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之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澎湖群島位於台灣海峽東側,緊鄰台灣本島西側,自大航海時代起,便是海盗、商旅盤據之地,與世界海權牽扯甚深。而在十七世紀以後,澎湖發生所謂「澎湖四大戰役」,每一場戰役對於當時东亚的海權爭奪皆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列表[编辑]
西曆 | 戰役 | 時曆 | 攻方 | 守方 | 簡述 | 結果 |
---|---|---|---|---|---|---|
1624 | 風櫃圍城戰 | 大明天啟四年(甲子) | 大明福建水師 | 荷蘭東印度公司 | 1622年,荷蘭艦隊(VOC)搶攻澳門失利,司令官雷爾生(Cornelis Reijersen) 轉而率隊盤據澎湖群島。
1623年,在福建巡撫商周祚默許下,荷軍在風櫃尾築城,開始做長期駐軍的準備。1624年,南居益新任福建巡撫,對荷蘭據澎的態度更弦易轍,強硬要求荷蘭人離開澎湖,雙方談判破裂,展開會戰。[1] |
福建總兵俞咨皁奉命統率三軍與荷軍苦戰七個月後,荷蘭人同意撤軍和拆毀風櫃城,轉往大員(台南)發展,建立荷屬福爾摩莎殖民地。 |
1683 | 澎湖海戰 | 大清康熙22年、南明永曆37年(癸亥) | 大清福建水師 | 明鄭東寧王國 | 福建水師提督施琅與劉國軒率領的東寧艦隊在澎湖海域交戰的戰役。 | 劉國軒兵敗,從吼門水道遁逃,未久鄭克塽宣布投降,南明東寧政權自此覆亡。明鄭勢力範圍在1684年全數被納入大清帝國版圖。 |
1885 | 西仔反.澎湖之役 | 大清光緒11年(乙酉) | 法國遠東艦隊 | 大清澎湖水師協 | 西仔反台灣戰區的一部分。 | 法軍擊敗澎湖守軍,停駐澎湖灣澳三個多月,期間與清廷談判越南問題。法國海軍名將孤拔在駐澎期間水土不服,染病過世。 |
1895 | 甲午戰爭.澎湖之役 | 大清光緒21年、明治天皇28年 | 日本帝國臺灣守備混成旅團 | 大清澎湖水師鎮 | 屬於乙未戰爭的前哨戰。
日軍攻佔台灣前,因戰略考量而進攻澎湖發生的戰役。 |
日軍擊敗澎湖守軍,澎湖便成為日軍集結軍力進攻臺灣本島南部地區的基地。 |
參考文獻[编辑]
- ^ 駱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台北市: 時報. 2013年: 41–50 [2021-06-30]. ISBN 97895713572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