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孫承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孫承宗
孫承宗
《明人肖像集》之孫文忠像
《明人肖像集》之孫文忠像
大明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籍貫直隸保定府安州高陽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稚繩,號愷陽
諡號文忠(明)
忠定(清)
出生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直隸保定府安州高陽縣
逝世崇禎十一年(1638年)
直隸保定府安州高陽縣
出身
  •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
  •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及第

孫承宗(1563年—1638年),稚繩愷陽直隸保定府安州高陽縣西莊村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致仕後與清軍戰鬥殉國。諡文忠,清朝改諡忠定[1]

生平

[編輯]

孫承宗少時相貌奇偉,「鐵面劍眉,須髯戟張」。萬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僅16歲。而後,孫承宗曾先後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備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員的家中,做家庭教師,並逐漸接觸官場。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孫承宗到北京,入國子監讀書;次年中甲午科順天鄉試第五名舉人(經魁)。萬曆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撫大同地方贊理軍務,孫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大同是當時明朝的邊城重鎮,孫承宗喜歡跟老將及退役兵卒究問險要邊情[2],史稱「伏劍游塞下,歷亭障,窮厄塞」,因而「曉暢邊事」[3]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入翰林十年。萬曆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萬曆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萬曆四十八年,矯旨遺詔廢礦稅、發內帑。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期間與高攀龍趙南星東林黨人相交甚善[4]。不料明光宗繼位僅一個月即駕崩,年僅16歲的皇長子來不急冊為太子即倉促繼位,即明熹宗,孫承宗繼而做了熹宗的老師。這樣,年近花甲的孫承宗,依借帝師的地位,逐漸地進入了明朝後期政治權力的中心。

天啟二年(1622年),孫承宗升任為禮部右侍郎。經東林黨人推薦後[5],熹宗以孫承宗為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至遼東勘查。據說與經略王在晉爭執,熹宗將王在晉改任南京兵部尚書,以孫承宗為遼東經略,以為「邇年兵多不練,餉多不核。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監陣,而以文官撥發;以武略備邊,而日增置文官於幕;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此極弊也。今天下當重將權。擇一沉雄有氣略者,授之節鉞,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見沾沾陵其上。邊疆小勝小敗,皆不足問,要使守關無闌入,而徐為恢復計。」[6]期間大膽起用袁崇煥孫元化鹿善繼茅元儀等人,修復寧遠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練兵十一萬,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頃,「自承宗出鎮,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7]後金當時與察哈爾部交戰,並未進攻明朝。

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太監劉應坤山海關,以帑金十萬犒軍,為孫承宗所鄙視[8],同年八月,發生柳河之役[9]馬世龍因冒進兵敗[10][11],魏忠賢以孫承宗不附己,藉口馬世龍損失馬匹六百七十匹、甲冑等軍用物資,參劾孫承宗[12]。十五日,熹宗批准孫承宗回籍養病,後以高第代為經略[13]

崇禎二年(1629年),第一次入長城,進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復用孫承宗。袁崇煥被執下獄後,孫承宗力保祖大壽,復用孫承宗為督師,移鎮山海關,修建入海長城之「老龍頭」,且於建後由內閣大學士楊嗣昌題字「寧海城」於「老龍頭」城樓上,遼左得以粗安。

崇禎三年(1630年),祖大壽、馬世龍等諸將克復永平遵化遷安灤州四城,明人史稱「遵永大捷」。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清軍攻大凌河,祖大壽堅守城池,命宋偉吳襄救援,二將陣前不和,張春的援軍也被擊潰,祖大壽被逼殺何可綱而降清。明思宗因此罷孫承宗官。家居七年。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長城,犯保定,攻高陽。孫承宗年已75歲,率領全家子孫拒守,高陽城牆低矮,城破,一家四十餘口皆壯烈戰死。孫承宗被俘,望闕叩頭,投繯而死。明思宗聞訊,追復其故官,給予祭葬。南明弘光帝時,予諡文忠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專諡忠定[14]

著作

[編輯]

