。

支持[编辑]

(+)支持:本人有理由相信大部分人士未能完全明白本人的理念。在此予以总结:

  1. 本人希望提出多一种可能性,一种可以以“原名为主·简名为辅”的想法,而并非强行要求各位改变用语,各位于版面开始之后可以尽情地不受约束地使用,只是于页面初始尽可能使用原名
  2. 本人亦相信,“日本语”与“谚文”并不会过多影响阅读;相反,可以使读者了解更多的相关背景与知识(本人初始并不知“谚语”的存在,亦是通过页面初始的语言模板连结,才知晓其背景及知识);
  3. 本人不期望有任何人士通过这种古板的认知,强制性收窄任何可以使读者知晓多一点的知识的途径 的存在
  4. “韩文”的定义为“‘韩国/韩国’”官方语言文字”;“文化文/朝鲜文”为“‘朝鲜/北韩’官方语言文字”;但“谚文”作为双方文字的基础,可以概括双方,不会引起“韩文”=“文化文/朝鲜文”这种政治及概念问题
  5. 如“日本语/日语/日文”条目定义:

日本语( 日本语にほんご Nihongo ?),简称日语,其文字称为日文

    「日本語」如果各位存疑或存異的話,那麼本人在此提議改以使用「日文」,希望各位能重新表達想法與意見。

再次,在此感谢大家时间与热情讨论。@Dqwyy:@120.68.29.6:@59.63.28.144:@Datou 1996:@Owennson: ——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06:52 (UTC)[回复]

反对[编辑]

  1. (-)反对,维基百科使用日语/韩语用法行之有效,几年来从来没有人争议之。--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20日 (日) 00:42 (UTC)[回复]
  2. (-)反对,同Owennson阁下所说的“东京站”不该叫做“东京驿”,而“成田机场”也不该叫做“成田空港”理由。--Jerre Jiang  讨论参与清理积压站务  2017年8月20日 (日) 01:31 (UTC)[回复]
  3. (-)反对:在下认为“名从主人”并非从日语汉字,而是从官方中文名,如果官方没有中文名,那么就用最常用的中文译名。举个例子,你的名字。里面的“糸守镇”,假如官方没有表态,那么我认为就没有所谓的名从主人,所以就用常用的名字,但是当时因为特殊原因导致有争议,这时候就内部讨论决定用哪个;假如官方有表态,例如官方的中文翻译,那么这时候才有所谓的名从主人,这时候就用官方的。关于其他的反对理由,请参见在下于上方的发言,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了。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2017年8月20日 (日) 03:17 (UTC)[回复]
  4. (-)反对:做个类比,如果要英语维基百科en:German language(德语)“名从主人”叫做Deutsche Sprache,是不是任谁都觉得奇怪?此处也一个道理,只不过用ABC的语言满大街都是,用横竖撇折点的语言就那么几家罢了。--120.68.29.6留言2017年8月20日 (日) 03:33 (UTC)[回复]
    (:)回应:此比喻不成类比,阁下需要详细了解其历史渊源。“German language”的“German”是源于拉丁语对“日耳曼人”的称号“Germanicus”;而“Deutsche Sprache”是德语,非拉丁语支。如果说‘为什么同为日耳曼语支,英语使用拉丁语系,而非日耳曼语系?’;本人大胆推测,由于“当时英语由古英语进化期间,正处中世纪”,拉丁语作为欧洲通行的用语,其进化深受拉丁语影响。如于二战前后,德语作为世界科学标准用语,所有的亚洲国家用语都使用“Deutsch”音译至自己国家的语言中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使用“德国”而非“日国”或“捷(Germany)国”。
    至于“名从主人”,本人再次重申,是“能用则用,不能用则译之”,为何不用全名以表正式和庄重于开始,而用简名?
    ——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07:16 (UTC)[回复]
  5. (-)反对,提案人可以在日语维基试试叫他们将中国语换成中文或汉语,理由是名从主人,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2:42 (UTC)[回复]
    (:)回应,过多的解释与论述的语句之后产生反效果。自己查看资料,了解到其同样字样于日语的不同意义,了解到日语页面早已全部使用阁下所讲述的字样,再做讨论吧。本人在此重申:“相同含义”,而后“名称主人”,“可用则用·不可用则译之”。
    “相同含义”,而后“名称主人”,“可用则用·不可用则译之”!!!
    忠告所有欲发表感想的人,不要再读字不读意,思前不思后了!!!
    ——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5:23 (UTC)[回复]
  6. (-)反对. 理同ja:Template:Zh_icon. Bluedeck 🤔 2017年8月21日 (一) 20:16 (UTC)[回复]
  7. (-)反对:日语本身就是是标准的双音节汉语词汇。何来不庄重之说。Abacn留言2017年8月23日 (三) 18:28 (UTC)[回复]

