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文內引註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 (2020年10月) |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無聲 | |
---|---|
◌̥ | |
編碼 | |
HTML碼(十進制) | ̥ |
Unicode碼(十六進制) | U+0325 |
無聲(Voicelessness)也稱為是语言学名詞,是指某個聲音在發出時不會振動喉部。無聲是一種發聲態,和發音時喉部的其他狀態比較。不過有時也會將無聲視為是清濁音中的清音。
國際音標中有針對無聲或其他的子音(阻礙音)有不同的符號,例如[p b]、[t d]、[k ɡ]、[q ɢ]、[f v]及[s z]。也有有關無聲的附加符號,例如U+0325 ̥ COMBINING RING BELOW及U+030A ̊ COMBINING RING ABOVE。附加符號一般是用在原來就是有聲的音,例如元音及響音,例如[ḁ], [l̥], [ŋ̊]。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延伸閱讀[编辑]
- Ladefoged, Peter; Maddieson, Ia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ISBN 0-631-19814-8 (英语).
![]() | 这是一篇语言学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