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核小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8年3月14日 (三) 09:29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1.6.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核小體(英語:Nucleosome,也译作核體核仁小體等)是組成真核生物染色質(除精子染色質外)的基本單位。

核小体是由DNA與4對組織蛋白(共8個)组成的複合物,其中有H2AH2B二聚體兩組以及H3H4的二聚體兩組。另外還有一種H1負責連結兩個核小體之間的DNA。

核小體假說是在1974年,由Don Olins、Ada Olins[1]羅傑·科恩伯格[2][3]等人首次提出的。

染色质的压缩模式
核小体的组成示意图

参见

參考文獻

  1. ^ AL and Olins DE, "Spheroid Chromatin Units (nu Bodies)", Science (1974); 183: 330 - 332
  2. ^ McDonald D, "Milestone 9, (1973-1974) The nucleosome hypothesis: An alternative string theory", Nature Milestones: Gene Expression. (2005) Dec 1; http://www.nature.com/milestones/geneexpression/milestones/articles/milegene09.html
  3. ^ Kornberg, RD, "Chromatin structure: a repeating unit of histones and DNA", Science. (1974); 184: 868–87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