意见[编辑]

  • (!)意见:lang-ja的“日本语”听起来累赘,“成田空港”还好(纯中文也有用“空港”一词的,Google:空港+site:www.caac.gov.cn),“东京驿”太奇怪了吧;
    lang-ko方面,由于大陆这边DPRK的通称是“朝鲜”,不是“北韩”,存在“韩”这个字的话,很多人会潜意识限定到韩国(南韩),这样像
    • 朝鲜方面派出代表团“金三胖万岁”(韩语:[some Korean])参加此次会议
    或者
    • 朝鲜当日进行大规模文艺演出“我有导弹我最叼”(韩语:[some Korean]),压轴节目为《钦定天降伟人批判美帝主义》(韩语:[some Korean])
    在zh-cn语境/模式会不会有点违和感 --59.63.28.144留言2017年8月20日 (日) 04:49 (UTC)[回复]
    • (:)回应:这就是我努力去掉lang-ja和lang-ko,而采用jpn和kor模板代替的原因。kor模板有“名”参数,“名=北”显示“朝鲜语”,“名=南”显示“韩语”,“名=中”显示“中国朝鲜语”。但预设是“韩语”。--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20日 (日) 04:57 (UTC)[回复]
      • 懂了,不过kor貌似在zh-cn是默认显示“朝鲜语”(|#default=-{zh:朝鮮語;zh-cn:朝鲜语;zh-tw:韓語;zh-hk:韓語;zh-sg:韩语;}-),只能希望用户多多填上“名”参数了。顺便日语模板太多了,lang-ja、jpn、jp、nihongo、Japanese-horizontal一堆 --59.63.28.144留言2017年8月20日 (日) 05:26 (UTC)[回复]
  • (!)意见:提议使用“日文”与“谚文”——𓋹 だ*ぜ אשׁא 謹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07:20 (UTC)[回复]

编辑请求[编辑]

请求已处理

使用[[Category:使用Lang-ja中第二個參數但未命名的例子]]替代[[Category:Instances of Lang-ja using second unnamed parameter]]。汉语化。 -- だ*ぜ 谨此敬上 留言Comment𓋹签名Signature 2018年7月23日 (一) 13:33 (UTC)[回复]

编辑请求[编辑]

请求已拒绝

以上修改移除国家连结(WP:OVERLINK第二点)。-- tang891228 留⁠言 2018年8月17日 (五) 10:11 (UTC)[回复]

未完成,根据保护方针及指南,更改模板的预设设定应经过详尽讨论。--Xiplus#Talk 2018年9月3日 (一) 14:00 (UTC)[回复]

移除{{Lang-ja}}的语言链接[编辑]

是否应移除{{Lang-ja}}日语两字的链接(根据WP:OVERLINK第二点)?-- tang891228 留⁠言 2018年9月6日 (四) 10:29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19-07-31[编辑]

请求已处理--Xiplus#Talk 2019年8月10日 (六) 12:53 (UTC)[回复]

请求改用较新、较好维护的Lang模块。建议代码如下: <includeonly>{{#invoke:lang|lang_xx_inherit |code=ja }}{{#if:{{{2|}}}|{{Main other|[[Category:使用Lang-ja中第二個匿名參數的條目]]]}}}}</includeonly><noinclude> {{Documentation |1=Template:Lang-x/doc |content={{Template:Lang-x/doc |category=含有日語的條目 |tracking-category=使用Lang-ja中第二個匿名參數的條目] }} }} [[Category:日本-琉球語系多語言支持模板|{{PAGENAME}}]] </noinclude> --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19年7月31日 (三) 08:55 (UTC)[回复]

