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聯外橋樑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綠悉龜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3日 (四) 15:3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北市聯外橋樑列表介紹臺北市新北市的互聯橋樑。

臺北市因為淡水河系環繞,與新北市間的交通往來大多有賴橋樑銜接;此外陽明山北面,陽金公路一帶則為磺溪水系。橋樑的命名如同道路,有訓示的,有人名的,有依經過河川的,亦有依連絡地點的。其中萬華區連外的橋樑則多冠上兩地地名,第一個字為北市的地名如萬華的「萬」或「華」,第二個字為新北市的地名如板橋的「板」、江子翠的「江」或「翠」、中和的「中」。以下為主要聯外橋樑及其簡介(分本市東、西、南、北四邊介紹,順序為由下游至上游):

第一代的木造台北橋。當河道有船隻通行時,右邊亮光處閘板可升降

基隆河

淡水河

現在的臺北橋

新店溪

景美溪

景美橋(2011年)
  • 景美橋:臺北市文山區(景文街)往新北市新店區(順安街)。前身為瑠公圳行水木梘,於1909年改建,成為台灣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又稱景美舊橋。),2009年1月再次改建,並於2010年9月完工。
  • 景美溪橋:1995年1月開工,1997年1月完工,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往新北市新店區(寶慶街)。(又稱萬善橋)
  • 寶橋:1977年9月開工,1978年8月完工,臺北市文山區(木新路三段)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

磺溪

備註

  1. ^ 1.0 1.1 內溝溪、大坑溪一帶多為小型橋樑。