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 (年号)
外观
(重定向自长兴 (李嗣源))
长兴
| ||
政权 | 后唐、吳越、马楚、闽、荆南、後蜀 | |
君主 | 后唐明宗李嗣源 吳越世宗錢元瓘 楚衡阳王馬希聲 楚文昭王馬希範 闽惠宗王延钧 荆南文獻王高從誨 後蜀高祖孟知祥 | |
历时 | 3年307天 | |
|
---|
长兴(930年3月23日—934年1月24日)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第二個年号,共计5年。[1]長興四年十二月後唐閔帝李從厚即位沿用。
吳越世宗錢元瓘用此年号(932年四月—933年,长兴三年-四年)。[2]马楚衡阳王馬希聲和文昭王馬希範用此年号(930年十一月—933年);[3]闽惠宗王延钧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2年);[4]荆南文獻王高從誨亦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3年)。[5]
934年閏正月蜀王孟知祥稱帝,建立後蜀,仍用長興年號,稱長興五年,至於四月才改元明德。[6]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后,不用后唐末帝的清泰年号,称长兴七年。建立后晋后,于十一月改元。[7][8]
改元
[编辑]- 天成五年——二月廿一·乙卯(930年3月23日),改元長興元年。[9][10][11]
- 長興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後唐明宗去世。十二月一日,後唐閔帝李從厚繼位。[12]
- 長興五年——正月初七·戊寅(934年1月24日),改元應順元年。[12][13][14]
纪年對照表
[编辑]长兴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七年 |
---|---|---|---|---|---|---|
公元 | 930年 | 931年 | 932年 | 933年 | 934年 | 936年 |
干支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甲午 | 丙申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编辑]- 中國
- 朝鮮半島
- 日本
参考文献
[编辑]-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40頁。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46頁。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49頁。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51頁。
-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56頁。
- ^ 吳任臣. 十國春秋後蜀一高祖本紀. 维基文库.「明德元年春正月,……閏月己巳,〈《蜀檮机》云二十八日。〉)王乃即皇帝位于成都,國號蜀。……夏四月……辛巳,受玉冊、玉寶。御得賢門,大赦,改元曰明德。〈《錦里耆舊傳》云改唐長興五年為明德元年。〉」
- ^ 薛居正. 舊五代史晉書二高祖本紀二. 维基文库.「天福元年十一月己亥,帝御北京崇元殿,降制:『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後晉紀一. 维基文库.「〔天福元年十一月丁酉〕是日,即皇帝位。……己亥,制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
- ^ 薛居正. 舊五代史唐書十七明宗本紀七. 维基文库.「〔長興元年二月〕乙卯,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柴燎禮畢,郊宮受賀。是日,御五鳳樓,宣制:改天成五年為長興元年。」
- ^ 歐陽脩.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六. 维基文库.「〔長興元年二月〕乙卯,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後唐紀六. 维基文库.「〔長興元年二月〕乙卯,上祀圜丘,大赦,改元。」
- ^ 12.0 12.1 薛居正. 舊五代史唐書二十一閔帝本紀. 维基文库.「〔長興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明宗崩,二十九日,帝至自鄴。十二月癸卯朔,發喪於西宮,帝於柩前即位。……〔應順元年正月〕戊寅,御明堂殿,仗衛如儀,宮懸樂作,群臣朝服就位,宣製大赦天下,改長興五年為應順元年。」
- ^ 歐陽脩.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七. 维基文库.「〔應順元年正月〕戊寅,大赦,改元。」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後唐紀七. 维基文库.「〔清泰元年〕春,正月,戊寅,閔帝大赦,改元應順。」
深入閱讀
[编辑]-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2-01-03].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參看
[编辑]
前一年號: 天成 |
后唐年号 930年-934年 |
下一年號: 应顺 |
前一年號: 天成 |
馬楚年號 930年-933年 |
下一年號: 應順 |
前一年號: 天成 |
荊南年號 930年-933年 |
下一年號: 應順 |
前一年號: 宝正 |
吴越年号 932年-933年 |
下一年號: 应顺 |
前一年號: 天成 |
闽年号 930年-932年 |
下一年號: 龙启 |
前一年號: -- |
後蜀年號 934年 |
下一年號: 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