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十六国)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夏 | |||||||||||||
---|---|---|---|---|---|---|---|---|---|---|---|---|---|
407年-431年 | |||||||||||||
京城 | |||||||||||||
• 418-427 | 统万城 | ||||||||||||
• 427-428 | 上邽 | ||||||||||||
• 428-430 | 平涼 | ||||||||||||
国君姓氏 | 赫連 | ||||||||||||
君主 | 3 | ||||||||||||
• 407-425 | 赫连勃勃(開國) | ||||||||||||
• 428-431 | 赫連定(亡國) | ||||||||||||
兴衰 | |||||||||||||
• 407年 | 赫連勃勃建立大夏政權 | ||||||||||||
• 418年 | 赫連勃勃即帝位于霸上,並改元昌武 | ||||||||||||
• 427年7月11日 | 北魏攻取大夏京城統萬城 | ||||||||||||
• 431年 | 赫連定被吐谷渾俘虜,大夏滅亡 | ||||||||||||
• 432年5月13日 | 赫連定卒 | ||||||||||||
|
夏(407年-431年)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為別於三代的夏朝,故史称「大夏」,又其建國者為匈奴人,又稱「胡夏」。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刘渊,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
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自以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刑杀工匠数千人。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
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427年降统万城,428年3月又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涼自称夏皇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夏国共存在24年(407年-431年)。
姓名 | 出身和關係 | 廟號 | 諡號 | 統治時間 | 年號 |
---|---|---|---|---|---|
赫連勃勃 | 劉衛辰子 | 世祖 | 武烈皇帝 | 407年-425年 | 龍昇 407年-413年 鳳翔 413年-418年 昌武 418年-419年 真興 419年-425年 |
赫連昌 | 赫連勃勃第三子 | 無 | 無 | 425年-428年 | 承光 425年-428年 |
赫連定 | 赫連勃勃第五子 | 無 | 無 | 428年-431年 | 勝光 428年-431年 |
世系图[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