  • 为了方便修改,把代码放到了沙盒里,另外根据上一个讨论,移除了“日语”的语言链接。因为当前模板已经有一个文档了,所以如果觉得通用的文档不合适的话也可以保留现在的。--Vozhuowhisper 2019年8月7日 (三) 15:04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19-11-03[编辑]

请求已处理--Tiger留言2019年11月6日 (三) 01:10 (UTC)[回复]

{{Main other|[[Category:使用Lang-ja中第二個匿名參數的條目]]]}}}}改为{{Main other|[[Category:使用Lang-ja中第二個匿名參數的條目]]}}}}。--它的机器人保持不能 (smash me with a 🔨) 2019年11月3日 (日) 04:31 (UTC)[回复]

如题,一种语言要那么多模板没有必要吧……况且Template:Jp本身就是Template:JpnTemplate:Nihongo的结合体。--忒有钱留言2020年4月14日 (二) 14:16 (UTC)[回复]

本来我做{{jp}}的目的是想改良{{jpn}}和{{nihongo}}(见早前的讨论),但编者各有喜好,要统一有相当难度。— lssrntalk 试用新jp模板 2020年4月14日 (二) 14:35 (UTC)[回复]
可以学{{Infobox station}}那样全部合并,短期兼容,远期统一。--忒有钱留言2020年4月14日 (二) 14:59 (UTC)[回复]
那么{{japanese}}呢?有需要合并吗?-游蛇脱壳/克劳 2020年4月15日 (三) 13:20 (UTC)[回复]
应该没有,{{japanese}}是一个独立资讯格,只在infobox下使用一次,但上方四款模板理论上都可同时使用于导言及内文,本质不同。— lssrntalk 试用新jp模板 2020年4月16日 (四) 10:53 (UTC)[回复]
此案例中的模板之间的关系跟lih与tsl之间的关系相较之下如何?——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4月15日 (三) 13:45 (UTC)[回复]
{{tsl}}和{{ilh}}功能和界面都几乎一样,但{{jpn}}、{{nihongo}}、{{Japanese-horizontal}}和{{jp}}(其实还有{{lang-ja}})虽然功能相近,但界面有颇大差异。— lssrntalk 试用新jp模板 2020年4月16日 (四) 10:27 (UTC)[回复]

做一个比较[编辑]

导言 内文标注日语原文及读音时(取自平井伸治
  • {{jp}}
    • 代码:{{jp|c='''和歌山縣'''|j=和歌山県|hg=わかやまけん|rm=Wakayama-ken|lead=yes}}
    • 显示: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 ?
  • {{jpn}}
    • 代码:'''和歌山縣'''({{jpn|j=和歌山県|hg=わかやまけん|rm=Wakayama-ken|lead=yes|f=h}})
    • 显示: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 ?
  • {{nihongo}}
    • 代码:{{nihongo|'''和歌山縣'''|和歌山県|4=[[平假名]]:{{lang|ja|わかやまけん}}|romaji=Wakayama-ken|lead=yes}}
    • 显示: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罗马字Wakayama-ken平假名わかやまけん
  • (因模板已被重定向而移除)
  • {{lang-ja}}
    • 代码:'''和歌山縣'''({{lang-ja|和歌山県|Wakayama-ken}})
    • 显示: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转写Wakayama-ken
  • {{jp}}
    • 代码:沒有[[7-Eleven]]({{jp|j=セブンイレブン|rm=Sebun-Irebun}})但心情({{jp|j=気分|rm=Kibun}})也能變好
    • 显示:没有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 Sebun-Irebun ?)但心情(気分 Kibun ?)也能变好
  • {{jpn}}
    • 代码:沒有[[7-Eleven]]({{jpn|j=セブンイレブン|rm=Sebun-Irebun|link=no|f=h}})但心情({{jpn|j=気分|rm=Kibun|link=no|f=h}})也能變好
    • 显示:没有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 Sebun-Irebun ?)但心情(気分 Kibun ?)也能变好
  • {{nihongo}}
    • 代码:沒有{{nihongo|[[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romaji=Sebun-Irebun|lead=no}}但{{nihongo|心情|気分(きぶん)|romaji=Kibun|lead=no}}也能變好
    • 显示:没有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Sebun-Irebun但心情気分(きぶん)Kibun也能变好
  • (因模板已被重定向而移除)
  • {{lang-ja}}
    • 代码:沒有[[7-Eleven]]({{lang-ja|セブンイレブン|Sebun-Irebun}})但「氣分」({{lang-ja|気分|Kibun|心情}})也能變好
    • 显示:没有7-Eleven(日语:セブンイレブン转写Sebun-Irebun)但“气分”(日语:気分转写Kibun直译心情)也能变好