2014年,經李紅權輯錄、點校,出版了《孫承宗集》三冊,四十二卷,一百五十萬餘字。主要內容包括《高陽集》、《孫文正公詩稿》、《閱關奏稿》、《督師奏疏》、《啟禎臣節錄》、《車營叩答合編》。

後代

[編輯]

評價

[編輯]
  • 朱由檢:「漢則孔明,唐則裴度。」「舊輔孫承宗前勞難泯,死義更烈。」
  • 夏允彝:「自有遼事,所用人,鮮能有勝任者。當時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為庶幾;而武臣如劉綎、杜松、滿桂、祖大壽、吳三桂,其最著也。」(《倖存錄》)
  • 錢謙益:「惟公之立人本朝,志在於正朝廷,清宮府,杜私門,破朋黨。譬諸青天白晝,橫目四足,皆仰其清明,而秋霜夏日,善人君子,亦憚其凜烈。小夫壬人,不寒而慄,視以為骨仇血怨,生擠而死排之,固其宜也。」(《初學集·卷四十七下》 )
  • 張廷玉:「承宗以宰相再視師,皆粗有成效矣,奄豎斗筲,後先齮扼,卒屏諸田野,至闔門膏斧釒質,而恤典不加。國是如此,求無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論紛呶,亟行翦除。蓋天眷有德,氣運將更,有莫之為而為者夫。」
  • 汪榮寶:「明自用兵以來,督師者如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輩,皆以蓋世之才,能稱其職;而諸將委身許國,效死不屈者亦前後相望。」(《清史講義選錄》)
  • 蔡東藩:「熊廷弼、孫承宗二人,為明季良將,令久於其位,何患乎滿洲?廷弼可殺,承宗可罷,鎮遼無人,滿軍自乘間而入。明之禍,滿洲之福也。雖曰天命,寧非人事?」
  • 王世德:「承宗寔有將相才,後以兵部尚書梁廷棟掣肘,不得竟其用。十七,疏求罷,賜金幣馳歸,關寧事大壞,不可為矣。」[1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一
  2. ^ 張岱:《石匱書後集·孫承宗傳》,卷8
  3. ^ 明史·孫承宗傳》,卷250
  4. ^ 《東林列傳》:「(孫承宗)萬厯三十二年進士第二人,授翰林院編修。十二載遷左春坊中允,歴左諭徳、司經局洗馬,與鄒元標趙南星高攀龍諸君子交極契。」
  5. ^ 《崇禎長編卷之十三》:「原任大學士孫承宗疏辯科臣錢允鯨之劾,言臣在詞林十九年從未談兵,偶值東西交訌,卿寺高攀龍鍾羽正馮從吾等各疏特薦,天啟二年遂以臣入內閣,又命臣暫掌兵部事...」
  6. ^ 《明熹宗實錄》,卷14
  7. ^ 《三朝野紀》
  8. ^ 《明史·孫承宗傳》,卷250
  9. ^ 《明史》記為九月,《國榷》載為九月二十一日
  10. ^ 《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四「按陸兵可以程計,水兵不可以日計,水陸約期於二十七日舉事,水兵並無消息。世龍料理如此,焉得不敗。」
  11. ^ 《明熹宗實錄》卷六十三「遼東總兵馬世龍遣副總兵魯之甲等謀襲耀州,渡河敗歿。先是,降虜生員劉伯鏹自虜中歸,聲言四王子見住耀。兵不滿三百。如我師渡河,遼民即殺四王子,殲其眾以歸。馬世龍信之。遂託言東哨接濟難民,調前鋒營副總兵魯之甲,參將李承先領兵渡河。而所調水兵游擊金冠等大船不至,濟以魚船,往返不能多載,喧競於河者四晝夜。奴酋已覺,伏兵掩擊,我軍敗北。二將死焉。」
  12. ^ 《明熹宗實錄》,卷58
  13. ^ 《明熹宗實錄》,卷59
  14.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一
  15. ^ 《崇禎遺錄》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五十》,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