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色龍亞目
外观
卡色龙亚目 化石时期:
| |
---|---|
埃納托龍,生存於二疊紀晚期的俄羅斯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合弓綱 Synapsida |
非正式类群: | 盤龍目 Pelycosauria |
亚目: | 卡色龙亚目 Caseasauri Williston, 1912 |
科 | |
卡色龍亞目(Caseasauria)是早期合弓動物的兩個主要演化支之一,另一演化支是真盤龍亞目,包括兩個外表上不同的科:小型、食蟲性或肉食性的始蜥龍科,以及大型草食性的卡色龍科。這兩科動物擁有許多相同的獨有特徵,這些特徵是關於口鼻部與外鼻孔的型態,卡色龍科可能從始蜥龍科演化而來。
卡色龍類的祖先,可回溯至石炭紀晚期(賓夕法尼亞紀)的某種外表類似蜥蜴的食蟲性或雜食性合弓動物,例如始祖單弓獸(已知年代最早的合弓類動物)。在早二疊紀的末期,卡色龍類是大量且成功的動物。到了二疊紀中期,更為先進的獸孔目出現,从而導致卡色龍類數量變少,最後滅絕,牠們沒有存活到二疊紀晚期[1]。
合弓綱的早期物種,目前很難建立明確的種系發生學分析,包含卡色龍亞目。在一個1983年的研究中,蜥代龍科被歸類於卡色龍亞目,而卡色龍亞目是合弓綱的最原始旁支。數年後,蜥代龍科被移除於卡色龍亞目,被歸類到更衍化的位置。大部分研究根據頭顱骨特徵,而將卡色龍亞目視為合弓綱的最原始物種之一。在2012年,R.J. Benson提出不同看法,他根據身體骨骼特徵,而非頭顱骨特徵,认为蛇齒龍科、蜥代龍科是最原始的合弓類動物,而卡色龍類位於更衍化的位置。
以下演化樹來自於R.J. Benson的2012年研究[2]︰
| ||||||||||||||||||||||||||||||||||||||||||||||||||||||||||||||||||||||||||||||||||||||||||||||||||||||||||||||||||||||||||||||||||
參考資料
[编辑]- ^ Maddin, H.C., Sidor, C.A. & Reisz, R.R. 2008. Cranial anatomy of Ennatosaurus tecton (Synapsida: Caseidae) from the Middle Permian of Russia and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Caseida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8): 160-180
- ^ Benson, R.J. Interrelationships of basal synapsids: cranial and postcranial morphological partitions suggest different topologie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eontology. 2012,. in press [2012-05-02]. doi:10.1080/14772019.2011.6310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 Robert Reisz, 1986, Handbuch der Paläoherpetologie – Encyclopedia of Paleoherpetology, Part 17A Pelycosauria Verlag Friedrich Pfeil, ISBN 3-89937-032-5
- Michel Laurin and Reisz, R. R., 1997, Autapomorphies of the main clades of synapsi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