lssrntalk 试用新jp模板 2020年4月16日 (四) 10:47 (UTC)[回复]

这样的话就先不考虑动{{Japanese-horizontal}}吧。--忒有钱留言2020年4月16日 (四) 11:46 (UTC)[回复]
(!)意见@Lssrn:{{Ja icon}}也考虑一下?--Liuxinyu970226留言2020年4月20日 (一) 13:37 (UTC)[回复]
{{ja icon}}这个应该只会在参考文献出现,相信问题不大?— lssrntalk 试用新jp模板 2020年4月20日 (一) 17:07 (UTC)[回复]
@Lssrn:问题是这些语言代码icon的模板,英语版去年7月5日已经达成逐步删除的共识了,以后这些icon模板们就会变成一张张无法维护的废纸。--Liuxinyu970226留言2020年4月29日 (三) 15:04 (UTC)[回复]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可能要另开讨论处理。我自己习惯在{{cite}}后面加上|language=ja就行,基本没在用{{ja icon}}。— lssrn 2020年4月29日 (三) 18:13 (UTC)[回复]
(!)意见:我觉得与其讨论哪个模板比较适合,不如讨论“?”、“?”、“日语:”、“罗马字:”、“平文式罗马字:”、“平假名:”、“假名:”这些提示的部件应不应该出现。
我个人是希望像“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 / 平假名:わかやまけん / 罗马字:Wakayama-ken? )这样。-游蛇脱壳/克劳 2020年4月20日 (一) 14:46 (UTC)[回复]
因为有时会平假名片假名混写,所以觉得干脆写假名就好,不用分平假片假。我觉得你这个可以是导言的格式,或是仅限于条目中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如果内文每次都标注是假名罗马字的话可能会很冗长。自己觉得这样比较好:
导言:“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假名: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 ?)”这里的问号只指向罗马字,因为前面两个已经有内连。
内文:“没有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 Sebun-Irebun ?)但心情也能变好”这里的问号指向日语书写系统,因为想简洁省略掉前面的内连。— lssrntalk 试用新jp模板 2020年4月20日 (一) 17:07 (UTC)[回复]
我提议的格式的确是针对并仅限于条目中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如果是内文,我赞同您的格式。-游蛇脱壳/克劳 2020年4月21日 (二) 10:22 (UTC)[回复]
召唤一下这些模板的主要贡献者:@TomchiukcCwekRalfXBetosehaLopullinen:@Great BrightstarSElephantBigmorr:。— lssrntalk 试用新jp模板 2020年4月21日 (二) 10:31 (UTC)[回复]

我也对比一下几个模板:

  • {{lang-ja}}:沿用自英文版外语格式手册规范的语言模板。关注点在罗马字——英文版为避免字体缺失无法显示,要求非拉丁字符出现时,标记罗马字转写作后援文字。假名一者也是非拉丁文字,二来和罗马字功能重复,所以不标。
  • {{nihongo}}:从英文版搬运过来的,同样不原生支持假名注音。日语部分和{{lang-ja}}相似,但附注强大,支持两个括号内附注(3extra)和一个括号后附注(extra)。
  • {{japanese-horizontal}}:比{{lang-ja}}多个假名参数。条目使用量少。
  • {{jpn}}:覆盖了{{Japanese-horizontal}}的功能,但排版比较紧凑,在许多日本条目序言使用。还有标记日语旧字体等功能,相当于日语表记信息框{{Japanese}}的内文版。和韩语的{{Kor}}一个家族。
  • {{jp}}:融合了{{jpn}}的假名/罗马字表记排版和{{nihongo}}的附注。

个人考量,{{lang-ja}}和其他系列模板维持一致格式,应该不用动;{{japanese-horizontal}}格式类似且多一个假名注音,可以合并过来。{{nihongo}}、{{jpn}}、{{jp}}功能相近,基本都用于序言或分号语法后面,或许可以统一?(比如{{jpn}}和{{jp}}互相合并,{{nihongo}}相当于预设|lead=no的{{jp}})

格式方面,像“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假名: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 ?)”这样放一堆链接,本来就有为不熟悉日语读者考虑的意思。但这会不会有误解,让日语知识为零的读者,把Wakayama-ken当成假名的一部分?而且的罗马字又small又sup的,字太小了。

PS:一个相似的例子,我巡查新条目时,多次见过“平井伸治(日语:ひらい しんじ)”的写法。不能说全错,但总和“韩维基(中文:ㄏㄢˊ ㄨㄟˊ ㄐㄧ)”一样怪怪的……--洛普利宁 2020年4月22日 (三) 18:41 (UTC)[回复]

像这样如何:“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假名罗马字: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然后我是个人觉得第一次标过“假名罗马字”以后,条目中第二次再用这个模板就不用再标,只加问号,像“天气之子(天気の子/てんきのこ Tenki no ko ?)”,好省下位置。其实我认为纯假名或罗马字的标注理论上只应用于①导言或②读音与内文有关的时候,不然一般用{{lang|ja}}标注日语原文就好。— lssrn 2020年4月22日 (三) 19:18 (UTC)[回复]
那个问号是不是很必要?懂的人不用点开连结,也知道假名和罗马字都是为了注音。不懂的人知道罗马字大概是拼音一类的东西,前面那一半振假名,即便点开日语书写系统这个条目,好像也太长不看看不明白?我考虑条目内部,如果只是和读音有关,只标罗马字是否好一些。--洛普利宁 2020年4月26日 (日) 11:29 (UTC)[回复]
其实正常情况下振假名应该只在导言使用,用途与{{japanese}}类近,这似乎是因为振假名在日语有标示读音的作用,而这个习惯搬到了中文维基,我自己就觉得有无也是没大差别,在日语以外的维基可能罗马字的重要性比振假名还要高。而正文要说明读音的话应该顶多用罗马字标记就够,像(気分 Kibun ?)这样。问号有没有我觉得没大差别,个人认为使用{{jp}}和{{jpn}}模版的时候第一次可以加,第二次开始就不用。— lssrn 2020年4月29日 (三) 17:48 (UTC)[回复]
我的个人习惯是用jpn取代其他的,所以交通政区等几乎都是jpn模板。我觉得继续用jpn就可以了。japanese模板遇上其他Infobox还会强制下移,占用空间,不推荐。japanese-horizontal和nihongo更糟糕,没有必要把假名和罗马拼音这些字也拉进来。lang-ja无法显示假名和罗马字,故此只作后备用途。至于jp模板,个人认为把粗体条目名放到模板显示不太好,违背了其他条目的格式,不建议。--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0年4月29日 (三) 18:41 (UTC)[回复]
{{vgname}}和{{jp}}类似。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1:49 (UTC)[回复]
vgame是游戏作品专属模板,可以独立考虑。— lssrn 2020年4月30日 (四) 06:27 (UTC)[回复]
同意japanese模板不方便阅读,而其实jp容许放入中文粗体名字是复制自nihongo的作法,因为本来jp用意只是想合并jpn和nihongo,所以才包含了两边的参数,如果不喜欢这个做法直接不用c=的参数就行。上面提出标记假名和罗马拼音这些字是因为有编者担心没有日语知识的人不清楚哪个是哪个而加入,我个人的话觉得一个问号比较简洁。— lssrn 2020年4月30日 (四) 06:24 (UTC)[回复]
我建议先做兼容,然后逐步替换。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2:00 (UTC)[回复]
{{Japanese-horizontal}}已与{{jpn}}兼容。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2:08 (UTC)[回复]
{{Japanese-horizontal}}已重定向至{{jpn}}。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3:08 (UTC)[回复]
忒有钱我首先在{{Japanese-horizontal}}改采{{jpn}}参数,然后进行替换或替换引用。请参见{{Japanese-horizontal}}的编辑纪录。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5月1日 (五) 02:51 (UTC)[回复]
Sanmosa看到了,膜拜大佬。--忒有钱留言2020年5月1日 (五) 18:52 (UTC)[回复]
个人认为{{jp}}已兼容{{jpn}}和{{nihongo}},可在模板显示样式上得到共识后统一三款模板,进行兼容替换。— lssrn 2020年5月3日 (日) 10:15 (UTC)[回复]
并未完全兼容。{{jpn}}有kn、kk、hgt三个参数是{{jp}}未兼容的,另外{{jpn}}的f=t、f=h和f=y在{{jp}}也未有妥善处理({{jp}}预设启用帮助连结,{{jpn}}预设隐藏;{{jpn}}存在启用跨语言链接的参数,{{jp}}没有,不过我个人会建议停用跨语言链接参数)。另外,我比较忧虑的是启用了{{jp}}的c参数的条目在以后的维护不方便,而且参数名称其实都是简写,新手看了会疑惑很大,万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弄坏了条目就糟糕,我还是建议以{{jpn}}为主模板。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5月3日 (日) 13:03 (UTC)[回复]
个人认为片假名、平假名、历史假名遣等都不需要独立参数,可统一至振假名参数,至于旧字体因较常用则建议保留。c参数仅为兼容{{nihongo}}而设,个人也是不倾向使用此参数。跨语言链接也是支持停用,已经见过许多用{{jpn}}标日语人名时在姓名之间加空格导致无法正确连结的情况,因此在制作{{jp}}时省掉了。参数是简写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参考{{kor}}兼容汉字参数名称,例如{{jpn|日=|假=|羅=|舊=|附=|連=}}这样。至于对用哪一个作为主模板统一我没有所谓,只希望能达成共识以后就固定用一个。— lssrn 2020年5月3日 (日) 13:30 (UTC)[回复]
历史假名遣应当分开。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5月4日 (一) 01:09 (UTC)[回复]
OK,但其实也不常用。— lssrn 2020年5月4日 (一) 05:55 (UTC)[回复]

已知晓。谢谢通知。-游蛇脱壳/克劳 2020年5月12日 (二) 06:44 (UTC)[回复]
收到,(+)支持。--忒有钱留言2020年5月12日 (二) 07:08 (UTC)[回复]
我也(+)支持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12日 (二) 09:16 (UTC)[回复]

参数及显示样式讨论[编辑]

参数[编辑]

  • 括号外中文名称(jp:c、nihongo:第一参数)
    建议(○)保留以兼容nihongo的参数,并仿效{{kor}}兼容汉字代码“中”。—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5 (UTC)[回复]
  • 日语原文(jpn+jp:j、nihongo:第二参数)
    基础参数,建议(○)保留参数代码“j”,并仿效kor兼容汉字代码“日”。—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5 (UTC)[回复]
  • 假名(jpn:kn、jp:hg)
    • 平假名(jpn:hg)
    • 片假名(jpn:kk)
    极少需要分开列出平假名和片假名,建议(±)合并作单一振假名参数(kn),并仿效kor兼容汉字代码“假”。—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5 (UTC)[回复]
  • 罗马字(jpn+jp:rm、nihongo:romaji)
    基础参数,建议(○)保留并预设采用较短的代码“rm”,同时兼容nihongo的“romaji”,及仿效kor兼容汉字代码“罗”。—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5 (UTC)[回复]
  • 旧字体(jpn+jp:kyu)
    建议(○)保留,并仿效kor兼容汉字代码“旧”。—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5 (UTC)[回复]
  • 历史假名遣(jpn:hgt)
    较不常用,但可(○)保留以兼容jpn,并仿效kor兼容汉字代码“遣”。—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5 (UTC)[回复]
  • 帮助
    • 跨语言链接(jpn:f=t)
    • 日语帮助(jp:help,连结至日语、jpn:f=h,连结至Help:日语
    • “日语:”字样(jpn:link、jp+nihongo:lead)
    经常因日语原文写人物名称时在姓名之间加入空格导致无法正确连结,建议仅(○)保留一个问号并连结至日语日语书写系统,并仿效kor兼容汉字代码“附”。如保留跨语言链接参数,应提醒使用者在日语参数中切勿加入空格。“日语:”字样一般只在首次使用时显示,因此建议仿效jp做法预设为不显示,需要时输入lead=yes参数打开。—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9 (UTC)[回复]
  • 其他资讯/附注(jp+nihongo:extra)
    建议(○)保留以兼容nihongo的参数。—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35 (UTC)[回复]

显示样式[编辑]

  • 导言:
    • 现行jpn/jp样式(斜线分隔日语原文和假名,罗马字及帮助上标):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 ?
    • 现行nihongo样式(逗号分隔日语原文、假名和罗马字,每一个参数说明属性):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罗马字Wakayama-ken平假名わかやまけん
    • 新样式(一):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 / 平假名:わかやまけん / 罗马字Wakayama-ken?
    • 新样式(二):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假名: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 ?
    • 新样式(三):和歌山县(日语:和歌山県/假名罗马字:わかやまけん Wakayama-ken
  • 内文(仅限需标注读音时,否则一般使用{{lang|ja}}):
    • 现行jpn/jp样式(预设打开辅助连结):没有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 Sebun-Irebun ?)但心情(気分 Kibun ?)也能变好
    • 现行jpn/jp样式(预设关掉辅助连结):没有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 Sebun-Irebun)但心情(気分 Kibun)也能变好
    • 现行nihongo样式:没有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Sebun-Irebun但心情気分(きぶん)Kibun也能变好

有其他新提案欢迎继续添加。— — lssrn 2020年5月12日 (二) 10:44 (UTC)[回复]

会不会考虑用振假名方式标注假名?(即:和歌山県わかやまけん)。另外,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在内文标注读音?--【和平至上】避免不必要外出·同心抗疫!💬 2020年5月20日 (三) 05:11 (UTC)[回复]
这个以前已经在Template_talk:Jpn讨论过了,主要问题是用在句子上要每个词语用一个模板,比较麻烦,字体也太小,大方向似乎是希望假名和罗马字的大小都调大方便阅读。需要在内文标注读音的情况不多但还是有,例如平井伸治中用发音作双关语的内容就是一个例子,不标发音的话读者都不太清楚双关在哪,标发音可以辅助读者理解内文。— lssrn 2020年5月20日 (三) 16:53 (UTC)[回复]
(*)提醒@和平至上:正文振假名我好像在某几个消歧义页上碰到过,忘了哪几个。--Liuxinyu970226留言2020年5月30日 (六) 23:02 (UTC)[回复]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在内文标注读音?不按牌理出牌的时候,比方把宇宙念成天空(そら),酒井法子的那首成名曲〈碧绿色兔子〉和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题曲〈残酷天使的xx〉(我忘了那个字怎么翻了)都有这样用,还有把速度念成スピード的,这类例子应该很多。还有一类是用外来语的方式念汉字:北京不念ほくきょう,而是念ペキン;香港不念こうこう,而是念ホンコン;上海不念しょうかい,而是念シャンハイ。以上只是在下的模糊记忆,未经查证,有错盼勿怪。-游蛇脱壳/克劳 2020年5月31日 (日) 21:56 (UTC)[回复]
对的,所以这个模板有它的用处。不知各位对上方所列的参数和显示样式等有没有意见?— lssrn 2020年6月1日 (一) 12:4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